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四节 文本探究.doc_第1页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四节 文本探究.doc_第2页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四节 文本探究.doc_第3页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四节 文本探究.doc_第4页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四节 文本探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本探究 (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2016大庆一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童年的达尔文在距离伦敦22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英国的古城施鲁斯伯里。从市里往西北方向走,过威尔士大桥,可以看见坐落在塞文河岸的悬崖峭壁上一座三层红砖楼房。这座楼房是罗伯特达尔文医生在1800年建成的。他的第五个孩子,即后来的伟大博物学家查理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就诞生在这里。罗伯特达尔文医生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在21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之前就开始靠行医为生。查理达尔文对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父亲无限信赖,说他是“人们当中最聪明的人”。母亲去世那年,八岁的查理开始进学校学习。他在学习上赶不上小妹妹凯瑟琳。但他在搜集方面很有兴趣:搜集矿物、贝壳、硬币等。就在这时他对自然史产生了兴趣,竭力要弄清楚各种植物的名称。他还喜欢长时间地单独散步,散步时总是专心致志地思考。有一次由于只顾思考,他从七八英尺高的地方失足跌了下去。他喜欢钓鱼,常拿着钓鱼竿接连几个小时坐在塘边或河边。他在搜集鸟蛋时,从每个鸟窝里他只拿走一个鸟蛋,从不多拿一个。每当他想起他在幼小的时候曾无缘无故地揍了小狗一顿,他一生都感到内疚。第二年,查理被送进别特列尔博士主办的一所旧式学校学习,在这里他学了七年。他是寄宿生,却常常在校方每天两次点名之间很长的空当里跑回家,因为他在家里有自己的兴趣。他在家总要待到最后一分钟才离开。为了不迟到,他拼命跑步去学校。校长别特列尔先生在剑桥大学学习时,他写的希腊颂诗得过两枚奖章。无怪乎学校进行的是一种严格的古典教学,学校对作诗特别重视。达尔文没有作诗的才能,但他收集了大量旧诗,并加以剪裁,这样也能够很容易地作出任何题目的诗来。学校里学的是古文,并且还要背诵。背诵对达尔文来说很容易,但两天后他就把背会的东西同样容易地忘掉了。达尔文对这所学校十分反感。他是一名中等生,可能还是一名落后生,他认为在这所学校的那段时间是一个空白。达尔文有各种各样的校外兴趣。他曾跟一位家庭教师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当他了解了对定理的一些明确的论证方法时,他感到非常满意。当有人向他说明如何使用晴雨表上的游标时,他也感到非常高兴。不过,他做的事情主要还是搜集。他一面照旧收集矿石,一面努力设法找到新矿石。他还收集各种昆虫,他在十岁时就对地方动物志相当熟悉。读了鸟类学方面的书籍后,他开始观察鸟类习性并作出各种标记。他十分喜欢在刮风天的傍晚沿着海滨散步,观赏那些沿着奇怪而又错误的路线飞回家去的海鸥和鸬鹚。查理快毕业时,他哥哥伊拉司马斯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并在一个棚子里搞起了一个小试验室。查理经常帮助他,并且认真读了几本化学书。在实践中了解到试验方法的奥妙之后,他便对化学入了迷。但学校反对他从事这一工作,别特列尔博士曾当众斥责他白白浪费时间,同学们则给他起了个“瓦斯”的外号。毕业前,查理又迷上了打猎。 15岁时,他曾去探望住在伯明翰的姑父哥尔顿。姑父常带着他去打猎,并给了他一支猎枪。打猎归来时,姑父对他开玩笑说:“鸟儿正站在树上笑你哩。”这个玩笑刺伤了他。不久哥尔顿来他家,查理把他叫到花园里,以胜利的姿态表演给姑父看,他是怎样射中抛到空中的手套的。 (摘编自涅克拉索夫达尔文传第一章童年)【相关链接】达尔文(18091882),祖父和父亲都是名医,为了让他继承祖业,他16岁就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达尔文却“不务正业”,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两年后,父亲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但达尔文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生物学上。1831年,22岁的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生物学研究。这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经人推荐,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达尔文的父亲是医学博士,他21岁之前即开始自食其力。