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分 3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震悚(sng) 荒谬(mio) 溃退 (gu) 诘问( ji )b要塞(si) 瞥见(pi) 愧怍(zu) 歼灭(qin)c俨然(yn) 幽咽(y) 颓唐(tu) 提防( t )d荒僻(p) 寒噤(jn) 仄歪 (z) 门槛(kn)【答案】d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颓唐 纤细 因地制宜 吹毛求疵b肥硕 羁拌 苦心孤诣 左右逢源c阴晦 苍茫 害人听闻 一尘不染d戳穿 嘹亮 寻章摘句 郑重奇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b项是“羁绊”;c项是“骇人听闻”,d项是“郑重其事”,【答案】为a。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 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孔乙己中有多处写到众人的哄笑。短衣帮的笑是没有人性的自私的笑;掌柜的笑是麻木不仁的笑;小孩的笑是天真无邪的笑。这种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b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颇具特色的幽默讽刺小说。它通过警官奥楚蔑洛夫对一条狗的态度的几次变化,刻画出了一个对上献媚、对下欺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官僚的形象。c谈生命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d那树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掌柜的笑是没有人性的自私的笑,短衣帮的笑是麻木不仁的笑,因此a项是错误的。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4. 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3分)a陈涉世家、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分别出自史记、左传、战国策。b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阳,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阴。c鲁迅的作品故乡社戏和孔乙己均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d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奥楚蔑洛夫。【答案】a(2分)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母亲莫言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有一段时间,村子里有几个女人先后自杀了,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王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我曾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让我终身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有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老太太的话让我感到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有删节)1.文章开头描写了“我最初的记忆”,说说作者具体描写这一内容有哪些作用。 (4分)【答案】(1)以“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突出生活的苦难,为后文描写母亲的个性做铺垫(2)以“颜色、气味、声音”多角度描写,突出“我”独特的感受生活的方式,为后文表达我的“立体记忆”特点埋下伏笔。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2.第2自然段中,作者写到了“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这一细节。结合下文思考,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出了母亲怎样的一种生活信念?(4分)【答案】面对困难挣扎着活下去【解析】试题分析: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答方法:学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此处描写细节,表现出了母亲面对困难挣扎着活下去的一种生活信念。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依据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在交中的语意。(6分):(1)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3)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答案】(1)语意: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2)语意:不会自杀(3)语意:处境艰难【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如: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这里“恐惧”指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考点: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国企业合同管理流程及挑战
- 行业改革装修合同
- 同声传译系统租赁与多语种术语库维护合同
- 同声传译设备租赁合同设备租赁费用结算补充协议
- 离婚协议电子版签署与法律援助服务合同
- 文化创意产品省级分销权转让合同
- 城市有轨电车接触网施工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合同
- 短期水电项目合同
- 【正版授权】 ISO/TR 22087:2025 E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 Collection of agent behaviour information and sharing between ITS stations
- 东南亚住宅小区物业维护及智能化升级合同
- 土地房屋测绘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T-CAQI 387-2024 测量不确定度在分析化学领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指南
- 基于语篇分析的七选五题型解题策略课件-高三英语二轮复习
- 国家卫健委中医师承关系合同(2025年版)
- 中国赣州低空经济产业园
- 2025年春季形势与政策-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
- 2025海南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2025年河北省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啤酒厂精酿生产线安全操作规程
- 2024年秋季学期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上册课件 Unit6 Part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