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彭水一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重庆市彭水一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重庆市彭水一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重庆市彭水一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重庆市彭水一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彭水一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9b八年级学生小亮同学跑完1000m的时间用了刚好1min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5dm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c用模具将铁水铸成铁制工具d秋天的清晨,浓雾在阳光下渐渐散去3“神州六飞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的当火箭在太空中高速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温度可升至几千摄氏度,为了防止烧坏火箭内部搭载的仪器和设备,常在火箭的头部涂有一层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从而保护火箭头部,这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什么特性()a熔化、汽化放热b熔化、汽化吸热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4晴天的时候,树荫下的地面上,会出现圆形的光斑,这圆形的光斑是()a太阳的实像b太阳的影子c树叶的影子d树叶的实像5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水中倒影光的折射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d海市蜃楼光的色散6如图是加湿器斜放在水杯中“变粗”情景,这种现象属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7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8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a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b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c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d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焦距约为13cm)、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10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1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12小亮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放大的实像,他必须()a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b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c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也靠近透镜d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13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4给下列物理量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瓶矿泉水的质量为5102;(2)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15图(a)所示的托盘天平使用时被测物体应放置在盘(选填“左”或“右”)在图(b)中温度计的示数为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光屏上能够接收到的像都是倒立的像,若在图(c)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烛焰像,则该像一定是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16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如图所示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是倒立的,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则水珠相当于一个镜,通过图中的水珠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17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填“会聚”或“发散”),可用来矫正眼(填“近视”或“远视”);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cm18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cm)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移至图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清晰的像,生活中的就是应用此原理来工作的为了使光屏上成的像大一些,在不移动透镜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移(选填“左”或“右”,下同),同时将光屏向移到合适的位置19夏天,将一放有冰块的密闭瓶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天平平衡,如图,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向 (选填“左”或“右”)倾斜了,原因是三作图题(每图3分,共9分)20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图中的虚线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21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22在如图所示的图中画出折射光线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23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天平调节水平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他应该;(4)天平再次调到水平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g24(1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实验前,应调节凸透镜、蜡烛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时注意将(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3)小明经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选填“上”或“下”)调(4)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立、的实像(选填“正”、“倒”,“放大”、“缩小”、“等大”)(5)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位置(6)再把蜡烛移到d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小芳观察的方法应是:五.计算题(共6分)25国庆期间,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1)如果小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m的长江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多少?(2)小明在高速路某处看到了如图所示的标志牌,用了30min的时间通过了这段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重庆市彭水一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9b八年级学生小亮同学跑完1000m的时间用了刚好1min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5dm【考点】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解答】解: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左右,故a不正确;b、学生跑完1000m大约要用3分多钟,故b不正确;c、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左右,故c正确;d、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5cm,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每学过一个物理量,对这个量的单位要有经验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记忆一些常见的数据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c用模具将铁水铸成铁制工具d秋天的清晨,浓雾在阳光下渐渐散去【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熔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根据我们对于物态变化知识的理解来作答【解答】解:a、冰是固态的,变为了水就是变为了液态,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熔化,故a错误;b、露珠小水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温度较低的草地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c、钢水是液态的,钢锭是固态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故c错误;d、浓雾是小水滴,在阳光的照射下,吸热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b【点评】判断物态变化现象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3“神州六飞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的当火箭在太空中高速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温度可升至几千摄氏度,为了防止烧坏火箭内部搭载的仪器和设备,常在火箭的头部涂有一层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从而保护火箭头部,这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什么特性()a熔化、汽化放热b熔化、汽化吸热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火箭的头部涂有的特殊材料在高温下熔化,是由固态变成液态,需要吸收热量;然后汽化,是由液态变成了气态,也需要吸收热量这种材料在熔化和汽化过程中吸收大部分热量,从而使火箭头部不会因温度升的太高而被损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汽化和熔化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这在中考时经常会考到4晴天的时候,树荫下的地面上,会出现圆形的光斑,这圆形的光斑是()a太阳的实像b太阳的影子c树叶的影子d树叶的实像【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解答】解: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5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水中倒影光的折射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d海市蜃楼光的色散【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物体表面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水面成像等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介质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叫做光的折射,例如: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解答】解:a、水中倒影属于光的镜面反射,该选项说法错误;b、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该选项说法错误;c、形影不离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d、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以及折射这三种光学现象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6如图是加湿器斜放在水杯中“变粗”情景,这种现象属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加湿器斜放在水中,水杯的侧面和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起了放大作用,因此看起来“变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选:b【点评】生活中的光现象很多,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注重学以致用能力的锻炼7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解答】解: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虚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与实物等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靠近玻璃板,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8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a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b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c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d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池底反射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池底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池底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解答】解:池底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人看到的池底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看到的是池底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池底虚像,像在池底实际位置的上方,因此看起来池水较浅故选c【点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是造成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变浅的根本原因理解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是解决此类折射问题的关键;有时可以利用折射时光路可逆帮助解题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焦距约为13cm)、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解答】解:a、由图知,u2f,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b、投影仪是根据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