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阶段测试(二)(无答案).doc_第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阶段测试(二)(无答案).doc_第2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阶段测试(二)(无答案).doc_第3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阶段测试(二)(无答案).doc_第4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阶段测试(二)(无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阶段测试(二)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怔怔(zhng)阴霾(mi)恐吓(h)孜孜不倦(zh) b拮据(j) 田圃(p) 阴晦(yn) 深恶(w)痛疾 c骸骨(hi) 抽噎(y) 脚踝(hui) 重峦叠嶂(lun) d玄虚(xun) 顷刻(qng) 啜泣(chu) 不省(shng)人事2根据下列句子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填写在括号内。(4分) a直到天黑了,这才有一个老人从大路上pn( )跚地走来。 b元宵节到了,街头人声鼎fi( ),大家都急着看花灯昵! c爱文字,如同爱生活,字里行间都是一份真情,一份感动,一份慰ji( ) 。 d教过我的老师,有的在家里安度晚年而享尽天ln( )之乐,有的仍然在发挥余热。3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命的束缚和挣脱束缚的努力,使我们的生命变得厚重而美丽。 b我的妈妈打扮的花枝招展,鬼斧神工到一点也看不出已为人母。 c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真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d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钱念孙建议将“告老还乡,造福桑梓”作为离退休制度的一种模式,缓解农村“空心化”难题。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的内在空虚,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风浪,例如社会动乱,事业挫折,亲人亡故,失恋,等等,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你诚然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攀援在社会建筑物和他人身上。正如爱默生所说:“然而事实是:他早已是一只漂流着的破船,后来起的这一阵风不过向他自己暴露出他流浪的状态。”你要在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人必须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你要自己在生命的土壤中扎根。 a b c d5有的词语有多项意义,请在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使用其不同的意义,写一小段话。(4分) 示例:每一次出门远行前,母亲都会仔细检查我的包袱,唯恐必须的物品被遗漏了;漫漫人生长路,需要我们轻装上阵,松掉思想包袱,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备选词语:算账、疙瘩、水落石出 选词:( )造句:_6学校环境维护志愿者为给校园的草坪插上标语牌,面向大家收集标语稿件,从众多征集稿中选出了下面三条进行最后抉择,你觉得哪一条最适合?为什么?(4分) a爱护小草,人人有责。b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c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最适合,理由是:_7在最近几年的“全球最差游客”调查中,中国游客“名列前茅”。面对这种情况,北关中学论坛发起“文明旅游大讨论”,请你参与下面有关活动。(9分)(1)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中国游客为何“遭差评”。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旅游是一种暂时性、异地性的活动。旅游者往往想摆脱日常生活中的约束、众多熟人的监督,追求休闲、放松、无拘无束,少了许多顾忌。在这种弱化的道德感下,平时表现文明的人在游览时也未必表现文明。 材料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是家庭一家族一国家的结构层次,这一结构导致中国人重视血缘、地缘,而漠视社会公共空间和陌生人。中国社会的道德文化主要是一种私德文化而非公德文化。由此可以看到有些旅游者只注重个人的便利,随手丢弃垃圾,而未考虑景区环卫人员的工作负荷。 材料三:某些“不文明”现象其实是跨文化交流不充分的结果。比如国人在公共场所爱大声说话,其实是习惯成自然了,并非有意而为,但到了国外却成了引人反感的“陋习”之一。又比如境外的小费文化,在旅馆你要在床头放小费,境外就餐要给餐厅的服务人员小费,国入往往在这方面相对来说意识比较淡薄。探究结果:_(2)论坛准备编写“旅游十忌”。请写出你见过的一种旅游陋习,针对性的总结一“忌”并提出改进方法。(3分) 示例:不文明现象:上车时争先恐后抢占座位。 改进方法:忌抢。遵守秩序,排队上车。