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高考历史领航考试三.doc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高考历史领航考试三.doc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高考历史领航考试三.doc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高考历史领航考试三.doc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高考历史领航考试三.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2013届高考领航试卷(三)历史学科试卷试卷说明:试卷共二部分:第一部分:客观题型(130题45分);第二部分:主观题型(3132题40分);第三部分:选作题型(3334题任选其一 15分)第卷(客观题共45分)1“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最能反映这种“文化上的重大变异”的是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2“存天理灭人欲,它本来是理学思想中一种卓越的自我修养,属于精神的领域,现在却成为面对广大民众的一种现实的社会伦常,沦落为扼杀人性的软刀子。”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理学的理论缺陷 b理学的教条化c理学的逐渐落伍 d理学的官方化 3史书记载:“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亦有缗钱,谓之系捉钱,盖与婿为京索之费。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史料中反映的现象主要是因为a唐代世家大族在婚姻选择上有其社会价值b宋代大兴科举、重文轻武社会风气的影响c明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动摇重农抑商思想 d当时富贵人家都希望选择及第士人做女婿4虔台倭纂记载:“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州)人、漳(州)人、宁(波)绍(兴)人主之也”;“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材料说明a倭寇多是被胁迫的中国人 b海禁政策导致了倭患出现c荡除倭寇的战争卓有成效 d倭患导致了海禁政策出台5世界上第一部将力学原理与机械技术合而为一的著作奇器图说诞生于中国,是17世纪初欧洲传教士与中国学者共同翻译、编写而成的。以下情况最有可能出现的是a该书全面介绍了由力学概念和数学分析所构成的力学理论体系b中国学者因为翻译该书而受到了皇帝的重用c后来的中国学者不断对该书进行了删改、乃至贬斥d该书的机械制造技术在清朝康熙帝时期得到了很大应用6民国初期政体变化频繁,时而实行总统制,时而实行责任内阁制,但是政局依然动荡不已,这说明a先进的政治制度始终超前于落后的政治文化b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c立宪派势力在制宪活动中作用举足轻重d西方列强为维护其在华利益不断干涉中国革命7美国学者罗兹曼在其著作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他们的指导观念大体上是从儒家政治观念的武库中拣来的,在内容上是复古的。他们的模式来自中国的历史,他们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人民的物质有缺陷之处。”据此,材料中“他们”的实践是a创建继昌隆缫丝厂 b奉孔子为制度变革的先师c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8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9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抗战前沿省份的部分厂矿进行了大规模内迁,人们称之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克尔刻”。它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引起了近代中国工业结构的变化a b c d102009年9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以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极。东北老工业基地创建于“一五”计划期间 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最高水平的折射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辉煌 创建与国际形势和外交战略相关a b c d11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当中,美国政府要求新中国有息偿还在中国的部分资产。中美双方进行了持久艰苦的谈判。结果,至1979年中方无息归还了美国被冻结的在华私人资产和政府资产,美国政府将1979年10月1日宣布解冻我国被冻结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对这一事实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新中国外交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体现了新中国“另起炉灶”、“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体现了新中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d体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曲折历程12下面是江苏画报1959年第11期发表的建国十周年国庆大阅兵照片,同一期刊发的相关照片可能还有 游行群众高举“大跃进万岁”标语的照片游行群众高举“人民公社万岁”标语的照片毛泽东、赫鲁晓夫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阅兵式照片红卫兵方阵高举“毛主席万岁”标语的照片a b c d13读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下图),影响新时期中国进出口总额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b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经济区域化的结果 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14据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和城市已进行了6次以上的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85%的农村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保障民主监督的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活动普遍开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b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的建设c体现了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 d创造性地发展了村民选举制度15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世界第一、二次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两弹一星”“神舟”六号杂交水稻“南优2号”“银河一”巨型计算机克隆技术abcd16. 