c、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d、潜望镜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和平面镜的应用放大镜利用了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的规律;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像的规律;投影仪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的规律;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0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分析【解答】解: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1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考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根据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可推断焦点在光斑之前,从而判断焦距【解答】解: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l故bcd错误,故a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理解“光屏上得到最小物象”时,像距即为焦距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12小亮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放大的实像,他必须()a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b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c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也靠近透镜d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实验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即可解答此题【解答】解:根据题意,当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如图),说明此时满足u=2f;所以要在光屏上成放大、清晰的像,则2fuf,物距要减小,像距增大,则应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故选d【点评】(1)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在凸透镜成像习题中经常考查13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前;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前面,可以用缩小像距和调节物距的方法使烛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解答】解:根据题意,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前,可以将光屏前移或减小物距的方法使烛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故选c【点评】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若在凸透镜前放一凹透镜,像将远离透镜移动;若在凸透镜前放一凸透镜,像将靠近透镜移动在调节上满足“物近像远像变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4给下列物理量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瓶矿泉水的质量为5102g;(2)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考点】质量的估测;重力大小的估测【专题】估算题;估算法;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和重力的估测,根据对常见物体和质量、重力单位的认识,填上合适的单位【解答】解:(1)一瓶矿泉水的体积在500cm3左右,质量为m=v=1.0g/cm3500cm3=5102g;(2)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答案为:(1)g;(2)n【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15图(a)所示的托盘天平使用时被测物体应放置在左盘(选填“左”或“右”)在图(b)中温度计的示数为3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光屏上能够接收到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若在图(c)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烛焰像,则该像一定是放大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考点】天平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图析法;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温度计的读数: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小格代表的示数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答】解: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温度计每一个大格代表5,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3因为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所以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光屏上能够接收到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答案为:左;3;实;放大【点评】根据物距和像距、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都能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1)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16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如图所示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是倒立的,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则水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通过甲图中的水珠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考点】生活中的透镜【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透明的物体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尽管材料不同,但是对光线的作用和成像情况都是相同的露珠是一个凸透镜,露珠看叶脉跟放大镜的原理看远处的物体是物体处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实像【解答】解: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叶脉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和放大镜的原理是相同的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是倒立的,是因为物体距离凸透镜稍远,一倍焦距以外,像距一般稍微大于焦距,所成实像在透镜和眼睛之间,是客观存在的,不需要承接物;光线继续向前传播,直到眼睛,可以看见这个实像,而看到的像在凸透镜里面,是眼睛的误会故答案为:凸透;甲【点评】透明材料制成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虽然材料不同,但是对光线的作用和成像情况是相同的17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填“会聚”或“发散”),可用来矫正远视眼(填“近视”或“远视”);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应用题【分析】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如何来矫正【解答】解: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人脸和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也就是大于20cm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故答案为:凸;会聚;远视;20【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对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作用,凸透镜的三种成像特点和应用18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cm)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移至图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清晰的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应用此原理来工作的为了使光屏上成的像大一些,在不移动透镜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右移(选填“左”或“右”,下同),同时将光屏向右移到合适的位置【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实验题【分析】从图上读出物距,比较物距和焦距关系,判断成像情况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解答】解:如图,物距u=50cm15cm=35cm,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要使像增大,物距要减小,像距增大,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右移动,所以光屏向右移动故答案为:缩小;照相机;右;右【点评】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正确理解,熟练掌握19夏天,将一放有冰块的密闭瓶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天平平衡,如图,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向左 (选填“左”或“右”)倾斜了,原因是左盘里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冰液化而使质量增加【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质量及其测量【分析】冰块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使左盘内物体的质量增大,天平失去平衡【解答】解:冰块放在敞开的玻璃杯中,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冰块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使左盘来物体的质量增大,指针左偏,天平失去平衡故答案为:左;左盘里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冰液化而使质量增加【点评】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实验环境和操作找出原因针对实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是今后试题的热点三作图题(每图3分,共9分)20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图中的虚线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判断出光线是会聚的还是发散的,来确定透镜的类型【解答】解:由给出的光线可知,原本向中间会聚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得平行不再会聚,即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发散了,故虚线框内的是凹透镜【点评】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够判断出光线经透镜后变得发散还是会聚,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21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分析】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作图【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的折射作用,折射后将通过焦点22在如图所示的图中画出折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由图可知,入射光线平行凹透镜的主光轴,则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如图所示:【点评】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焦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23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1)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天平调节水平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物体应放在左盘内,砝码应放在右盘内;不应该用手拿砝码(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他应该向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向右调游码;(4)天平再次调到水平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47.4g【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专题】应用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根据天平的正确使用进行填写: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解答】解:(1)在测量前的调平时,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 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称量时,应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放砝码,即图中的物和码放反了;同时加减砝码用镊子,而图中是用手加减砝码的,所以这两个地方错误;(3)若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甲图的情况,即表明物体较重,砝码较轻,故应该向右移动游码;(4)此时所以砝码的质量是:45g;标尺上的是示数是2.4g;故物体的质量等于45g+2.4g=47.4g故答案发为:(1)右; (2)物体应放在左盘内,砝码应放在右盘内; 不应该用手拿砝码;(3)向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向右调游码; (4)47.4【点评】天平的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是一个重点知识,包括放置天平、怎样调节横梁平衡、调节横梁平衡前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怎样读数等等24(1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2)实验前,应调节凸透镜、蜡烛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同时注意将凸透镜(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3)小明经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上(选填“上”或“下”)调(4)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右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