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十则 课时训练达标巩固区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虽不敏敏:聪敏,聪明b.愿无伐善伐:夸耀、炫耀c.君子坦荡荡坦:开朗、直率d.请问其目目:眼睛【解析】选d。目:纲目,具体要点。2.下面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选d。均为连词,表修饰。项,代词,代学问;结构助词,的。b项,表疑问,“吗”;相当于“于”。c项,代词,他;代词,“我”,自己。3.下列各句与其他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b敏于事而慎于言c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解析】选a。a项为判断句,b、c、d三项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就有道而正焉b.乐亦在其中矣c.敝之而无憾d.一日克己复礼【解析】选b。a项,古义:有道德的人。今义:有办法。c项,古义:不觉得可惜。今义:没有遗憾。d项,古义:一旦,表示假设。今义:一天。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_,_,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_,_。(4)及其壮也,_,_。答案:(1)敏于事而慎于言 (2)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3)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4)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6对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救陈,军于城父军:驻扎b君子亦有穷乎穷:困厄 c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顺:合乎人意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病:痛苦 【解析】选d。根据语境可推出应为动词,“担心,忧虑”。7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选c。都是代词,通“尔”,“你的”。a项,表顺承连词,“那么”/表转折连词,“却”。b项,表顺承连词,“就”/表转折连词,“竟然”。d项,助词,用在主谓间/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断粮挨饿的困境,孔子在病中仍弹琴唱歌并批评教育那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后来楚王发兵来接,孔子才得以脱险。.陈和蔡的执政大夫发兵把孔子和他的随从学生包围在旷野上,面对断粮挨饿的困境,孔子也产生了悲观情绪,发出“吾道非邪”的疑问。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颜回对孔子的回答,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并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解析】选c。a项,说孔子“在病中仍弹琴唱歌”不符合原文,原文是“从者病”。b项,说“孔子也产生了悲观情绪,发出吾道非邪的疑问”一语不符合原文。原文多处表现孔子对自己“道”的坚信不疑,所以b项的评述是不正确的。d项,后半句是对原文“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的误解,其中“使”是“假使”的意思。全句意思是“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愿给你当管家”。 【知识延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陷阱设置(1)曲解词义干扰项对某些文言词语含义曲解,导致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的错误。(2)对象错位文段常常涉及一组人物和事件,干扰项将有些“人物”与“事件”错位搭配,“移花接木”。(3)时序倒置倒置传主所做几件事情的时序,造成叙述混乱。(4)事件杂糅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细节杂糅混编。(5)无中生有编造一些文段中没有的事实,强加到传主身上。(6)言过其实拔高或贬低作者的精神从而对其观点态度故意做出错误解说,不立足于文本合理评价,以今律古。(7)强加联系把原文本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或联系不直接的事件强行联系在一起,由此推论出一个不符合原文事实的结论。(8)以偏概全缩小(或扩大)原文有关信息的范围、作用、程度等,或者断章取义。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译文:_(2)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 译文:_(3)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译文:_答案:(1)假如智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的遭遇呢? (2)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为什么不稍微降低一点儿标准呢?(3)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 附【译文】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停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就共同调发徒役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困就胡作非为了。” 子贡怒气发作。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个博闻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用一个思想贯穿于全部学说。” 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恨之心,就召见子路而询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智吧?所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学说。”孔子说:“有这些缘由吗!仲由,我打比方给你听,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的遭遇呢?假如智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的遭遇呢?” 子路出去,子贡进入见面。孔子说:“赐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为什么不稍微降低一点儿标准呢?”孔子说:“赐,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优秀的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被世人收容。赐,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子贡出去,颜回入门进见。孔子说:“回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比,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怕什么?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孔子高兴地笑道:“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于是孔子派子贡到达楚国。楚昭王兴师动众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脱身。三、文化经典阅读10.(2015四川卷)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要求:内容具体;句式工整;语言简明、得体;6080字。答:_【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以及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题干展示的是一种观点,所以我们答案就应该围绕这个观点展开,并具体化。句式工整的含义就是说要采用整句的形式。同时在阐述中要阐明自己的见解。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相处要和善,将心比心把位换,如果自己不情愿,为何要让别人干。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会换位思考,自己不喜欢不愿做的事情,也不应该施加于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要成功,就应该学会促进他人成功;自己想要进步,就应该帮助他人进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会换位思考,促进他人,就是促进自己,他人的成功,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强化提升】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5题。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选自孔子家语颜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御:驭马b其马将必佚佚:逃走c牧来诉之曰牧:饲马人d岂足多哉多:数量大【解析】选d。“多”是“称赞”“夸奖”的意思。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解析】选c。c项,代词,他的;a项,介词,“到”/介词,“对”;b项,助词,用在时间名词的后面,表示停顿/代词,“的人”;d项,动词,“像”/代词,“你”。【方法技巧】辨析虚词用法和意义“三方法”(1)借助例句,通过比较来辨析词义准确回忆并联想这个文言虚词在课文中的用法和词义,然后与文段中的文言虚词进行比较,分析异同。(2)弄清结构,依据用法来辨析词义借助对语句的结构分析来弄清文言虚词在句中的用法,看两句中该文言虚词词性和作用是否相同。(3)联系语境,根据位置来辨析词义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语气来体会语感,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加以推断,分清其用法和意义。3.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解析】选a。从文中容易看出,a项陈述的是重点。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b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c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解析】选b。a项中“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 转述有误,应是听了掌管畜牧的官员的回报,证实颜回判断的正确后,通过深入的对话明白了。c项中错误在于“他同造父一样”,这里是说他不能像造父那样“不穷其马力”。d项的错误在于“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应该是孔子分析了颜回有这方面的认识能力。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译文:_(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译文:_(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译文:_答案:(1)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立刻派人驾车去接颜回。(2)不知道先生凭什么能够知道这件事呢?(3)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附【译文】鲁定公问颜回说:“先生你也听说过东野毕擅长驭马的事吗?”颜回回答说:“擅长是擅长,但是,他的马将来一定会逃走。”定公面色不高兴,对左右随从说:“君子中也有骗人的人。”颜回退下。过了三天,饲马人来回报说:“东野毕的马逃走了,两匹骖马拉着两匹服马进了马厩。”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立刻派人驾车去接颜回。颜回到了,定公说:“前两天我向先生你询问东野毕驭马的事,先生你说擅长是擅长,他的马将来会逃走,不知道先生凭什么能够知道这件事呢?”颜回回答说:“凭治理国家可以知道。从前帝舜擅长管理百姓,造父擅长驭马。舜不穷尽民力,造父不穷尽马力。因此舜没有逃亡的百姓,造父没有逃跑的马。现在东野毕驭马,让马驾上车拉紧缰绳,上好马嚼子;时而慢跑时而快跑,步法已经调整完成;经历危险的地方到达远方,马力用尽了,然而还不停地苛求马。我凭这知道。” 定公说:“对,的确像先生你所说的那样。先生的话,意义很大啊,希望你再说一些?”颜回说:“我听说,鸟急了就会乱啄,兽急了就会乱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