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型城镇化带动苏北农民增收[文档资料]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5/433eff70-9f93-4032-81eb-70c7401941b2/433eff70-9f93-4032-81eb-70c7401941b21.gif)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苏北农民增收[文档资料]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5/433eff70-9f93-4032-81eb-70c7401941b2/433eff70-9f93-4032-81eb-70c7401941b22.gif)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苏北农民增收[文档资料]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5/433eff70-9f93-4032-81eb-70c7401941b2/433eff70-9f93-4032-81eb-70c7401941b23.gif)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苏北农民增收[文档资料]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5/433eff70-9f93-4032-81eb-70c7401941b2/433eff70-9f93-4032-81eb-70c7401941b24.gif)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苏北农民增收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江苏省委 2014 年 1 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强调 “ 三农 ” 工作要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带动苏北农民增收,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苏北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增收相对缓慢 近年来,苏北城镇化进程加速, 2007 2013 年城镇人口占比由 41.7%提高到 56.2%,年均增长 2.4%,高于同期苏中和苏南的年均增长率。然而,苏北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城镇化并没有给农民生活带来同步改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收入增长绝对值差额持续扩大。 2007 2013 年,苏北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5352 元增长到 11452 元,但与苏南 9293元增长到 18713 元相比,增长绝对值差额不降反增,由 3941元增至 7288 元,差额扩大 84.9%。 农户农业经营性收入带动力弱。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苏北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由 2008 年的 48.21%下降到 2013 年的 41.9%,年均下降 1.26%。这种占比快速下降,显示出苏北农户农业经营性收入与其工资性收入呈反向变化的态势。 农户财产性收入增长空间狭小。 2013 年苏北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为 2%,仅为苏南的三分之一,其财产性收入增长对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很小。 农民财政转移性收入支持力小。 2010 2013 年,苏北苏南农民人均财政转移性收入在 313 元和 795 元基础上分别增加约 80%和 50%。虽在绝对值增速上苏北高于苏南,但在相对值增速上,即农民人均财政转移性收入占其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上 ,苏北要比苏南低近 1.8%。 贫困农户温饱性收入水平较低。以徐州市为例,该市2013 年建档立卡贫困农民人均收入比 2007 年的 1403 元增长近 2 倍,但仅是苏北 2013 年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可以说,人均投入帮扶资金的较快增长仍未能从根本上提升 “ 贫困农户 ” 温饱性收入水平。 二、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实现小康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解决“ 三农 ” 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 “ 两个率先 ” 的必由之路。现阶段苏北新型城镇化的紧迫问题,是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千方百计保持农民人均纯收 入年增长率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效缩小与苏中、苏南农民年人均收入绝对值差额日益扩大的问题。具体建议包括: 加快中心镇集聚化,增加 “ 转岗型 ” 农民工资性收入。这方面可借鉴重庆市 “ 农转非 ” 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即可将在中心镇常年务工农户转入镇户籍)和苏南 “ 三集中 ”的有效经验,通过科学划分农业区和中心镇非农产业空间集聚区,把转移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中心镇集聚化的首要任务,重点解决在中心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问题。另外,要增强中心镇非农产业空间集聚效益和吸纳 “10 万以上转移 ” 农民 的能力,努力培育农村实用拔尖人才和乡村创业带头人,鼓励中心镇非农企业增加 “ 留守 ” 农民 “ 打工 ” 岗位和工资性收入。 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一方面要加快构建农民承包地使用权有序流转机制,破解 “ 产权流转困境 ” ,鼓励 “ 种植大户 ” 、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行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等,拓宽农业贷款担保抵押范围,发展农民合作金融,夯实提高农民增收能力的金融基础。另外,还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升产品品质,深度加工开发及扩展市 场份额,促进设施农业经营收入持续增长。在此基础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管理机制创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扶持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民高效农业收入。 增加财政转移性支出比重,提高农民财政转移性收入。这主要是要增强农民增收不可或缺的 “ 财政转移性政策牵引力 ” 。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对 “ 种植大户 ” 和家庭农场农产品深度加工及品牌建设,给予财政转移性支出政策倾斜,并积极开展新增农业保险险种、生产经营风险救助等一些财政转移性支出政策试点;另一方面要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财政转移性支出比重,支持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发展。同时,还要确保未来若干年内,省级财政按不低于苏南水平列支苏北 “ 三农 ” 转移性支出,缩小苏北与苏南农民人均财政转移性收入差距。 加快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一方面要深化农村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储备制度,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让 “ 死资产 ” 具有市场价值,进而成为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 “ 活资本 ” ;另一方面要促进产权流转和产权管理政策创新,让“ 转移农民 ” 和 “ 留守农民 ” 拥有的财产权增收。同时,通过积极开发盘活集体荒山、荒滩、荒田及被置换的宅基地等资源,增加集体经济组织 收入。 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提高农民 “ 福利 ” 性收入。发展集体经济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省市级财政要加大政策扶贫开发力度,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和 “ 贫困农户 ” 的 “ 造血 ” 功能,提高农民 “ 福利 ” 性收入以及小康化收入。一方面要重点帮扶、集中连片开发苏北西南岗地区、成子湖周边地区、黄墩湖滞洪区、石梁河库区、刘老庄地区、灌溉总渠以北地区等农民增收的 “ 短板片区 ” 。同时,要认真总结推广徐州市黄河故道沿线扶贫开发经验,确保建档立卡中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至少有一项稳定增收项目。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增加省级财政 支持集体经济扶贫专项资金,用好省财政脱贫人口奖补资金和经济薄弱村补助资金,确保建档立卡中无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不低于苏北农户收入平均水平。 本文系江苏师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净水机服务合同协议书
- 转移户籍户主协议书
- 合伙经营洗沙场协议书
- 代取公积金佣金协议书
- 车辆挂靠理赔协议书
- 钢材废料处理协议书
- 合工大计算机面试题目及答案
- 预习与复习结合Python试题及答案
- 高效备考C++考试试题与答案
- 高等计算机试题及答案
- 中国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青桐鸣高三语文3月大联考作文题目解析及相关范文:道理是直的道路是弯的
- 肿瘤免疫治疗综述
- 《基于Android客户端的助老APP的设计与实现》8400字(论文)
- 2025-2030年中国威士忌酒行业运行动态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小学生记忆小窍门课件
- 婚姻家庭与法律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延边大学
- 物业管理安全责任分配
- 《伤寒论》课件-少阳病提纲、小柴胡汤证
-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4年度医疗设备报废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合同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