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膳学论文——枸杞子的药膳作用.doc_第1页
中药药膳学论文——枸杞子的药膳作用.doc_第2页
中药药膳学论文——枸杞子的药膳作用.doc_第3页
中药药膳学论文——枸杞子的药膳作用.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院校: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烹饪技术系 姓名:闫毛宁 班级:13级中餐二班论文名称:中药药膳学论文枸杞子的药膳作用。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养生,养生是一门保养生命的学问,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对防病保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总结,在众多养生方法中,食疗又被誉为“养生之首务”,自古有医食同源,食药同用,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考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可见食疗用天然动植物,矿物质给予人健康,又很少有副作用,在不远的将来,必能赢得人们的青睐。本文旨在介绍食疗的主要理论依据及枸杞子的食疗作用。关键词:食疗药膳、精气、四气五味、归经、枸杞子中药药膳学的主要理论依据一 精气学说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气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意思就是说天供给人们以五气,地供给人们五味。五气由鼻吸入,贮藏于肠胃,经消化吸收。五味精微(中医把每种食物所含营养称之为“精微”)内注五脏以养五脏之气,从而使津液生成,神气自然也就产生了。而五味的来源就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食物中。黄帝内经灵柩五味篇中所记述的“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天之精气指自然界之大气,地之精气指的就是水谷之精气,天地之气不断供养人体,决定着人身之“气”的盛衰,可见食物与人的生命活动的密切关系。二 辩证论治辩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所谓辩证就是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对应的治疗方法,食疗中辩证施膳治疗疾病是辩证论治发展而来的。它是根据食性理论,以及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阴阳属性等,与人体的生理密切相关的理论作指导,针对病人的证候,根据五味相调,性味相选原则,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法则,应用相关的食物和药膳治疗,调养病人,以达到治病康复的目的。三 四气五味归经学说黄宫绣本草求真中说:“食物虽为养人之具,然亦于人脾脏有益,不宜”。太平圣惠方食治中也提到,:“夫食能排邪,而安脏腑,精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视情遣病者,可谓上工矣”。可见选择食物必须是于“人脏腑有益,用食平疴”则须“适情遣病。”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认真运用中医中药理论,特别是中药学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以及药物的归经等学说来分析食物的作用,这又是中医营养学的另一特点。四气即指食物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其中寒与凉热与温有其共性,但有所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凡属寒性或凉性食物,同具有寒凉性质的药物一样,食后能起清热、泻火、甚至解毒的作用。遇到热证或在炎暑温热疫毒盛行的季节,就可选用。凡属热性或温性的食物,也同具有温热性质的药物一样,食后起温中、补虚、除寒的作用,遇到寒证、虚证可用,如牛羊狗肉等作为冬季御寒保健。凡属性质平和、寒凉、温热、不甚明显的食物,日常食养为主,如冬瓜、大豆、粳米、等具有具有健脾胃,强身健体功效。除注意四气外,还要注意食物的味道,中医称为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味。对五味的不同作用,比较一致认为是这样的:(一)、辛1治疗作用: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作用。2不良反应:辛味药多大能耗气伤阴。(二)甘1、治疗作用:能补助、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品性等作用。2、不良作用:腻膈碍胃,令人中满。(三)酸1、治疗作用: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2、不良反应: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四)苦1、治疗作用:能泄、能燥、能坚、能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燥显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即泻火存阴,二指坚厚肠胃。2、不良作用:能伤津、伐胃。(五)咸1、治疗作用: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肠作用。2、不良作用:多食咸则脉凝冷而变色”能伤脾胃。在中医药学方面,有归精学说,对食物来说,五味与五脏的联系上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早在素问宣明五气篇就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的记载。灵枢九针论也有五走,“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的论述。