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八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检测题 济南版(1).doc_第1页
(中学教材全解)八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检测题 济南版(1).doc_第2页
(中学教材全解)八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检测题 济南版(1).doc_第3页
(中学教材全解)八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检测题 济南版(1).doc_第4页
(中学教材全解)八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检测题 济南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检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是由上帝创造的 b.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c.人是自然产生的 d.人是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2.一些水果放久了会散发出酒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酵母菌发酵 b.霉菌发酵c.乳酸菌发酵 d.菌丝产生孢子3.腐生的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能( )a.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分解有害物质,净化环境c.将生物遗体分解为无机物 d.为各类生物提供化学能4.下列有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可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b.消费者有助于植物传粉、受精、种子传播c.分解者可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再次被植物所利用d.分解者可为植物提供食物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就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各种生物的统一整体b.生态系统可大可小,一片农田、一个池塘、一片树林等,都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就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一种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d.生态系统就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一种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6.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 )a.乙和丙数量增加b.丙和丁数量减少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d.乙和丁数量增加7.生物技术对人类的未来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b.生物技术应用于武器制造,将给人类带来灾难c.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d.克隆技术可以用于人的克隆,可克隆出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8.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反对克隆人,这是因为( )a.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社会现有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b.克隆人技术尚不够成熟c.克隆人的出现会导致人类毁灭d.克隆人的研究没有科学价值,而且还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9.人奶营养成分的优越性是牛奶永远无法比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将人乳基因导入奶牛细胞内,使之产生人乳化的牛奶。这种技术称为( )a.发酵技术 b.克隆技术c.转基因技术 d.仿生技术10.“试管婴儿”的培育诞生和嫁接繁殖无核蜜橘在生物学上依据的原理依次是( )a.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b.有性生殖、无性生殖c.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 d.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1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右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12.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树的生态价值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是生产者b.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c.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d.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13.(2013江苏盐城)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食品中都是利用乳酸菌发酵的是()a.泡菜、酸奶 b.面包、米酒 c.泡菜、米酒d.腐乳、酸奶14.在克隆羊的过程中,白细毛的母羊a提供了细胞核,黑粗毛的母羊b提供了去核卵细胞,白粗毛的母羊c进行代孕,那么克隆出小羊的性状为( )a.白粗毛 b.白细毛c.黑粗毛 d.灰细毛15.(2013山东滨州)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将油桃和蟠桃进行杂交,培育了油蟠桃,其利用的是()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遗传的多样性c环境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6.有人构想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基因“嫁接”到人的基因组里,人就会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了。实现这种构想的生物技术是(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c.组织培养技术 d.细胞核移植技术17.将鲤鱼细胞中的某种物质注入鲫鱼的受精卵中,结果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鲫鱼具有鲤鱼触须。这种生物技术和注射的物质分别是( )a.细胞融合技术、基因 b.转基因技术、蛋白质c.转基因技术、基因 d.细胞融合技术、蛋白质18.我国生物学家已成功地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奶牛的受精卵细胞中,由这样的受精卵发育成的奶牛产的奶中含有人体血清白蛋白,该事实说明( )a.细胞中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 b.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c.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d.基因存在于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上19.(2013山东潍坊)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b.白酒酿造过程首先是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c.制作酸奶时,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d.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杂菌繁殖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生态系统都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b.