受父亲的影响,达尔文22岁大学毕业即自费搭上“贝格尔号”军舰开始环球考察。b.达尔文的学习赶不上小妹妹凯瑟琳,原因在于他的兴趣不在学业上,而主要在搜集上,如搜集矿物、贝壳等,并由此扩展到对自然史的热爱。c.达尔文的校外兴趣非常丰富,如学习欧几里得几何,采集动植物标本,观察鸟类习性等,这对他后来成为伟大的博物学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d.达尔文对父亲非常敬爱,无限信赖,却拒不接受父亲对他未来人生的安排。由此看来,敬爱父亲和个人事业的发展,有时候是会发生冲突的。 e.本文按时间顺序,以平实的语言记叙了达尔文童年和少年时期丰富多彩的生活,真实地再现了伟大的博物学家达尔文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片段。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a项,前后不一致。达尔文22岁开始环球考察,是他自己选择的事业发展的道路,与“受父亲的影响”无关。 d项,“敬爱父亲和个人事业的发展,有时候是会发生冲突的”表述错误。达尔文有自己追求的事业,没有听从父亲的安排,并不意味着他不敬爱父亲,二者并不冲突。e项,“丰富多彩的生活”与文意不符,达尔文认为在旧式学校学习了七年“是一个空白”,这段学习生活并不是“丰富多彩”的。答案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a、d不给分。2.达尔文在别特列尔博士主办的旧式学校学习了七年,他是怎样对待这段生活的?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在分析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概括要点的能力。达尔文在别特列尔博士主办的一所旧式学校学习了七年。这是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一段重要生活,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可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进行概括。在“校内”,达尔文的学习是被动消极的,主要是应付学校的各项规定;在“校外”,达尔文的学习则是主动积极的。把这两个要点概括出来,再从达尔文的具体行动中提取主要事实加以证明,答案就圆满了。答案消极应付学校的各项规定。他对这所学校十分反感,但还是以消极的态度尽量按学校的规定办,如“作诗”“背诵古文”“不迟到”等。积极培养自己的校外兴趣。他利用校方每天两次点名之间的空当跑回家,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广泛学习各种课外知识和技能等。3.结尾写达尔文和姑父一块儿打猎,这个情节表现了达尔文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故事情节、概括人物性格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以情节为依据,因为人物性格是通过具体的情节表现出来的。姑父的玩笑刺伤了达尔文,说明他有强烈的自尊心;他回家后苦练枪法,说明他有强烈的好胜心。他以抛到空中的手套为射击目标,而不是射杀小鸟,说明他富有爱心,善待小鸟。答题时,先把人物性格概括出来,然后对情节进行提炼,用事实印证人物性格。概括人物性格要力求准确,与情节高度一致;复述情节要力求简洁,有力地把人物性格支撑起来。答案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姑父的玩笑伤了他的自尊,他回家后苦练枪法,以胜利的姿态向姑父表演他的绝技。富有爱心,善待小鸟。为了证明自己枪法很准,他射中抛到空中的手套,而不是射杀“站在树上笑话他”的小鸟。4.(探究人生价值)达尔文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对你有哪些有益的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概述人物精神品质的能力。试题把概述人物的精神品质,与对自己的启示结合起来。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依据相关事实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概括。例如,从材料所提供的事实中,可以概括出达尔文“兴趣广泛”“喜欢独立思考”“做事注意力集中”“善待动物”“善于观察”“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二是从优秀品质中选择若干方面,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这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启示。一般说来,答出四个方面即可。答案要培养广泛的兴趣,从中发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达尔文兴趣广泛,对生物学、几何学、化学等均有所涉猎,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养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好习惯。达尔文从小就爱专心致志地独立思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要像达尔文那样富有爱心,关爱动物,敬畏生命。要学会观察事物。达尔文从小就练就了观察事物的本领,这是科学家必备的素质。