这说明五味分别对五脏产生特定的联系和亲和作用,它们进入那一脏,就对那一脏发挥有益的养生作用。从食疗的角度说,这就是“五脏各有喜”的理论。张景岳对此也有议论:“五脏嗜欲不同,各有所喜,故五味之运亦各有所先。”既有所先,必有所后。枸杞子的药膳作用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性味】:味甘、性平【归经】:归肝经、肾经、肺经药用价值: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枸杞子中含有14种氨基酸,并含有甜菜碱、玉蜀黄素、酸浆果红素等特殊营养成分,使其具有不同凡响的保健功效。 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等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物质,故有明目之效,俗称“明眼子”。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化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剂“杞菊地黄丸”,就以枸杞子为主要药物。此外,枸杞子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在补气强精、滋补肝肾、延缓衰老等各方面都颇有功效。枸杞还具有辅助降血脂、抗氧化、滋阴补肾、养肝明目、缓解体力疲劳、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具体如下: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适应调节能力:食用枸杞子可以扶正固本和扶正怯邪,不但增强机体功能,促进健康恢复,而且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抵御病邪的侵害。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适应能力。2、具有抗癌作用:枸杞子对癌细胞的生成和扩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具有显著的明目作用:枸杞子擅长明目,俗称“明眼子”。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常常用枸杞子。4、抗疲劳:枸杞子能显著增加肌糖原、肝糖原的贮备量,提高人体活力,有抗疲劳的作用。5、枸杞子具有改善大脑的功能,增强人的学习记忆能力。6、提高肌体的适应性:枸杞子能提高人体的适应性防御功能,使人遇到伤害性刺激时,如遇到缺氧、寒冷、失血等的忍耐承受能力。7、可以增强人体的造血功能:枸杞子有明显促进造血细胞增殖的作用,可以使白细胞数增多,增强人体的造血功能。8、缓衰老美容肌肤:枸杞子富含枸杞蛋白多糖、维生素C、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能补虚生精,用来入药或泡茶、泡酒、炖汤,如能经常饮用,便可强身健体。枸杞子为扶正固本,生精补髓、滋阴补肾、益气安神、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良药,自古以来就是滋补强壮养人的上品,有效地增强各种脏腑功能,能改善大脑功能和对抗自由基的功能,具有明显的延缓衰老的作用;9、具有降血脂、治疗高血压:食用枸杞子可以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减轻和防止动脉硬化,治疗高血压。是冠心病人的良好保健品。10、对过敏性炎症有缓解作用:枸杞子对过敏引起的胃肠道、关节疼出血等症状有缓解作用,这些作用是通过调节内分泌实现的。11、具有保肝、抗脂肪肝的作用:枸杞子具有保肝补肾的作用,能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并促进肝细胞的新生; 可以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12、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治疗糖尿病:由于枸杞子含有胍的衍生物,可以降低血糖,因此枸杞子可以作为糖尿病人的保健品;13、治疗肥胖症:每日用枸杞子冲茶,可以减轻体重,治疗肥胖症。枸杞子的相关药膳:1枸杞黄芪炖甲鱼【原料】:枸杞子、黄芪各25克、净甲鱼肉300克。【做法】:枸杞子洗净,黄芪切片用纱布包好,甲鱼洗净切细;取锅置火上,加水适量,放人甲鱼、枸杞子、黄芪、大火烧开、小火炖熟、加盐,味精,胡椒粉即可。【功效】:补中益气。中医中药秘方网2 杞子粳米粥【原料】:枸杞50克、粳米100克。【做法】:同煮成粥。【功效】:枸杞具有滋补肝肾、润肺止咳、明目的作用,尤其适宜于老年人服食。枸杞粥还有较明显的护肝作用。3 枸杞子炖羊肉【原料】:瘦羊肉两斤、枸杞子二两、姜10克、料酒5克、葱段两节、蒜四瓣、盐适量 、花生油适量。【做法】:羊肉洗净切块,生姜切片。待锅中油烧热,倒进羊肉、料酒、生姜、大蒜等煸炒,炒透后,同放沙锅中,加清水适量,放入枸杞子等,用大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煨炖,至熟烂后,加入味精、食盐和匀即可。【功效】:温阳壮腰,补肾强筋。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症。中医中药秘方网4 枸杞花生粥【原料】:枸杞子、花生米各30克、麦冬1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做法】:将枸杞子,麦冬分别拣洗干净,一同放入锅中,如常法水煎,除去药渣,留汁锅中,花生米,大米淘洗干净,一同放入留有药汁的锅中,再适当加入清水,如常发煮粥。煮至米熟汤浓稠,加入适量白糖,再煮沸即可。【食法】:一日两次,作早、晚餐服食,710日为一个疗程,隔35日再食。【功效】:滋补肝肾,明目聪耳。适用于肝肾不足所导致的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等症。健康人食用增强体质,轻身不老。中华食疗大全闫松【注意事项】:枸杞子泡茶,一般不建议和红枣、桂圆、红参搭配;做菜做汤的时候搭配无禁忌。【用药禁忌】:枸杞子虽然是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用价值,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例如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