不文明现象:_改进方法:忌( )。_(3)下面是一副关于文明旅游的对联,请对出下联,宽对即可。(3分) 上联:一花一木成美景 下联:_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2)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 (3) 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几处早莺争暖树,_。(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5)无言独上西楼,_。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6)浩荡离愁白日斜,_。 (龚自珍己亥杂诗) (7) _,_,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8)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憧憬未来与妻子团聚,畅谈此时的诗句是: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目,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递无问津者。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1)落英缤纷_ (2)屋舍俨然_(3)便要还家_ (4)欣然规往_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_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舍 便舍船 b寻 寻向所志 屋舍俨然 寻病终c遂 遂与外人间隔 d具 具答之 遂无问津者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12对于陶渊明笔下所构建的桃花源的种种美好,你最向往的是其中的哪两点呢?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4分)_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火候足时他自美凉月满天 东坡爱种竹,爱吃肉。 南方人眼儿媚,腰儿纤,情致洽洽黄莺啭。生在水边,长在水边,低头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所以南方人不食猪肉只让人觉得高雅,可是东坡不管它。 东坡是四川人,却在北方做官多年,吃猪肉已成习惯,人又豪爽,干脆把猪肉大块小块切了,大火小火炖了,火候到了,肉就熟烂了。一大锅肉,就那么八角花椒大料葱姜蒜,不晓得要熬多久,及至吃时,肥肉一抿即化,瘦肉韧而不柴,果真如东坡所言:“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东坡肉有点像东坡这个人,原本再普通不过的一碗五花肉,人间际遇,情情爱爱,分分合合,它就被岁月煨炖成一道好菜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一首江城子,千古悼亡词。 词中的“小轩窗,正梳妆”,不晓得写的是他的亡妻王弗的婚前情态还是婚后情态,只想着一个陷入恋慕中的青年悄悄跑到王家屋外。看着心上人打开闺房的小窗,对镜梳妆。若是王弗发现,对他甜甜一笑,他的心就醉了。谁能想到,一个豪迈地大笑着,行步着人生崎岖坎坷的大才子,曾经有过这样纯情的一面? 十九岁,苏轼抱得美人归。可惜,其亡也早。王弗卒于1065年,终年二十七岁,身后留下一子苏迈。 苏轼的世界好像一嘴紧密的好牙突然缺了一颗,凉风呼呼地灌进来。 苏轼好比疏疏朗朗的花枝,王弗是精致细密的花叶;苏轼好比华丽的庭院,王弗是庭院垂花的月洞门;苏轼好比是高阔辽远的天,王弗是踏实的地,可以生花长叶。如今枝还在,花没了,叶没了;庭院还在,月洞门没了,庭院凄凉地张着大嘴;天还在,地没了。两个人性情相投,性格互补,如今天缺东南,地陷西北。 逝者已矣,生者还要继续行走在这个惨淡的世界。此后苏轼父母俱亡,妻子亦丧,尘世漂流,际遇如先影离合,叉如风吹捂叶。而他写下这首悼亡词的时候,身边已有续弦王闰之,一个性格温顺,知足惜福,吹茶采桑的村姑。 一回,苏轼一家在汝阴,一晚,堂前梅花开,月色鲜亮,闰之叫苏轼请朋友花下饮酒,说:“春月胜如秋月,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随口一句话,叫苏轼欣喜不已,说她说话都是“诗家语”。所以说诗人未必识字始,自有情怀自作诗。东坡也不是厨师,却让一道东坡肉流传千代。 苏轼宦海浮沉,一时紫袍绶带,一时被抓吃牢饭,闰之跟着他担惊受怕,且又荒野之地陪着他摘野菜,赤脚耕田,就这样陪了他二十五年。 苏轼还有一个红颜知己。神宗熙宁七年,苏轼被贬任杭州通判期间,宴饮时与歌女朝云相遇。朝云一生苦命,始终没有能够为自己挣一个名分。苏轼被贬黄州,日子难过。朝云布衣荆钗,为他调理饮食起居,元丰六年生一子名遁。苏轼特为作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可惜小孩子一岁即夭折,最心痛的是孩子的母亲。 再然后苏东坡再次遭贬,发配惠州,年近花甲,复兴无望,闰之已逝,姬妾星散,身边唯有朝云,随他长途跋涉,越岭翻山。她恋他,慕他,追随他,为他生子,最终皈依佛门,三十四岁溘然长逝。朝云死后,苏轼葬她于惠州西湖孤山栖禅寺旁的松林中,并在悼念朝云的诗中写:“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足见东坡心中对朝云的愧悔。 一生情爱,几段人生,苏轼就这样一边豪爽大笑、一边心思细腻,一边心怀热忱、一边满眼孤清。世人品尝东坡行状,好比吃到一碗好肉,甜糯晶莹,入口即化甘爽人心。可谁又晓得这样一个人是怎样被烟熏过、火燎过、锅里蒸过、游里炸过?才让这粗糙的人间里,有了苏东坡这样火候足足的美味。 