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体能突破 专项2 巧用6个解题技巧.doc_第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体能突破 专项2 巧用6个解题技巧.doc_第2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体能突破 专项2 巧用6个解题技巧.doc_第3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体能突破 专项2 巧用6个解题技巧.doc_第4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体能突破 专项2 巧用6个解题技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二巧用6个解题技巧技巧1借助配子概率简捷求解遗传计算题解题指导根据双亲产生不同类型配子的概率求子代个体不同的概率,其求解的过程为:依据双亲的基因型,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依据产生的配子类型推算出配子中不同基因的配子概率。若双亲的基因型是确定的,如基因型为aa或aa,则所产生配子的概率为a或a等于1;双亲的基因型为aa,则所产生配子的概率为a1/2,a1/2。若双亲基因型不确定,如某亲本的基因型为a_(1/3aa、2/3aa),则其配子概率为:a概率为(21/3aa2/3aa)/(21/3aa22/3aa)2/3,a概率为2/3aa/(21/3aa22/3aa)1/3。若双亲基因型有其他不同情况及比例,则其配子概率的计算方法同上。最后,依据遗传平衡定律简捷求解相关遗传概率。典题示方法牛的黑毛(d)对棕毛(d)为显性,经调查统计,在黑毛牛中约有3/4为杂合体。一头黑毛杂合公牛与一头黑毛母牛交配,生下了黑毛雄小牛a。一头黑毛杂合公牛与一头黑毛母牛交配,生下了棕毛雌小牛b。若让上述中的a个体与b个体交配,请你预测生出棕毛雌牛的概率。【解析】本题首先确定黑毛雄小牛a所产生配子的概率,由于a的双亲中黑毛杂合公牛的基因型是确定的(dd),产生配子的概率为:d1/2,d1/2;而其母黑毛母牛的基因型不确定,其基因型可能为1/4dd或 3/4dd(黑毛牛中约有3/4为杂合体),则其产生配子的概率为:d5/8,d3/8。那么其子代可能的基因型为5/16dd(5/8d1/2d)、8/16dd(5/8d1/2d1/2d3/8d)、3/16dd(3/8d1/2d),而黑身雄小牛a的基因型可能为dd或dd,据此推知在选择范围内其概率为5/13dd或8/13dd,则其产生配子的可能概率为:d9/13,d4/13。而棕毛雌小牛b的基因型确定为dd,则其配子概率为:d1。遵循遗传平衡定律,a个体与b个体交配生出棕毛雌牛概率的计算为:4/13dd1/22/13dd,即生出棕毛雌牛的概率为2/13。【答案】。对点练习1假如丈夫和妻子都是白化隐性基因杂合体,他们生下双卵双生儿,这两个孪生子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a1/16b1/4c3/8d1c据题意知,该夫妇基因型均为aa,则其配子概率均是a1/2,a1/2。那么他们生下的双卵双生儿(异卵双胞胎,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aa(1/2 a1/2a1/2 a1/2a 1/16aa)aa(21/2 a1/2a21/2 a1/2a 1/4aa)aa(1/2 a1/2a1/2a1/2a 1/16aa)3/8。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父母表现型也正常,但丈夫的哥哥和妻子的妹妹都是黑尿症患者。若该夫妇生育一个正常的儿子,他是黑尿症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a1/9b14/27c1/2d8/27c据题意可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有可能是1/3aa或2/3aa。则据该夫妇产生配子的概率都是:a2/3,a1/3。运用遗传平衡定律公式,则其子代可能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2/32/34/9;aa22/31/34/9;aa1/31/31/9。由于该夫妇生育了一个正常的儿子,所以他是黑尿症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只求出正常个体中aa所占的比例即可,属于选择范围内概率求解问题。所以,该子是黑尿症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4/9aa/(4/9aa4/9aa)1/2。技巧2巧用性状分离比之和快速判断控制遗传性状的基因的对数解题指导若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是比例的形式,或者给出的个体数之间的比值接近“常见”分离比的话,可以将性状比中各个数值相加,自交情况下,得到的总和是4的几次方,就说明自交的亲代中含有几对等位基因;测交情况下,得到的总和是2的几次方,则该性状就由几对等位基因控制。典题示方法果皮色泽是柑橘果实外观的主要性状之一。为探究柑橘果皮色泽的遗传特点,研究人员利用果皮颜色为黄色、红色和橙色的三种类型的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果皮颜色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实验结果如下所示。实验甲:黄色黄色黄色。实验乙:橙色橙色橙色黄色31。实验丙: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实验丁: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柑橘的果皮色泽遗传受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定律。(2)根据杂交组合_可以判断出_色是隐性性状。【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先找到隐性纯合子。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占1份的是隐性性状;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9331的分离比,占1份的是隐性性状。可见,隐性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最小。由于实验乙、丙、丁中均有1份黄色的个体,说明黄色是隐性性状。确定了隐性性状后,寻找杂交后代分离比最大的组别丁组,但是亲代表现型不同,既不是自交也不是测交,不能据此做出判断。再找测交组别丙组,由于黄色个体为隐性个体,后代总份数为1618。由于2n8,则n3,故红色个体基因型是aabbcc,该性状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才会出现这种测交结果。【答案】(1)3基因的自由组合(2)乙或丙或丁(只答乙或只答丙或只答丁均可)黄对点练习1三叶草的野生型能够产生氰酸。用两个无法产氰酸的纯合品系(突变株1和突变株2)及野生型进行杂交实验,得到下表所示结果。据此无法判断()杂交f1f2突变株1野生型有氰酸240无氰酸,780有氰酸突变株2野生型无氰酸1 324无氰酸,452有氰酸突变株1突变株2无氰酸1 220无氰酸,280有氰酸a.