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优新课堂八年级数学下册 20.2.1 数据的集中趋势教学案 (新版)沪科版.doc_第1页
畅优新课堂八年级数学下册 20.2.1 数据的集中趋势教学案 (新版)沪科版.doc_第2页
畅优新课堂八年级数学下册 20.2.1 数据的集中趋势教学案 (新版)沪科版.doc_第3页
畅优新课堂八年级数学下册 20.2.1 数据的集中趋势教学案 (新版)沪科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据的集中趋势1平均数(1)平均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据x1,x2,x3,xn,我们把(x1x2xn)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简称平均数(2)平均数的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用“”表示(3)平均数表示的意义: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求平均数,只需要把所有数据加起来求出总和,再除以这些数据的总个数即可;当一组数据较大,并且这些数据都在某一个常数a附近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化简公式a,其中为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a为选定的接近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较“整”的一个数;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其中任一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若要了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就可用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来表示;平均数的缺点是受特殊值的影响较大,有时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例1】某中学举行歌咏比赛,六位评委对某班的打分如下:评委123456打分778278958375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是_分析:注意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总人数发生了变化,成为4人了只要代入平均数的计算公式(x1x2xn)即可解:去掉一个最高分95分,去掉一个最低分75分,平均分为(77827883)80(分)答案:80分2加权平均数(1)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在n个数据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kn),那么这n个数的平均数为,这个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f1,f2,fk分别叫做x1,x2,xk的“权”(2)加权平均数的另一公式:若n个数x1,x2,x3,xk的权分别是w1,w2,w3,则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3)权的意义: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多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一定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相同数据xi的个数wi叫做“权”,wi越大,表示xi的数据越多,“权”就越重;加权平均数实际上是算术平均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平均数的一种简便运算【例2】三名大学生a,b,c竞选系学生会主席,对他们的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单位:分)进行了统计,如下表:abc笔试859590口试908085竞选的最后一个程序是由本系的300名学生进行投票,三位候选人的得票情况如图(没有弃权票,每名学生只能推荐一个)(1)请计算每人的得票数;(2)若每票计1分,系里将笔试、口试、得票三项测试得分按433的比例确定个人成绩,请计算三位候选人的最后成绩,并根据成绩判断谁能当选解:(1)a得票数为30035%105(票)b得票数为30040%120(票)c得票数为30025%75(票)(2)a的最后成绩为92.5(分)b的最后成绩为98(分)c的最后成绩为84(分)所以根据成绩判断b能当选3中位数中位数的概念: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不一定出现在这组数据中;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一个唯一的数;中位数仅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较大或较小时,可用中位数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例3】某班50名学生右眼视力的检查结果如下:视力0.10.20.30.40.50.6人数113434视力0.70.81.01.21.5人数468106(1)该班学生右眼视力的中位数是多少?(2)小东的右眼视力为0.9,他的右眼视力如何?解:(1)将这组视力数据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由于有50名学生,故中位数取按由小到大排列第25,26位数的平均值,故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为0.8,即这50名同学的右眼视力的中位数为0.8.(2)小东的右眼视力为0.9,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的结论,推测他的右眼视力情况良好4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是对各数据出现频数的考查,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以至于其他数据的作用显得相对较小,众数可以在某种意义上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情况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出现在这组数据中;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而不是数据出现的次数;一组数据也可能没有众数,因为每个数据出现的频数相等【例4】已知一家服装厂经市场调查可知,在一段时间内,a,b,c,d,e,f六种品牌服装的销售量如下表:服装品牌abcdef销售量(千件)63.51081010你认为该服装厂应多生产哪种品牌的服装?解:由表格可以看出c,e,f三种品牌的销售量最多,均为10千件,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c,e,f三个品牌服装的销售量,因此一般认为该服装厂应多生产这三种品牌的服装5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联系:若各个数据的权数相同,则加权平均数就是平均数,因而可以看出算术平均数实质上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例区别: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和除以数据个数,加权平均数是指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即各个数据的权数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上与平均数有所区别【例5】计算下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2,2,4,7,4,8,10,8,4,10,3,2,2,2,10,2.分析:题目中所给数据较多,并且一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适宜用加权平均数计算求解解:这组数据中,2出现6次,3出现1次,4出现3次,7出现1次,8出现2次,10出现3次所以5.6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都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其中以平均数最为重要(2)区别:平均数的大小与这组数据里每个数据均有关系,任一数据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众数主要研究各数据出现的频数,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某些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我们往往关注众数;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大小顺序)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来描述其集中趋势【例6】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甲群游客的年龄分别是12,12,12,13,14,15,16,16,27;乙群游客的年龄分别是3,4,4,5,5,6,6,6,55,60.(1)分别求出两群游客年龄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2)甲、乙两群游客年龄的平均数能代表他们各自的年龄特征吗?如果不能代表,那么哪个统计量能代表?解:(1)甲群游客:平均数(121212131415161627)15(岁),众数是12岁,中位数是14岁;乙群游客:平均数(344556665560)15(岁),众数是6岁,中位数是5.5岁(2)甲群游客的年龄的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年龄特征,乙群游客的年龄的平均数不能代表他们的年龄特征因为只说“两群平均年龄约15岁的游客在公园里游戏”,别人会认为两群中学生在公园里游戏因此乙群游客的年龄的中位数能代表这群游客的年龄特征7综合运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数据统计中最为基本的量,它们都能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其中以平均数最为重要,应用最为广泛平均数的大小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因此平均数很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仅与数据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它描述其集中趋势众数考查的是各数据出现的频数,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相关,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是人们尤为关心的一个量但各个数据的重复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没有特别意义另外实际问题中,三个量都应带上单位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只有一个,而众数可能有几个,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能够从不同角度提供信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分析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量来描述【例7】在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中,两组学生的成绩统计如下表:分数/分5060708090100人数甲组431013146乙组441621212(1)试计算两组学生成绩的平均分,看能否从平均分的角度判断这两个组在这次竞赛中哪一组成绩好些,哪一组稍差?(2)请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这两个组在这次竞赛中的成绩哪一组较好,哪一组差些,并说明理由解:(1)甲组学生成绩的平均分:(5046037010801390141006)79.6(分),乙组学生成绩的平均分:(5046047016802901210012)80(分),从平均分角度看,乙组平均分大于甲组平均分,所以乙组成绩稍好(2)甲组成绩的众数是90分,而乙组成绩的众数是70分,从成绩的众数比较,甲组成绩好些甲、乙两组成绩的中位数都是80分,甲组成绩在中位数以上的有33人,而乙组成绩在中位数以上的有26人,从这一角度看甲组成绩总体较好从成绩统计看,甲组成绩90分及90分以上的有20人,乙组成绩90分及90分以上的有24人,乙组成绩集中在高分数的人数较多,同时乙组满分人数比甲组满分人数多6人,从这一角度看乙组成绩较好8正确选择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解决决策型问题在实际问题中,有时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的某个(些)量不一定有意义,不一定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我们要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内容和调查目标正确选用平均数或中位数或众数来作出判断、决策,或制定方案,提出建议对于一组数据来说,都有平均数和中位数,有时有众数,但对于一组数据表示的实际问题的数据来说,这三个数不一定都有意义,应该关心哪个数,取决于调查的目标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我们可以发现:当一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都比较接近时,它们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可以作为反映它们特征的数据代表.【例8】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表:每人销售件数1 800510250210150120人数113532(1)求这15位营销人员该月销售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