小学高段“玩读”小古文探索[文档资料]_第1页
小学高段“玩读”小古文探索[文档资料]_第2页
小学高段“玩读”小古文探索[文档资料]_第3页
小学高段“玩读”小古文探索[文档资料]_第4页
小学高段“玩读”小古文探索[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高段 “ 玩读 ” 小古文探索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它不仅文字简约,还寓理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在小学高段学习少量文言文,就好比在小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学生们能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诵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他们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面对浩瀚的文言文世界,我们一线语文教师 迫切需要做的就是:认真、谨慎地开掘文言文作品中的精品,为学生提供文言文 “ 丰富的营养大餐 ” ,并坚持 “ 授之以渔 ” 的 “ 玩读 ”教学方法,积极指引学生学会自主识别、选择文言文读物。 一、 “ 玩读 ” 小古文内容的选配 小古文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够吸引小孩子,那些有故事情节、语句特别有韵味,儿童最愿意读。我们可以此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共编排了四篇文言文,分别在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与六年级下册。我们可结合教材,链接趣味小古文。 1.依据课文内容实施教学内容选 配 如从年级单元主题课小古文教材 100 课中选配与教材内容对应的小古文。 五年级下册第三组:语言的艺术 杨氏之子;小古文教材 100 课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 第 10 课猫捕鱼、第 11 课猫斗、第 12 课龟兔竞走、第13 课五官争功。 六年级上册第八组:艺术的魅力 伯牙绝弦;小古文教材 100 课第八组:那些勤奋的人儿 第 31 课欧阳苦读、第 32 课推敲、第 33 课怀素写字、第 34 课王冕好学、第 35 课宋濂嗜学。 六年级下册第一组: 人生感悟 学弈两小儿辩日;小古文教材 100 课 第五组:智慧少年 第 18课称象、第 19 课道边李苦、第 20 课破瓮救友、第 21 课孔融让梨。 2.依据 “ 阅读 ”“ 综合性学习 ” 等实施多元链接 ( 1)内容链接:人教版中的很多课文都有文言背景,尤其是历史类文章、寓言故事等,现代白话文也都有相应的文言文,文白对照,相映生辉。 ( 2)主题链接:人教版课文的编排是单元主题式,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我们可依据主题拓展趣味小古文,实现主题链接。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 元的主题是 “ 祖国在我心中 ” ,那么就可以链接一篇相关的古文。 ( 3)除了内容链接、主题链接之外,还可以是形式链接等,只要符合趣味小古文的研究,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内容。 3.结合成语,拓展小古文 成语是典型的古汉语活化石,它的运用,让现代汉语高贵典雅、铿锵有力。而绝大部分成语都有文言背景。在指导学生积累成语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寻成语之 “ 源 ” ,来学习文言文。 近些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繁,中国人民都知道一句话: “ 众志成城,抗灾救灾。 ” 而 “ 众志成城 ” 是多么有力量的一个词,是多么鼓 舞人心的一个词。这个词最早就出自先秦的国语 周语下: “ 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 二、小古文 “ 玩读 ” 策略 针对不同的小古文、不同的学生,教学时应有所区别,要因文、因生而定。但不管怎么教,我觉得首先要简单,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遵循读是关键的原则,保护学生的兴趣是第一位,尽量做到 “ 好玩 ” 。 1.“ 玩 ” 小古文 ( 1)猜故事情节,达到文白对照 猜是一种能力,猜是一种方法,猜能调动思维,猜能产生智慧。引导学生猜,不失为学习小古文的一种好方法。 如教学笑话一则,内容如下: 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 “ 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然又恐伤君。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 ” 人问何事,曰: “ 火烧君裳。 ” 其人遽收衣而怒曰: “ 何不早言! ” 曰: “ 我道君性急,果然。 ” 此篇小古文一百来字,果然是 “ 小古文 ” 。如果按照常规的教法,释词解句,理解感悟,学生肯定会感到枯燥,学习氛围单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让学生猜故事情节,一句一句往下猜, “ 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 ” ,如果是你看见了怎么办?