氰酸生成至少受两对基因控制 b突变株1是隐性突变纯合子 c突变株2的突变基因催化氰酸合成 d不足以推测两品系突变基因的功能c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由于野生型、突变株1、突变株2均为纯合品系,因此可以根据杂交亲本的表现型以及后代表现型的比例确定突变株的基因型。突变株1野生型杂交后代为有氰酸,并且自交后代比例约为13,因此可确定f1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突变株2野生型杂交后代为无氰酸,并且自交后代比例约为31,因此可确定f1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突变株1突变株2杂交后代为无氰酸,并且自交后代比例约为133,因此可确定f1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突变株1和突变株2的基因型是aabb、aabb。根据分析,氰酸生成至少受两对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由于突变株1野生型杂交后代为有氰酸,所以突变株1是隐性突变纯合子,b正确;由于突变株1突变株2杂交后代为无氰酸,说明突变株2的突变基因不能催化氰酸合成,c错误;根据实验数据,不足以推测两品系突变基因的功能,d正确。2(2016常德市一模)“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自然种植下的豌豆大多是纯合子的原因。_。(2)通常情况下,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f1全为高茎,f1自交,f2中高茎和矮茎比接近31。现有两株矮茎豌豆品种杂交,f1却全为高茎。让f1随机交配产生了192株后代,其中107株为高茎,85株为矮茎。问:f2表现型的分离比接近_。若按孟德尔遗传定律分析,控制该对性状至少涉及_对等位基因,两株亲本矮茎豌豆可能的基因型是_。(基因用a和a、b和b、c和c表示)【解析】(1)由于自然状态下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纯合子自交后代都为纯合子,而杂合子自交后代有一半是纯合子,连续种植后,杂合子比例越来越少,故自然种植下的豌豆大多是纯合子。(2)现有两株矮茎豌豆品种杂交,f1却全为高茎。让f1随机交配产生了192株后代,其中107株为高茎,85株为矮茎。f2表现型的分离比1078597。由于97为9331的变形,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故若按孟德尔遗传定律分析,控制该对性状至少涉及2对等位基因,高茎为a_b_,其他均为矮茎,两株亲本矮茎豌豆可能的基因型是aabb、aabb。【答案】(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纯合子自交后代都为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有一半是纯合子,连续种植后,杂合子比例越来越少(2)972aabb、aabb技巧3巧找“关键点”,妙辨变异类型解题指导题目中所提供的变异到底属于哪种类型,其判断依据就是定义,所以无论是文字叙述还是示意图,总有一些相关信息“隐藏”在图文中,因此找出“隐藏”在图文中的关键信息,就找到了解答试题的“关键点”。如区分交叉互换和染色体易位的“关键点”:看变异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还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再如对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异常造成的变异,一定要先确定发生变异的染色体的“身份”,根据减数第一、二次分裂最主要特征分别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进行判断。典题示方法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女方为红绿色盲的携带者),生了一个不患色盲但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如图中不能解释其产生原因的是()【解题指导】a图中初级精母细胞的xy两条性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导致产生xy的异常精子,与正常卵细胞x结合会产生性染色体组成为xbxy的孩子,并且该小孩不患色盲,a正确;与a图相比,b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中两条y染色体未分离,导致产生没有y染色体和两条y染色体的异常精子,这和xxy的孩子的形成无关,b错误;c图表示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两条x未分离,导致产生染色体组成为xbxb的卵细胞,与正常的精子y结合,会产生不患色盲但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c正确;d图表示次级卵母细胞中两条x子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可能导致产生xbxb的卵细胞,与正常的精子y结合,会产生不患色盲但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d正确。【答案】b对点练习1(2016辽宁省朝阳市月考)下图甲、乙分别代表某种植物两不同个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卷叶(b)对直叶(b)为显性,红花(c)对白花(c)为显性,已知失去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会使配子致死,且甲、乙植物减数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植株均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若要区分甲、乙植株,可选择矮茎直叶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实验c由图判断乙植株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因此两植株基因型不同d甲、乙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卷叶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9/16和1/4b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甲可以产生4种不同的配子,比例相等,而乙因为一条染色体发生了易位,aac和bbc的配子致死,所以只能产生2种配子,a错误;因为乙只能产生2种配子,所以测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可以区分出甲、乙植株,b正确;由图判断图乙为变异个体,但由于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所以甲、乙两植株基因型没有改变,均为aabbcc,c错误;甲植株自交后代高茎卷叶占9/16,乙自交后代中因为缺失两种配子,自交后代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三种,比例为121,高茎卷叶占1/2,d错误。技巧4构建“隐雌显雄”模式,确定基因的位置解题指导选用隐雌显雄模式时,雄性个体有纯合子和杂合子之分。