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之间没有太大的联系c.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域内,生物和环境形成的整体d.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21.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使其中的生物能够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足够的( )a.氧气 b.水 c.有机物 d.太阳能22.小明同学准备自制酸奶,他在新鲜牛奶中加入适量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中,再将适量的酸奶倒入其中,你认为能够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 )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密封b.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密封c.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密封d.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密封23.(2013山东滨州)家庭制作酸奶的主要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 冷却(4243 ) 热处理(煮沸) 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 接种(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 冷藏或食用a.b.c. d.24.在甜酒制作的过程中,要尽量少打开容器,主要目的是( )a.防止热量散失,影响酵母菌的发酵效果b.防止乙醇挥发,降低酒精浓度c.防止酒的香味逃逸d.防止空气中的细菌或真菌进入,使甜酒被污染变质25.(2013福州)下列食品中,应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a馒头 b玉米棒 c米饭 d烤地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26.(4分)将食物的保存方法与原理对应连线: a.袋装牛奶 a.真空包装法 b.袋装香肠 b.冷藏法 c.速冻食品 c.罐藏法 d.肉类罐头 d.巴氏消毒法 e.咸鱼 e.渗透保存法 f.干蘑菇 f.腌制法 g.腊肉 g.脱水法 h.果脯 h.晒制与烟熏法27.(8分)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排序为_。(2)_(填序号)是人类的祖先_。(3)具备( )a.直立行走的能力 b.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 c.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的能力 d.使用火的能力 e.使用语言的能力(4)由图可见,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你认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与人类有共同祖先的一类生物是_,如_、_、_和_,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原因是_。28.(6分)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日本科学家把固氮菌基因转移到水稻根系微生物中,通过指导合成固氮所需的固氮酶,进而起到固氮作用,从而减少氮肥的施用量。更为理想的是直接将固氮基因重组到水稻、小麦等作物的细胞中,建立“植物的小化肥厂”,让植物直接固氮,这样就可以免施化肥。(1)文中所说的固氮技术是生物技术中的_。(2)这种生物固氮与工业合成氨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从经济角度看,_;从环境角度看,_。(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人认为生物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29.(10分)1982年,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有两个美国实验小组共同研制出转基因超级鼠,也就是把小鼠变成大鼠。转基因鼠比它同胎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一倍,下图是实验过程图:(1)实验小组培育出该超级鼠新品种利用的生物技术叫做_。(2)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_,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_。(3)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了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_。(4)荷兰一家公司利用这种生物技术培育出了转基因牛,这些牛的乳汁含有人乳铁蛋白,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消化道细菌感染,在此项工程中,转基因牛扮演“生产车间”的角色,我们称它为_。30.(8分)人的血清蛋白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的血液中提取。由于艾滋病等血液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的使用顾虑重重。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利用动物乳汁生产血清蛋白已成为可能。下图是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培育能产生人乳铁蛋白的奶牛“牛牛”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a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_。(2)根据图示情况,若毛色五花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黄色丙牛产下的“牛牛”,其毛色性状表现应该是_。(3)“牛牛”长大成熟后,其经济价值与亲本甲牛的根本区别是什么?(4)胚胎c最好是雄性的还是雌性的?为什么?(5)黄色丙牛的作用是什么?31.(8分)概念图能很好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同学们把握所学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下面是生物技术的一个概念图。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和概念图回答下列问题。(1)酸奶、泡菜是我们常见的饮料、食品,其制作原理都是利用_ _发酵制成的。(2)“三峡酒,好喝不上头”这是三峡酒的特点,它的酿造与_ _有直接关系。(3)如今农民利用农作物的秸秆、粪便发酵产生沼气,用上了清洁的能源。要产生沼气必须要有_ _菌发酵。(4)目前,科学家在想办法把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其他农作物体内,如果成功,将为农业生产带来一场新的革命。你猜想一下科学家可能用到生物技术中的_。(5)抗生素不是万能药,青霉素是由青霉产生的抗生素,它主要是治疗由_ _引起的疾病。32.(6分)以下是一个探究实验,请阅读后回答后面的问题。探究:酵母菌以什么为生?材料:4个圆气球、4根塑料棒、葡萄糖、食盐、温水(4045 )、烧杯、干酵母粉、量筒、4个小口瓶。实验步骤:将4个气球松开,以便往里面充气。用烧杯在每个瓶中加入等量的温水。再按下表依次加入不同的物质。瓶子内溶物a只有酵母粉b酵母粉和l5毫升盐水c酵母粉和l5毫升糖水d没有酵母粉,只有15毫升糖水用4根干净的塑料棒将溶液分别搅拌均匀(注意不要混用),并迅速地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气球。确保气球口紧紧围住瓶口。把4个瓶子放在一个温暖但不通风的环境中,观察并记录所发生的一切。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1)实验过程中, 气球会变大, 气球会保持原样。(2)气球变大的原因是:酵母菌能将 分解成 和 ,并且释放出 。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1.d 解析: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和类人猿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生活在热带丛林中,由于环境的变化,大片的森林消失,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成了现代的人类,而一直树栖的森林古猿则进化成了类人猿。