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帮助别人,也有益于自己。达尔文经常帮助哥哥做化学实验,自己也从中得到乐趣。如果确信自己选择的人生方向是正确的,就要像达尔文那样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二、(2016山西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大师流泪唐宝民众所周知,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是以“幽默文学”著称于世的;鲜为人知的是,他居然是一个爱流泪的人。有一回,林语堂先生为女儿讲唐诗,讲到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时,他动情地哭了,哭得涕泪横流,将书都打湿了。有时和女儿一起读红楼梦,他也哭得眼泪汪汪。再说说文坛名家沈从文先生。研究他的专家说:“沈从文本来就是感情纤细、敏锐的人,流泪是感情表达的一种自然方式;同时,他也是个隐忍的人,会用其他的方式来压抑、分散或者表达感情。”沈从文的确是个隐忍的人,但晚年的时候,他变得越来越容易流泪了。“文革”中,沈从文先生的孙女沈红在学校成绩好、守纪律,却受到厌学顽童的欺负,沈从文听说了这件事后,立刻掉了眼泪。1977年,诗人穆旦去世,年仅59岁。沈从文与穆旦交往很深,因此,听说了穆旦的死讯后,他流泪了“得消息时,不禁老泪纵横!”在家中听到伤感的音乐,他也会流泪。据沈虎雏回忆说:“一次,母亲见他(沈从文)独坐在藤椅上垂泪,忙问是怎么回事,他指指收音机正播放一首二胡曲,哀婉缠绵。他说:怎么会拉得那么好泪水又涌出,他讲不下去了。”1985年6月19日,夏鼐突然去世了,沈从文先生知道后,大哭了一场。同年,杂志社的几个记者到沈从文家采访他,问起“文革”的事,沈从文说:“在文革时,我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特别是女厕所,我打扫得可干净了。”一名女记者听了,便走过去拥着老人肩膀说:“沈老,您真是受委屈了!”没想到,沈从文听完这句话后,抱着那个女记者的胳膊,号啕大哭起来,什么也不说,就是不停地哭。后来,还是夫人张兆和走过来,像哄小孩子一样,一边抚摸,一边安慰,他才安静下来。1987年,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得到一张碑文拓片,碑是熊希龄的一个部属立的,落款处刻着:“潭阳邓其鉴撰文,渭阳沈从文书丹,渭阳沈岳焕(注:沈岳焕是沈从文的原名)篆额。”黄永玉的好友黄苗子看后,称赞说:“这真不可思议。要说有天才,这就是天才,这才叫书法!”后来,黄永玉把这张拓片拿给沈从文先生看。“我带给表叔看,他注视了好一会儿,静静地哭了。我妻子说:表叔,不要哭。你十九岁就写得那么好,多了不得!是不是?你好神气!永玉六十多岁也写不出!”1987年7月,瑞典作家汉森和汉学家倪尔思对沈从文先生进行了访问,汉森给沈从文带来了一份复印件,是1949年瑞典杂志上刊登的沈从文的萧萧,上面有瑞典一家出版社出版的边城的广告,汉森说:“我昨天看了英文版的贵生,这是写的”沈从文接着话说:“对被压迫的人的同情。”说完这句话,沈从文忽然流泪了1982年5月,沈从文先生回了一次故乡湖南省凤凰县,在家乡听傩堂戏时,听着听着就流泪了,黄永玉在文章中做了这样的记述:“一天下午,城里十几位熟人带着锣鼓上院子来唱高腔和傩堂。头一句记得是李三娘,唢呐一响,从文表叔交着腿,双手置膝地静穆起来。不信芳春厌老人听到这里,他和另外几位朋友都哭了。眼睛里满是泪水,又滴在手背上。他仍然一动不动。”后来,生病在家,偶然听到“傩堂”两个字时,他也会默默地流泪。 文学大师们的眼泪,既有对弱者的同情,也有对逝去岁月的伤怀,还有对故去亲友的怀念,让世人看到了他们的真性情,这样的眼泪,能结晶成最咸最咸的盐。(选自读者,有删改)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以“幽默文学”著称于世的林语堂先生,也是一个爱流泪的人。为女儿讲唐诗时,他总会哭得涕泪横流,将书都打湿了。b.文中沈从文先生每一次流泪的原因都不尽相同,但透过这些流泪的情形,可以看到他感情很脆弱,经不起人生风雨的侵袭。c.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记者的一个“委屈”,说到了沈从文的伤心处,以至于让他动情,抱着记者的胳膊号啕大哭起来。d.沈从文19岁时写在碑文拓片上的书法得到了黄苗子的称赞,面对这张拓片时的哭泣,可以看出他情感的丰富细腻。e.沈从文的作品萧萧早在1949年瑞典杂志上刊登,看到汉森和倪尔思带来的复印件,沈从文激动地流下了泪水。解析a项,“为女儿讲唐诗时,他总会”扩大了范围,文中只是说林语堂为女儿讲崔护那首诗时流泪。b项,“感情很脆弱,经不起人生风雨的侵袭”无中生有。 e项,他不是看到复印件时激动地流下泪水,而是说到贵生的主题时流下泪水。 答案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6.文章写的是沈从文先生,而开头却写的是林语堂先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_解析题目要求对文章开头写林语堂先生流泪的作用进行分析。具体思考时,首先要想到两位大师的表现,其实也反映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另外,这种写法进一步突出了画面感,并使行文更自然。据此组织答案即可。答案两位大师在动情之时都会流泪,揭示出大师流泪这种现象的普遍性。以林语堂先生的流泪引出沈从文先生的流泪,行文自然。通过描绘具体真实的场景,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