20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接近8,增幅再惊世界。美国彭博社评论:“中国经济的复苏主要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下列经济政策中,与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最为类似的是 a世界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 b20世纪初苏俄(联)的新经济政策 c列宁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战后两欧兴超的“人民资本主义”1720l0年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京大学进行演讲时这样说道:“我这首相每年的收入要全部公开。每周二、四要去下院接受质疑,回来时满脸都是口水。我要是进入老百姓家抱着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标题会是首相用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或首相和私生子相认。”这番言论说明英国首相( ) a未取得政治上的实权 b若被下院质疑,铁定下台 c受到社会的广泛监督 d支持媒介工作,言论自由181522年9月6日,麦哲伦的船队绕地球一周回到欧洲,这一消息迅速在欧洲传开。当时的人们议论纷纷,下列言论,最为合理的是( ) 甲说:这太夸张了,帆船根本不能越洋,而英国的汽船他们根本买不起 乙说:这不可能,茫茫大海,一望无际,根本辨不清方向 丙说:这有可能,据说是王室拨款资助他们远洋航行的 丁说:这是真的,因为葡萄牙国王亲自迎接他们胜利归来 a甲 b乙 c丙 d丁19右图是万国宇宙图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图中的人们身体畸形,似妖似兽,丑恶可怕。造成欧洲人这种认识的客观原因是 a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 b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c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感到恐惧 d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未进化完毕20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西方各国意识到了政府在经济中的重要性 b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c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 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用21“无论对他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 a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b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c摆脱了宗教神学的禁锢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22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当中,美国政府要求新中国有息偿还在中国的部分资产。中美双方进行了持久艰苦的谈判。结果,至1979年中方无息归还了美国被冻结的在华私人资产和政府资产,美国政府将1979年10月1日宣布解冻我国被冻结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对这一事实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新中国外交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体现了新中国“另起炉灶”、“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体现了新中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d体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曲折历程231966年版的中国地理教材叙述:“美国是世界上最凶恶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的钢铁工业是为军事工业服务的,产量极不稳定。美国南部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区,土地大多集中在资本家手中,耕作技术相当落后,仅在棉花产区建立了一点纺织工业。”以上叙述a反映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说明当时中国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d真实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经济状况24 邓小平说:“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 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a实行“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d实行不结盟政策25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a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26“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完成,这一转变是指开始 a对苏联发出了战争叫嚣 b放弃了维护雅尔塔体系的政策 c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d发出了进行“冷战”的信号 271967年美国众议院共和党领袖福特在波士顿一次演说中讲道:“今天,美国在东南亚陷入了一场大规模的地面战争,作战中伤亡的美国人已经超过9万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伤亡则已超过25万人。”材料中的这场“大规模的地面战争” a实现了美国维持独霸世界的野心 b显示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战略优势 c导致了越南无法实现最终的统一 d是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组成部分28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朝鲜战争(1950195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29当2003年,美国高盛公司在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的报告中,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4国的英文名首个字母连缀起来,制造了一个响亮的名称bric(与砖的英文brick发音相同),“金砖四国”之名随之流行。高盛预测,如不出意外,到2050年,“金砖四国”将全部进入到世界经济前六强。