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苏教版.doc_第1页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苏教版.doc_第2页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苏教版.doc_第3页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苏教版.doc_第4页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苔藓植物区别于藻类、蕨类植物的重要特征是()a只有根茎叶的分化b只有茎叶的分化c用孢子繁殖后代d没有茎叶的分化2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原始人类是()a直立人b能人c南方古猿d智人3下列对植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水绵有根、茎、叶等器官b葫芦藓用种子繁殖后代c松树是被子植物d菜豆种子外包被的豆荚是果皮41953年,米勒模拟实验的成功能证明生命起源的哪一步的确有可能发生()a原始大气到有机小分子b有机小分子到有机大分子c有机大分子到原始生命d原始生命到原始单细胞生物5下列那种生物不是单细胞生物()a 6下列动物不是腔肠动物的是()a珊瑚虫b猪肉绦虫c海葵d水螅7下列细菌中对人类有益的是()a痢疾杆菌b肺炎双球菌c乳酸菌d结核杆菌8夏明杨同学正在练习举哑铃,此项运动中起动力作用的是()a关节b骨c骨骼肌d皮肤9我国各地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a保护生态系统b就地保护濒危生物c迁地保护濒危生物d保护外来物种10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湖内有鱼类78种,鸟类205种,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遗传多样性b数量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物种多样性二、解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11如图所示为动物能量来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动物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源于所摄取的,经过a,营养物质进入细胞(2)细胞通过b(作用)释放出能量,共动物各项生命活动需要(3)细胞的b作用是在中进行的,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气体是,产生的气体是12下面是猫、虎、豹、狼、狗的分类等级图,请分析图回答问题:(1)狼和猫共有的分类单位是目(2)图中生物,与狗的共同特征最多的生物是因为它与狗同属于(3)图中生物,与虎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填“猫”或“豹”),原因是虎和同属于,所处的分类等级比猫科低,所以这两种动物的亲缘关系近(4)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图中五种动物所属的最大分类单位是13观察图,回答以下问题: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多种“达尔文地雀”(如图)达尔文对地雀多样性的解释是:(1)这些地雀有着共同的祖先,他们祖先的个体之间在大小、喙形、栖息场所和食行等方面存在着(2)对达尔文地雀而言,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中获胜,并繁殖后代;这叫适者生存(3)达尔文地雀通过使有利变异不断积累和加强,于是便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雀(4)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表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着现象,的改变,对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作用(5)由此可知,生物进化是的结果14如图是表示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1)图中和所代表的动物类群分别是;图中所代表的植物类群是(2)图中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体表被(3)植物类群的裸露,没有果皮包被(4)能证明可能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来的证据是化石(5)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规律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苔藓植物区别于藻类、蕨类植物的重要特征是()a只有根茎叶的分化b只有茎叶的分化c用孢子繁殖后代d没有茎叶的分化【考点】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苔鲜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据此答题【解答】解: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了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这三种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注重基础,只要熟练掌握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就能正确解答2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原始人类是()a直立人b能人c南方古猿d智人【考点】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 【专题】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人类的进化主要分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分析作答【解答】解: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开始直立此后,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分离出来,开始进化为能人;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结合人类进化的历程了解在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的特点3下列对植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水绵有根、茎、叶等器官b葫芦藓用种子繁殖后代c松树是被子植物d菜豆种子外包被的豆荚是果皮【考点】植物的分类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分析】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者主要区别是种子有无果皮包被,据此解答【解答】解:a、水绵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最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b、葫芦藓属于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c、松树属于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d、菜豆种子的外面是豆荚,是菜豆的果皮;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41953年,米勒模拟实验的成功能证明生命起源的哪一步的确有可能发生()a原始大气到有机小分子b有机小分子到有机大分子c有机大分子到原始生命d原始生命到原始单细胞生物【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解答】解:米勒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证实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步,在这个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米勒实验的结论: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小分子是可能的5下列那种生物不是单细胞生物()a 【考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和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解答】解: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b酵母菌为真菌,c草履虫为动物、d衣藻是藻类,它们的身体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a病毒无细胞结构,不是单细胞生物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单细胞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熟知常见的单细胞生物6下列动物不是腔肠动物的是()a珊瑚虫b猪肉绦虫c海葵d水螅【考点】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分析】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解答】解:acd、珊瑚虫、海葵、水螅,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有网状神经系统属于腔肠动物;b、猪肉绦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腔肠动物的特征7下列细菌中对人类有益的是()a痢疾杆菌b肺炎双球菌c乳酸菌d结核杆菌【考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据此答题【解答】解: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意义乳酸杆菌是有益菌,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