2.a 解析:当一些水果长久存放时,会有大量酵母菌附着在果实表面或进入果实内部,利用水果中的糖类物质生活,将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具有挥发性,因此,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散发出来。3.c 解析:此题考查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腐生的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其作用是将生物的遗体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4.d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为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提供了物质和能量,也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消费者主要是指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具有分解能力,可以把动植物遗体内储存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无机物。5.b 解析: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可大可小,小至一滴水、一片树林、一片草地,大至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地球,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6.a 解析:据题图可知,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丙丁甲乙。甲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减少;丁的数量减少,导致丙的数量增加。7.d 8.a9.c 解析: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克隆技术含义是无性繁殖;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导入基因的表达会使生物体的性状发生可遗传的修饰;仿生技术是模仿生物的某种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仪器设备造福人类的技术。题中人乳基因导入奶牛细胞内,使之产生人乳化的牛奶,符合转基因技术的概念。10.b 解析:“试管婴儿”的培育涉及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故属于有性生殖;嫁接繁殖无核蜜橘利用了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11.c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所以图中没有画出的成分是分解者。12.c 解析: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它不仅能为人类创造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其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净化大气、产生氧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的经济价值占总效益的90以上。13.a 解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作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腐乳主要是利用毛霉。14.b 解析:克隆羊的遗传物质大部分来自于母羊a,故小羊的性状为白细毛。15.b 解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由于不同种生物的基因有较大的差别,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所以,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由于油桃和蟠桃的遗传物质不同,将油桃和蟠桃进行杂交,培育出了油蟠桃,正是利用了遗传的多样性。16.b 解析:转基因技术实现了不同物种间基因的“嫁接”。17.c 18.c19.c 解析: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a项错误;在白酒的酿造过程中,原料大都是含淀粉较多的谷物,而酵母菌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效率很低,所以一般情况下加入酒曲进行糖化,酒曲中含有霉菌等,可以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b项错误;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先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微生物,c项正确;泡菜的制作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因此在制作泡菜时,需要制造无氧环境,如将泡菜坛加水密封隔绝空气,d项错误。20.b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域内,生物和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范围大小不一,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不管生态系统的范围如何,每个生态系统都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而且各组成成分之间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1.d 解析:太阳能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在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植物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为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碳氧平衡。22.b 解析:制酸奶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它在无氧的情况下可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并且它的生活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可能会将它杀死,温度过低会使它的活性降低。23.c 解析:制作酸奶的正确步骤是原料:新鲜的全脂乳或脱脂乳和糖混合(如向250 g新鲜奶中加入两匙白糖)热处理(煮沸)冷却(至4243 ),装入容器(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接种(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发酵(放在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发酵时要将盖密封)冷藏或食用。24.d 解析:酿制甜酒是利用酒曲将煮熟的糯米转化成酒精。容器中的糯米已经高温杀菌,若在制作过程中经常打开容器,其他的细菌和真菌就会乘机进入,特别是霉菌,其生长繁殖快,会对容器内的糯米和酒曲造成污染,影响酒的品质。25.a 解析:发酵是指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的过程。发面蒸馒头、酿酒等都是发酵技术的应用。制作玉米棒、米饭、烤地瓜的过程均没有微生物的参与,不属于发酵。26.如下图:27.(1) (2) 森林古猿 (3)ab (4)从图中可见,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体形、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环境的改变导致生活方式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迫使部分古猿下地生活,放弃了树栖生活。二是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由于劳动,使自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了改变。(5)类人猿 大猩猩 黑猩猩 猩猩 长臂猿 人类不断开发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