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新闻照片去伪存真[文档资料]_第1页
信息时代新闻照片去伪存真[文档资料]_第2页
信息时代新闻照片去伪存真[文档资料]_第3页
信息时代新闻照片去伪存真[文档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时代新闻照片去伪存真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新闻照片对于反映社会、记录历史的作用十分重大,新闻照片的真假关乎社会的各个层面。该文通过剖析技术层面的造假问题,对数码的技术运用、数码照片修改的规则、照片提供者的自觉性和传媒编辑的严谨工作等环节进行把关,最大限度地确保新闻照片的真实性,确保真实性与新闻性并存,确保真实性与美感性并存。 新闻的本质是真实,离开真实,新闻便无价值可言。真实,是新闻纪实摄影被社会认可的基本价值, 也是新闻和纪实类摄影的最后底线。新闻照片对于反映社会、记录历史的作用十分重大,新闻照片的真假关乎社会的各个层面,公众对媒体传递真实的信息有着强烈而迫切的要求。对媒体来说,假照片能辨别吗?能控制其传播吗?回答是:可以辨别,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当然,这还取决于我们对数码的技术运用、数码照片修改的规则、照片提供者的自觉性和报刊编辑的严谨工作等环节。 1.传媒新闻照片使用现状辨析 报刊是最具影响力的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电视媒体、纸质(报刊)媒体各行天下的情况下,报刊应首先担当起 “ 打假 ” 的重 任,因为报刊是当下受众最可信赖的媒体之一,当人们从其他媒体中获知了某些消息后,往往是找报刊去获得证明和确认。报刊也是目前新闻机构中最具优良传统的媒体 办公场所固定、队伍庞大、人员素质高、各种制度完备。报刊也是目前新闻机构中用照片最多、受众最多、最稳定的媒体,据统计,我国报纸的发行量已突破 500 亿份,稳居世界首位。因此,报刊媒体对照片打假,不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互联网的互动性使其很难控制照片真伪。如今,新兴的网络传播如火如荼,数码图片因为互联网快捷方便的电子传输而广泛运用到新 闻大战中,新闻图片在网络的传播、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性,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编辑,人人都是看客,信息能快捷地传播,但是,难以掌控其真伪。所以,互联网的这个特点成了新闻照片打假工作的弱点。目前,各种网站良莠不齐,有些为了追求时效和经济利益,走的是 “ 草根化 ” 、 “ 大众化 ” 、 “ 娱乐化 ” 和 “ 即时化 ” 之路,这就更难控制新闻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了。 电视媒体使用新闻照片数量较少。电视上虽然有时也使用新闻照片来报道新闻,但是,这种情况很少 ,使用的量也不大,一旦新闻不用视频而需用照片时,往往编辑、领导都比较重视,客观上对新闻的真伪上把关比较严谨,不容易出错。从目前发生的大量假新闻照片的事例来看,电视媒体还鲜有人指。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电视媒体在使用新闻照片时,也应该遵照报刊的查验制度,在确认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后,方能播出。 2.规范用图,严格把关新闻照片的使用 用 RAW 格式拍摄,刊用照片必须有原始数码图片。从源头上杜绝假新闻照片,就必须要求本报本刊的摄影记者使用 RAW 格式拍摄新闻照片,并且在上交稿件的同时,上交该稿件的原 始图片,用以对照查证。 RAW 格式是未经处理、也未经压缩的格式,这个格式拍摄的照片所反映的是相机影像传感器中得到的最原始信息,其中包含了相机型号、所用镜头、光圈快门、拍摄时间等等信息,它是真正意义上的 “ 电子底片 ” 。要求新闻记者在上交新闻图片稿时必须上交原始图片,编辑在确认上交稿件照片没有超出规定的处理范围后,才可以发排这张照片。这项措施,应该成为报刊、通讯社、网络等所有媒体发刊新闻照片的铁律。 执行严格的后期处理标准。新闻摄影作品从采集到后期处理直至输出,对作品的后期数码处理是不可避免的。但处理应该 是既要还原影像应有的技术品质,又保持摄影的真实性。中国摄影家协会数码鉴定中心专家刘宽新先生提出的新闻纪实照片调整标准已被广泛认可,标准的具体内容是: 1.可裁取画面的局部; 2.可把彩色画面转为黑白画面; 3.可使用软件修复工具清除感光元件尘点; 4.可整体提亮或压暗影像; 5.可局部提亮或压暗影像,但不能达到反向处理的结果; 6.在黑白灰平衡正确还原的前提下,色相调整不得超过20 ; 7.允许使用软件接片,但要提供原片佐证没有删、增原片的内容。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有了明确的界定标准,就可以在查验和鉴定照片真伪的实践中 ,进行相对科学的判断。新闻照片如果违反和超越了这个标准,就有可能是假照片。 自由来稿也须提供原始数码照片。除了做好本报本刊专职记者的工作,同时要对庞大的通讯员队伍和自由摄影师加强管理和严格要求。首先要求他们投稿时必须提供原始数码图片,其次是引导他们使用 RAW 格式拍片,这样,一些期望用假照片、假新闻来 “ 惑众 ” 的人,就会被挡在了这个“ 门槛 ” 外。对他们要求严了,必定会给报刊带来很多不利,譬如突发新闻没有照片可用、 “ 独家照片 ” 不能见报、通讯员流失等等,但是,只要家家都自觉执行新闻照片使用制度、都能严格把守 “ 门槛 ” ,就一定能有效地、最大限度地杜绝假照片、假新闻。 加强摄影报道的制度性建设。要用良好的制度来约束每一家媒体、每一个摄影记者的拍摄行为。建立和完善杜绝虚假新闻照片的问责制度,辅之以严厉的惩罚措施。新闻出版总署应尽快制定有关新闻摄影行业规范,各报刊媒体也应制订适合自己单位的奖惩制度,不仅是对造假者,对造假事件中不作为的有关负责人,也应重罚,严重者应引咎辞职。对发现和止假者,应给予重奖。 严格审稿、把关。动机不良者提供假照片固然有各种原因,但是最终 “ 见报 ” 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编辑把关不严。造假者纵有多种伎俩 “ 变身 ” 成 “ 真 ” ,只要编辑能严格遵章查验,都能让其原形毕露。因此要加强编辑的把关能力和责任心。新闻照片是图片与文字的组合体,在杜绝假照片的同时,也要杜绝文字造假的漏洞。现在的编辑应该是懂政治、懂新闻、懂写作、懂照片的人。运用了查验制度后,会给报刊单位、编辑人员等带来很大的工作量,相关的软件也要安装、会使用等。所以,有条件的报刊,可以设立图片总监的岗位,减轻编辑的工作压力。俗话说得好, “ 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 ” 。当我们有了高素质的记者队伍,有了鉴别假照片的标准和方法,以及严格把关的编辑、 高度负责的领导和制度严密的报刊社团,假新闻照片就难有 “ 出笼 ”之机。 综上论述的只是杜绝技术层面的造假问题,诸如 “ 编造 ” 、 “ 歪曲 ” 、 “ 导演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