杆菌制醋要用到醋酸菌蒸馒头、面包、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少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能使人或其他生物患病,如链球菌是一种致病菌枯草杆菌能使水果腐烂故选:c【点评】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在考试中时常考到,注意掌握8夏明杨同学正在练习举哑铃,此项运动中起动力作用的是()a关节b骨c骨骼肌d皮肤【考点】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运动系统专题【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解答】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夏明杨同学正在练习举哑铃”,此项运动中起动力作用的是“骨骼肌”故选:c【点评】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9我国各地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a保护生态系统b就地保护濒危生物c迁地保护濒危生物d保护外来物种【考点】自然保护区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多样性【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解答】解:就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关键点: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又叫就地保护10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湖内有鱼类78种,鸟类205种,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遗传多样性b数量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物种多样性【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解答】解:生物多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湖内有鱼类78种,鸟类205种,这些数字主要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二、解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11如图所示为动物能量来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动物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源于所摄取的食物,经过a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入细胞(2)细胞通过b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共动物各项生命活动需要(3)细胞的b作用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气体是氧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考点】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专题】过程示意图;归纳推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分析】(1)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所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能量的来源是食物食物被消化后,营养成分进入细胞转化为各类有机物动物细胞再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外,其余的贮存在atp中供动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的需要【解答】解:(1)动物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源于所摄取的食物,它经过a消化吸收,营养成分进入细胞并转化为各类有机物(2)动物细胞通过b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动物各项生命活动需要(3)细胞的b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这个过程过所需要的气体是氧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食物;消化吸收;(2)呼吸;(3)线粒体;氧气;二氧化碳【点评】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一部分储存在一种称为atp的能源物质中12下面是猫、虎、豹、狼、狗的分类等级图,请分析图回答问题:(1)狼和猫共有的分类单位是食肉目(2)图中生物,与狗的共同特征最多的生物是狼因为它与狗同属于犬属(3)图中生物,与虎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豹(填“猫”或“豹”),原因是虎和豹同属于豹属,所处的分类等级比猫科低,所以这两种动物的亲缘关系近(4)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图中五种动物所属的最大分类单位是界【考点】动物的分类 【专题】过程示意图;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解答】解:(1)狼和猫共有的分类单位是食肉(2)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图中生物,与狗的共同特征最多的生物是狼因为它与狗同属于犬属(3)图中生物,与虎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豹,原因是虎和豹同属于豹属,所处的分类等级比猫科低,所以这两种动物的亲缘关系近(4)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图中五种动物所属的最大分类单位是界故答案为:(1)食肉; (2)狼;犬属;(3)豹;豹;豹属; (4)种;界【点评】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13观察图,回答以下问题: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多种“达尔文地雀”(如图)达尔文对地雀多样性的解释是:(1)这些地雀有着共同的祖先,他们祖先的个体之间在大小、喙形、栖息场所和食行等方面存在着差异(2)对达尔文地雀而言,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繁殖后代;这叫适者生存(3)达尔文地雀通过遗传使有利变异不断积累和加强,于是便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雀(4)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表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环境条件的改变,对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选择作用(5)由此可知,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专题】信息给予题;归纳推理;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达尔文认为: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而在自然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非常有限的,这样,食物要生存下去,就必然存在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生存,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生物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答】解:(1)地雀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的祖先在个体之间大小、喙形、栖息场所和食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叫做变异 (2)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生物在生存过程中,要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生存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去,即适者生存;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会死亡,即不适者被淘汰 (3)能够遗传的有利变异,经过许多代的选择、积累,便形成了许多新品种 (4)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各类地雀,产生了变异,是位帕戈斯群岛上不同环境选择的结果地雀的喙产生了变异适应环境者,生存下来(5)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故答案为:(1)差异 (2)生存斗争(3)遗传 (4)变异 环境条件 选择(5)自然选择【点评】只要能正确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类似试题就能解答14如图是表示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1)图中和所代表的动物类群分别是两栖类;哺乳类;图中所代表的植物类群是被子植物(2)图中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羽毛(3)植物类群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4)能证明可能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来的证据是始祖鸟化石(5)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