(1)选用“隐雌显雄(杂合)”时,若子代中雌雄个体都有显性和隐性性状出现,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中雌性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为隐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2)选用“隐雌显雄(纯合)”时,若子代雄性个体均为显性性状,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雄性个体均为隐性性状,则这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的性染色体x和y有非同源区和同源区。非同源区上的x和y片段上无等位基因或无相同基因;控制果蝇眼型的基因不在非同源区段,棒眼(e)对圆眼(e)为显性。现有足够的纯合雌、雄棒眼果蝇和纯合的雌、雄圆眼果蝇个体,请用杂交实验的方法推断这对基因是位于x和y的同源区,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法、推断过程和相应的遗传图解。【解析】可选用纯合的棒眼雄果蝇与纯合的圆眼雌果蝇杂交,得到足够多的f1个体。再选择f1中棒眼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2,对f2的表现型进行分析如下:实验思路:棒眼圆眼f1f2假设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p eeee(棒眼)(圆眼)f1ee f23e_(棒眼)1ee(圆眼)假设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p:xeyexexe(棒眼)(圆眼)f1xexe(棒眼)xeye(棒眼)f2xexexexexeyexeye (棒眼)(圆眼) (棒眼)(棒眼)如果f2代圆眼中有雌雄个体,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f2代圆眼全为雌性个体,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答案】略。(如上述解析过程)对点练习1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片段)和非同源区段(1、2片段)。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结果分析错误的是()杂交组合一p:刚毛()截毛()f1全刚毛 杂交组合二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杂交组合三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a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b通过杂交组合一,直接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c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1片段d减数分裂中,x、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片段c分析题图可知,是同源区段,若基因位于上,基因型为xbxb的雌性个体分别与基因型为xbyb、xbyb的个体交配,性状在子代中出现性别差异,a正确;分析杂交组合一可知,p:刚毛()截毛()f1全刚毛,刚毛为显性性状,b正确;设控制刚毛的基因为b,控制截毛的基因为b,若基因位于非同源区段(1、2)上,p:截毛(xbxb)刚毛(xby)f1刚毛(xbxb)截毛(xby)11;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片段)上,p:截毛(xbxb)刚毛(xbyb)f1刚毛(xb xb)截毛(xbyb)11;综上所述根据杂交组合二,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不能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1片段,c错误;减数分裂中,x、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同源区段,d正确。2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材料。下图表示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的示意图,图中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片段)。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未交配过的纯合红眼(显性)雌果蝇和雄果蝇、白眼(隐性)雌果蝇和雄果蝇若干,若要判断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请设计实验方案。_。(2)依据(1)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为_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实验结果为_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已知另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图中片段),其遗传是否表现为伴性遗传?_。请举一例,支持你的观点。_。【解析】(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采用正交和反交法,即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或正交、反交),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一致,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否则位于x染色体上。(2)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一致,即两组后代雌雄果蝇表现型相同;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即两组后代雌雄果蝇表现型不同(或第二组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或反交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3)若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图中片段),则其遗传也表现为伴性遗传,如隐性雌果蝇显性雄果蝇(杂合子),后代雌雄个体表现型不同。