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改革制度的成功点:保护农民土地权益.doc_第1页
户籍改革制度的成功点:保护农民土地权益.doc_第2页
户籍改革制度的成功点:保护农民土地权益.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户籍改革制度的成功点: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7月30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决定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而据央视有关户籍改革的调查却显示:9成受访农民不愿转成非农户口,只因不愿交地。 土地,包括宅基地及其房屋、承包地是农民的最大财富,我国20.3亿亩耕地都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手里。 在户籍改革过程中,只有妥善处理好或者保护好农民的权益,才能获得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如何在户籍改革中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是这次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不能因为户籍制度不再区分农与非农,就人为地取消或者侵犯农民的权益。 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应该注意不能无偿收回农民的土地。这也是农民的最大担心,农业户口没了,与其相连的土地也很可能以各种借口被收回。尤其是各地的乡规民约,个体农民根本无法抵抗。 比如,我国农村承包地按政策法规早已不再分配,但一些调查表明,还有相当一部分村庄还在执行着增人增地、减人减地的土政策。建立户籍与土地财产相分离的政策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如何让地方执行了很多年的户籍与土地连带制度进行脱钩,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另外,还要进一步完成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工作,要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办法和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确保农民的集体收益分配权,以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保农户用益物权。 地方政府不能借助户籍制度改革,强制要求农民进城,并使农民失去宅基地与承包地,或者是间接地收回,就是以城镇化的名义,撤并村庄,让农民集中居住。而撤并村庄腾出的建设用地却被作为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的指标被出售,所获利益与失地村庄的农民无关。目前,农民被城镇化的比例并不少见,农民被上楼,不少失去村庄建设用地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而农民在入住农村社区的房子时还需要另外购买。 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农民最为重要的三项财产权益,决不能强制农民退出这三权。土地是耕种还是流转,由农民自己决策,已进城落户的农民是否有偿退出“三权”,应该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强制农民退出,更不能挂钩。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还存在不少缺陷,农民工在城镇打工,所能享受到的社保、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等福利还不多,进城农民有住房的比例不足1%。在这种背景下,不宜贸然强迫进城农民流转“三权”。 在各地进行的土地流转过程中,发生强制性流转的比例并不低,严重侵犯了农民的权益。农民进城只有在他认为已完全适应并得到保障后,才有可能逐步退出在农村的宅基地与承包地。另外,农民工技能不足,一旦经济出问题,应该让他们有退回的可能,退出或者不退出,农民应有自由选择权,这样的城镇化才是稳妥和安全的。 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让有意愿的农民在流转时利益得到保障。目前我国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还远不完善,农民的土地价值利益、房屋利益价格还远低于其价值。 目前我国城镇房价高涨,农民宅基地与承包地出租价格很低,远不足于让农民工在城市获得基本的生活。以北京为例,每亩土地出租,一年收益2000元,一家五亩地,年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