从以上材料的理解中无关的是a巴西、印度和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力量b中国将随着国力的增强可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c俄罗斯正走出低谷,发展潜力不可低估d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使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3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第卷(主观题共40分)31(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国而未经过民族主义之阶段者,不得谓之为国。譬诸人然,民族主义者,自胚胎以至成童所必不可缺少之材料也;由民族主义而变为帝国主义,则成人以后谋生建业所当事也。吾尤恐乎他日之所谓政治学者,耳食新说,不审地位,贸然以十九世纪末之思想为措治之极则,谓欧洲各国既行之而效矣,而遂欲以政府万能之说,移植于中国,则吾国将永无成国之日矣。知他人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国民所当汲汲者也!”“合群云者,合多数之独而成群也。以物竞天择之公理衡之,则其合群之力愈坚而大者,愈能占优胜权于世界上,此稍学哲理者所能知也。吾中国谓之为无群乎?彼固庞然四百兆人,经数千年聚族而居者也。” 梁启超选集材料二 梁启超反对提倡“排满复仇论”,主张合满汉各民族为一大中华民族,以相对于世界其他现代民族国家。他提出了“大民族主义”和“小民族主义”这样一对概念。“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 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 材料三 在吸纳世界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后,孙中山于1919年提出了融合国内各族而成一中华民族的思想:“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积极目的为何?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五族云乎哉。夫以世界最古、最大、最富于同化力之民族,加以世界之新主义,而为积极之行动,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吾决不久必能驾美欧而为世界之冠。”如果以1919年为分界线,那么孙中山的民族革命的目标发生了一大转化,即由五族的平等、共和向一个强大、繁盛的中华民族的积极目标转化。孙中山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奋斗的目标是“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但统一国家内民族融合与相互认同又是其存在的前提,其思想基础就是一种新的中华民族的共和精神。这种民族的共和精神应当抛弃过去华夏民族狭隘的家族、宗法团体与小血缘思想,以国家和大民族精神为重。他说:“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所以,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民族精神来振兴国家,并强化对民族、国家认同性的认识,是解除亡国灭种之忧的最佳途径,也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法宝。(1)依据材料一、二、三,比较梁启超和孙中山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的异同点。(10分)(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在1919年发生“转化”的原因,这种“转化”对孙中山以后的政治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3)从梁启超、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5分)32.(15分)材料 根据着重点的变化和理念的变迁,洋务运动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致从1861年到1872年,主要成就如下:1861年 经恭亲王提议,在北京设立总理衙门,在天津和上海设立通商大臣署衙。1862年 经恭亲王提议,在北京设立同文馆。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三个洋炮局。1865年 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设江南制造局,附设一个翻译馆。1866年 左宗棠在福州城外的马尾开设福州船政局,机器从法国购得。附设一个船政学堂,内分前后两堂:前堂专授法语和造船,后堂专设英语和航海,派遣斌椿率队的试探性使团前赴欧洲。1867年 李鸿章开设金陵制造局。崇厚开设天津机器局。1872年 经曾国藩和李鸿章提议,派遣三十名少年学童赴美国留学。18721881年间,共有120名学童分四批派遣留洋。李鸿章遣官赴德国留学。第二阶段从1872年到1885年,主要成就如下:1872年 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开设“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1877年 李鸿章在天津开办开平矿务局。1878年 左宗棠在甘肃创办一个织呢局。李鸿章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1879年 大沽和天津之间开设电报线路。1881年 开设电报总局。上海至天津的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在天津以北铺修了一段长二十里(六英里)的铁路。第三阶段从1885年到1895年,主要成就如下:1885年 李鸿章在天津开设武备学堂。北京成立海军衙门,以醇亲王为首,李鸿章为副。1886年 张之洞在广州建一纺织局。1888年 设立归李鸿章节制的北洋水师。1889年 张之洞在广州开设一家织布局和一家铁政局。1890年 张之洞开办大冶铁矿、汉阳铁厂和萍乡煤矿。1891年 李鸿章在上海开办伦章造纸厂。开设“官商合办”性质的贵州制铁厂。1893年 李鸿章设机器纺织总局。张之洞在武昌建四家棉纺和丝织厂。1894年 湖北省建两家火柴公司。创建“官商合办”性质的湖北缫丝局。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强调,在农业化的儒家社会基础上移植近代资本主义和工业,存在着内在的矛盾。结合洋务运动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3分)第卷(主观题共15分)3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总之,在最近三十年间,我们国民所做的事业:第一件,是将五胡乱华以来一千多年外族统治根本铲除;第二件,是将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的政治永远消灭。而且这两宗事业,并非无意识的偶然凑会,的确是由人民一种根本觉悟,经了很大努力,方才做成。就这一点看来,真配是上“进化”这两个字了。摘自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1这一时期有哪些斗争推动了这两项事业的完成?(6分)2分析评论梁启超的上述观点。(9分)3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三首诗滇平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瀚海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 未衿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 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 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材料二 共四海之利为利,合天下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