【答案】(1)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或正交、反交),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2)两组后代雌雄果蝇表现型相同两组后代雌雄果蝇表现型不同(或第二组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或反交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3)是隐性雌果蝇显性雄果蝇(杂合子),后代雌雄个体表现型不同技巧5精析调节过程,敲定调节方式解题指导在解答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试题时,设问中常出现调节方式的填充,此时应理清某一具体的调节过程,判断方法如下:典题示方法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b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ab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c司机见红灯停车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d一般来说,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bacde只涉及到激素分泌和信息传递,因此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体温调节过程中abde的途径涉及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b错误;司机见红灯停车是条件反射,属于神经调节,c正确;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通常是在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完成的,d正确。对点练习1回答下列有关人体胰液分泌调节的问题。(1)当人进食的时候,一方面,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直接作用于胰腺,与胰腺细胞膜上的_结合,促进胰液的分泌,属于_调节方式;另一方面,盐酸刺激小肠分泌促胰液素,经_运送到胰腺,促进胰液的分泌,属于_调节方式。(2)在上述调节过程中,乙酰胆碱和促胰液素都能支配胰腺的分泌,两者在功能上相当于_分子,胰腺是它们作用的_,当发挥效应后,二者都迅速被_。(3)两个相邻神经元之间通过形成_结构而传递兴奋,迷走神经末梢和胰腺细胞之间也形成了类似的结构,在该结构上发生的信号转换一般为_。【解析】(1)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与胰腺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促进胰液的分泌,属于神经调节;盐酸为化学物质,直接刺激小肠分泌促胰液素,此激素作用于胰腺,促进胰液的分泌,属于体液调节。(2)上述调节过程中,乙酰胆碱和促胰液素都能支配胰腺的分泌,两者在功能上相当于信息分子,胰腺是它们作用的靶器官,当发挥效应后,二者都迅速被灭活。(3)两个相邻神经元之间通过形成突触结构而传递兴奋,迷走神经末梢和胰腺细胞之间也形成了类似的结构,在该结构上发生的信号转换一般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答案】(1)乙酰胆碱受体(或特异性受体)神经血液(或体液)体液(2)信息靶器官灭活(3)突触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2016怀化市一模)图甲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图乙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刺激x下丘脑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属于_(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图中的靶细胞主要是_,如果靶细胞膜上的相关受体被自身免疫系统破坏,则血糖浓度会_(填“高于”或“低于”)正常数值,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该疾病属于_。(2)如果小鼠的下丘脑被破坏,据甲图可知,小鼠的血糖调节能力会不会完全丧失?_,理由是_。(3)乙图中信息分子a是_,b是_。【解析】(1)刺激x下丘脑胰岛a细胞属于反射弧,因此甲图中“刺激x下丘脑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属于神经调节。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故图中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若肝细胞膜上的有关受体被自身免疫系统破坏,则胰高血糖素无法与其受体结合,则血糖浓度会低于正常数值,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该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2)读甲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除了神经体液调节外,还存在体液(或激素)调节,即血糖浓度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相关激素。因此当小鼠的下丘脑被破坏,小鼠的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3)乙图中,a是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b表示机体在寒冷刺激下由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c是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来降低血糖浓度。【答案】(1)神经调节肝细胞低于自身免疫病(2)不会血糖浓度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相关激素(3)促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技巧6理清能量调整的方向,正确选择计算方法顺推法(或逆推法)解题指导若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中获得能量,计算某一生物获得的能量或需要某一生物提供的能量时,首先,要注意某一生物“从不同食物链中获得能量的比例”,或某一生物“给不同生物提供能量的比例”,然后按照各个单独的食物链分别计算后合并。顺推法:能量流向调整,从前往后计算。即由植物下推,用“乘法”。逆推法:能量来源调整,从后往前计算。即由高营养级前推,用“除法”。典题示方法(1)若人类获取植食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是11,将此食物结构改为41,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则调整后可供养的人口是前者的_倍。(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2)若植物向动物及向人提供的能量比例由11调整为14,则调整后可供养的人口是前者的_倍。(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解析】 (1)题分析:若人类获取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是11,如下左图,共需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