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1、 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反映了这一时期a 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 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c. 原始农业的出现 d. 全体小农经济的产生2. 礼记有“天下为籍千亩”、“天下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记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3.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句话 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 bc d4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下列生产工具中,符合史书记载的是 a 耒耜 b翻车 c筒车 d都江堰5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铁农具、牛耕的应用 b水利工程的兴修c社会秩序的稳定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6. 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a政府“不抑兼并” b地主阶级掌握封建政权c重农抑商政策 d封建土地私有制7.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b千耦其耘式经营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8.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9.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10、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 a、社会环境稳定 b、自然条件改善c、政治重心南移 d、生产力大为改观11. 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 a.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过北方 b. 对南方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c.江南经济开发加快,经济重心南移 d.南北风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12. 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b陆羽推崇越州青瓷做茶具c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d唐朝时期白瓷开始出现13. 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反映了 a棉花在内地的传播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c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d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14.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 “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a.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b. 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布置得富丽堂皇c. 汉代丝织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d. 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15. 明中期以后,官府工匠可交纳“班匠银”代替服役。这现象反映了a. 手工业从征役制到雇募制的调整 b. 私营手工业的兴起c.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 手工业内部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16. 下列关于古代私营手工业的分析,正确的是a. 秦汉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b. 唐宋以来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加深c. 明初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d. 淸朝时期私营手工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7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唐朝扬州近郊的农民,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收入除银钱外,还有纸币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18 “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对比这两句诗,说明a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 b当时的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c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地区 d丝织品为织者自己使用19.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唐朝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宋代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 元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 bc d20. 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明代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d形成区域商人群体21. 清朝前期的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之”的做法,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成长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a.资金短缺 b.市场狭小c.劳动力缺乏 d.原料不足22. 西汉初年,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下列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有西汉政府并未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政府鼓励商业是造成商人富贵的原因 西汉初期存在官商勾结的情况 商业资本回流于土地造成了农民流亡a b c d23. 清人黄遵宪在蚕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24. 宋代人口有1亿,耕地面积56亿亩;鸦片战争前,清代人口达到4亿,耕地只有1112亿亩。相对于宋代,清代养活这么多人口主要依靠 改进生产工具 精耕细作 推广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 扩大海外贸易a bc d25.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26.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27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8. 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据此可知 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 b.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 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29.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c.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30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有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了中国日益落后 加速了列强的侵华进程a b c d 第ii卷(主观题,共40分)31.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导致清王朝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迅速衰落。(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材料二 隆庆元年(1567年),进士蒋以化记载:“我吴(苏州)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西台漫记记葛贤材料三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材料四 寸板不许下海,寸货不许入番。明太祖实录卷七今若欲于器用服玩之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卷五七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皇帝通过英使节马格尔尼致英王的回信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中的什么经营方式?(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6分)(2) 根据材料二,“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在晚明苏州是如何体现的?(4分)(3)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的原因有哪些?(8分)3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材料四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滑雪年终工作总结
- 亲子关系指导课件
- 亲子与师生关系课件
- (2024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3.3数据的收集(3)课件
- 亮度与照度的课件
- 防疫培训志愿者
- 事业单位年终考核课件
- 公司的力量课件马连福
- 透析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 乾县安全生产培训会课件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卷深度评析及2026年备考策略
- 医院科研课题申报伦理审查申请及审批表
- 质量月知识竞赛题库
- 2021年阜阳市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田径-弯道跑》教案
-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
- 幼儿园小班语言《我自己走》课件
- hsp运营高感训练家长手册
- 罐车司机培训试题含答案
- 110KV线路断路器控制回路
- 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车间工艺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