慢性子怎么办的呢?学生边猜边说,这样就不着痕迹地达到了文白对照的效果。 这样的教学着眼于整体,虽然教得简单,但又通过诵读将人物的性格把握得非常到位。 ( 2) “ 玩 ” 出古今对接 文言文质朴之中充满力量,简洁却不失温文尔雅。今天,虽然很多经典文言文都被翻译成白话文,但却很难还原其原来的高贵的气质,优雅的风貌。 用今天时尚、鲜活的方式来唤醒、激活小古文,用表演、讲笑话等多元的方式来实现与小古文的对接,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古文很有用处。 ( 3)注释理解法 文言文学习中,遇到猜不出的内 容怎么办呢?那就看看文后有没有注释。如学生看到了注释(异:奇特;惟:唯独,只),立刻就明白了 “ 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 的意思,学生再一次获得了成功后的愉悦。 2.“ 玩读 ” 小古文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读是悟的基础,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以读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直到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 1) “ 读 咏结合式 ” 教学,做到读、诵、唱三结合 诵读是小古文学习的基本手段。因此,小古文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尽可能地让学生拉着腔调、摇头晃脑地读,出声、有感情地读,在读中直接与古人 “ 对话 ” 。 古人读文言文,大部分是朗声高诵,而非默读。因为节奏的把握其实就是断句。此所谓 “ 句读 ” 。只有把节奏(句读)弄明白了,文本的意思才能真正理解。因此,文言文特别讲究节奏的规律,尤其到隋唐之后,文风多骈散结合,读起来极具节奏美。 ( 2) “ 读 演结合式 ” 教学,在表演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于永正老师对古诗文教学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 粗知大意,背下来再说。 ”“ 粗知大意 ” 的好处有两点:一是节省 时间诵读记忆,二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孩子对音律节奏天生的敏感,使得他们首先感受到的不是意思,而是扑面而来的节奏和音律。而 “ 粗知大意 ” 的方法主要是 “ 文白对读 ” ,即利用学生对白话文故事的熟悉,尽可能地降低理解难度,关注语言,通过各种形式活泼的诵读,达到熟诵或者熟背的程度。熟读之后,反过来又可以 “ 其义自见 ”“ 不待解说 ” 。 在小古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尽量采用多种“ 读 演结合 ” 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 “ 动 ” 起来,通过亲身体验、表演,加深对文言文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 3) “ 读 问探究 式 ” 教学,在研究中感知文言文的魅力 在学习文言文时,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树立 “ 问题就在身边 ” 的研究性学习理念,并让每个学生根据阅读兴趣以及爱好,组成兴趣小组形式的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适合本组研究的课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如 “ 之 ” 的研究,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 ( 4) “ 读 写促进式 ” 教学,在书写中感受小古文的气息 “ 文白对写 ” 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尝试在写中感受、体会,品尝成功的快乐。所以,不论学生写的结果如何,我都给予表扬,并且每一次都不限制学生 一定要用文言或白话来写,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自由表达的空间,跟随本身的感觉去创造。 三、小古文学习的积累运用 学生完成趣味小古文的学习后,我们需要给他们一个合理的展示平台,从而进一步营造趣味小古文学习的浓厚氛围,以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 ( 1)开展 “1234 趣味小古文活动 ” : 要求每个学生每个星期诵读积累 1 篇文言文、 2 句古代名人名言、 3 首古诗词、 4 个成语。所积累的文言文、名言、古诗和成语要求围绕同一个主题。然后,根据本星期所积累的内容,连词造句、连句成篇,尽量完成一篇运用好词 、好句、好诗的小练笔。 ( 2)出版 “ 趣味小古文 ” 专版黑板报。 ( 3)排演 “ 趣味小古文 ” 课本剧。 ( 4)撰写 “ 趣味小古文 ” 专辑日记或作文。 ( 5)制作 “ 趣味小古文 ” 专题手抄报。 在小古文的教学中,教师不要动则以古文的代言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