选自鲜味正是人间好时节13结合文章,说说标题“火候足时他自美”有何妙处?(4分)_14文章结尾写到:“一生情爱,几段人生”,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写了苏东坡的哪几段人生?(3分)_15根据要求,理解句子。(5分)(1)结合语境,说说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东坡肉有点像东坡这个人,原本再普通不过的一碗五花肉,人间际遇,情情爱爱,分分合合,它就被岁月煨炖成一道好菜了。_(2)赏析文中第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苏轼的世界好像一嘴紧密的好牙突然缺了一颗,凉风呼呼地灌进来。_16结合文意,理解第段划线句子的含义。(3分)可谁又晓得这样一个人是怎样被烟熏过、火燎过、锅里蒸过、游里炸过?才让这粗糙的人间里,有了苏东坡这样火候足足的美味。_17从这篇散文中,我们看到了另一面的苏东坡。请试着结合本篇文章和此前所学过的苏轼的作品,分析苏轼的性格的多面性。并谈谈诸如像苏轼一样的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带给你的启发。(5分)_(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18-22题。(20分)像烟灰一样松散毕淑敏 常常觉得射击这个运动挺有意思。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杀伤力的举动,在运动场上却是很平和的。你可以根本不知道你的对手是谁,你只是和你自己做斗争,你要最大范畴地调动你自己的能力,打出你的好成绩。 近年结识了一位警察朋友,好枪法。不单单在射击场上百发百中,更在解救人质的现场,次次百步穿杨。当然了,这个”杨”不是杨树的杨,而是匪徒的代称。我向他请教射击的要领。他说,很简单,就是极端的平静。我说这个要领所有打枪的人都知道,可是做不到。他说,记住,你要像烟灰一样松散。只有放松,全部潜在的能量才会释放出来,协同你达到完美。 他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从此我开始注意以前忽略了的烟灰。烟灰,尤其是那些优质香烟燃烧后的烟灰,非常松散,几乎没有重量和形状,真一个大相无形。它们懒洋洋地趴在那里,好像在冬眠。其实,在烟灰的内部,栖息着高度警觉和机敏的鸟群,任何一阵微风掠过,它们都会不失时机地腾空而起驭风而行。它们的力量来自放松,来自一种飘扬的本能。 谁都知道放松,可又有几个人能够收放自如?社会是紧张的,节奏是紧张的,生活是紧张的,对话是紧张的,步伐是紧张的现代的人们在紧张中已然迷失得太久,忘记了放松是一份怎样的惬意。 放松其实不仅仅是惬意,更是一种智慧高度发达的表现。伟大的弗洛伊德最重要的发现,就是人的强大的潜意识。只有在高度放松的时刻(这种放松可是一种运筹帷幄的淡定,是一种对自我高度信任的沉静,大智若愚无为而治),人的潜能才秣马厉兵地活跃起来。它们默契地配合着,如同最精准的仪器,迅速地整合模糊混乱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风驰电掣地得出一个最佳的组合,然后不由分说地付诸实施。 于是我明白了,我的警察朋友在瞄准杨树的时候,就是处在这样的幽远而辽阔的松弛之中烟灰一样松散。不久,我给他找了个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伙伴。 德国发生过一桩血案。一个学生被校方开除,一心要报复学校。他握着枪,在20分钟的疯狂射击中,共打出了40发子弹,将17人打死。他还有大量的子弹,足够把数百人送进坟墓。这时,他的历史老师海泽先生走过来,抓住他的衬衣,叫着他的名字说,罗伯特,扣动你的扳机吧。如果你现在向我射击,那就看着我的眼睛!杀红了眼的学生,盯着海泽先生看了一会儿,缓缓地放下了手枪。海泽先生把凶手推进了一问教室,猛地关了门,上了锁。此后不久,凶手在教室里饮弹自杀。 请看着我的眼睛,我猜这是海泽先生常说的一句话。在万分危急的时刻,海泽先生不说教也不声色俱厉,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在课堂上常说的话。正是这句话,唤起了凶手残存的最后一丝良知,停止了暴行。海泽先生像烟灰一样松散的话语,让无辜师生幸免于难。 没事的时候,看看烟灰吧。它们曾经是火焰,燃烧过沸腾过,但它们此刻很安静了。它们毫不张扬地聚精会神地等待着下一次的乘风而起,携带着全部的能量,抵达阳光能到达的任何地方。 人们啊,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像烟灰一样放松。放松不是无所事事,不是听天由命,不是随波逐流。放松是一种高度的自信,放松是一种磨炼之后的整合,放松是举重若轻,玉树临风。当你放松的时候,你所有的岁月和经验,你所有的勇气和智慧,便都厉兵秫马集合于你内心,情绪就会安然从容,勇气就会源源不断。你不一定能胜利,但你能竭尽全力去参与过程。18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_19文中第段说“我给他找了个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伙伴,这里的“他”和“伙伴”分别指谁?为什么说他们有异曲同工之妙?(4分)_20结合文章谈谈第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在烟灰的内部,栖息着高度警觉和机敏的鸟群,任何一阵微风掠过,它们都会不失时机地腾空而起驭风而行。_21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百步穿杨是形容一个人枪法好,百步之外能射中杨树。在文中是指警察的枪法好,对歹徒能百发百中。 b全文使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