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练习.doc_第1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练习.doc_第2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练习.doc_第3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练习.doc_第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练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2015武汉调研)下图气压形势常见于35月。据此完成12题。1.图中此时日照市的风向为()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关于图中气压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日照市受其控制时寒冷干燥b.该系统多由南方副热带高压移动变化而来c.日照市受其控制时多台风雨d.该系统多由西北内陆冷高压移动变化而来1.a【解析】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向是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且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日照市位于北半球,此时为东南风。2.d【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形成的原因。35月山东日照已经转暖回春,“寒冷”一词不符合实际;从题干可知,时间为35月份,我国副热带高压在华南地区;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气压中心为高压,不可能是台风。(2015重庆期末测试)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某季节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据图推测,图示季节下列气压系统最强的是()a.印度低压b.蒙古高压c.亚速尔高压d.夏威夷高压4.图示时间,图中四城中最可能吹偏西风的城市有()a.b.c.d.3.b【解析】本题考查非洲等压线分布的季节特征。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偏向南,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季。印度低压强盛是北半球夏季;蒙古高压强盛是北半球冬季;亚速尔高压强盛是北半球夏季;夏威夷高压强盛是北半球夏季。4.a【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位于左侧高压中心外围,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为西北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北,向右偏为偏西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西南,右偏后形成偏东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南,右偏后形成东北风。下图为某日某区域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56题。5.该日最可能是()a.惊蛰(3月6日前后)b.立夏(5月6日前后)c.立秋(8月8日前后) d.寒露(10月8日前后)6.此时图中()a.我国北方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微风天气b.太平洋海域受低压控制,多暴风雨c.台湾海峡吹偏北风,海上船只注意安全d.日本群岛受暖锋影响,出现连续性降水5.a【解析】本题考查气压中心的分布。图中我国西北及蒙古受高压控制,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附近受低压控制。大气活动中心分别为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是典型的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主要在冬春季节出现。6.c【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此时,我国北方受高压控制,等压线分布密集,多大风天气;日本东部太平洋海域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根据图中等压线及冷锋位置分布可知,我国台湾海峡及日本群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冷锋锋后,受南下的冷气团影响,风力较大,台湾海峡吹偏北风。(2015青海西宁复习检测)下图为某区域气压分布变化图(单位:hpa)。读图回答78题。7.关于24小时内澳大利亚西南海域低气压的变化及c点风向的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有()低气压向东移动,低气压减弱低气压向东移动,低气压增强c点风向由东北风转为西北风c点风向由东南风转为东北风a.b.c.d.8.有关城市a和城市b受天气系统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a经历风力增大云量增加降雨气温降低b.城市b经历风力增大云量增加降雨气温降低c.10日6时城市a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散d.10日6时城市b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7.b【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移动对气压和风向的影响。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的变化和数值分布可知,气压数值降低,低压增强,错误,正确;c点风向9日是东北风,10日是西北风,正确,错误。8.a【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影响。随着低压系统逐渐接近城市a,等压线变密集,风力增大,随着低压系统的接近,上升气流增强,云量增多,形成降水,随着云量的增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气温降低;城市b由低压槽控制变为高压中心控制,天气转为晴朗;10日6时城市a受南半球低压控制,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合,故c项错误;10日6时城市b受南半球高压中心控制,水平气流逆时针辐散。(2015浙江宁波期末测试)日照时数是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地面的累积时长。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单位:小时)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9.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地的多年平均降水总量少于乙地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低于甲地d.乙地日照时数空间变化大于甲地10.造成该省区年平均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副高控制时长b.夏季风影响强弱c.纬度南北差异d.距离大西洋远近9.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根据图中经纬度和省区形状信息可知,该省区是青海省。甲地年平均日照时数明显少于乙地,说明甲处阴雨天气较乙地多,降水多于乙地;甲地阴雨天气较乙地多,说明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乙地日照时数明显多于甲地,说明乙地晴天更多,降水更少,相对湿度低于甲地;乙地等值线稀疏,日照时数空间变化小于甲地。10.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季风环流对日照时数的影响。该处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不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夏季风影响强的地区阴雨较多,日照时数较少,反之较多;图中日照时数曲线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且局部区域呈闭合状态,说明受纬度影响较小;该处降水主要受太平洋影响。二、非选择题(共60分)11.(2015济南调研)(3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图中bc线为晨线。(1)说出a地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12分)(2)假设图中等压线状况不变,从气温、降水和气压三个角度描述mn一线天气的变化。(10分)(3)若图中d地1小时后气温上升,请用相关地理原理解释其原因。(12分)11.(1)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a处陆地上比同纬度海洋上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2)气温:低高低(或先升高再降低);降水:阴雨晴阴雨;气压:高低(或逐渐降低)。(3)图中bc为晨线,1小时后d地迎来日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获得热量,使气温逐渐升高。12.(26分)(2015浙江省宁波期末测试)读我国某区域图和a、b两城市气温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a城市冬夏季气温均高于b城市的原因。(12分)(2)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云贵高原地区聚落多夜雨的成因。(14分)12.(1)a城市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