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形式:开卷考、命题人:吴敬限)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图1)是在哪次会议上通的(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大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八大 图1宪法2. 下列哪个城市与“拓荒牛、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的代表”有关的( )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3.2003年,晋江市顺利通过“双高普九”省级验收,与此相关的我国法律是( )a.民法通则 b.环境保护法c.义务教育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4下列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b、消灭了地主阶级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5 “一国两制”构想最早针对的是( )a、台湾问题b、香港问题c、澳门问题d、经济特区问题6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促使会议圆满成功的原则是( )a、求同存异原则b、民族独立原则c、维护和平原则d、平等互利原则7、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c、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d、消灭剥削阶级,建立公有制8、右图是某县粮食产量变化表。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单位:亿公斤)( )a.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图29(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富农、地主14.554.87.98.6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0、标志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历史事件是a、西藏和平解放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三大战役的结束 d、新中国的成立 11、图3臂章指的是我国哪支部队?a、中国海军部队 b、中国陆军部队c、中国空军部队 图3d、中国导弹部队图412、右图4是周恩来总理和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握手,他预示着a、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c、中美两国领导人非常友好,亲密无间d、中美两国将世世代代友好下去1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先后经历了( )人民公社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b. c. d.1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15、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的是( )a、中共八大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16、中国没有参加下列哪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 )a、世界贸易组织b、联合国c、亚太经合组织d、欧盟17、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李四光b、袁隆平c、邓稼先d、王进喜18、某报纸连续发表某地“小麦亩产12万斤”等文章,这是1958年掀起的( )a、高指标b、瞎指挥c、浮夸风d、共产风19、假如要了解我国地理位置最南边的经济特区的发展状况,你应到( )a、汕头市b、珠海市c、深圳市d、海南省2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由印度最早提出b、由缅甸最早提出c、在万隆会议上提出d、由周恩来首次提出二、辨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18分。请写出题目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21、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错误: 理由: ; 22、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遵义会议。错误: 理由: ; 23、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私有制度,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错误: 理由: 三、材料解析提(本大题有2小题,第24小题10分,第25小题10分,共20分。)24“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请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根据材料一,指出土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变革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个事件使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3)根据材料三,说说在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又是归谁所有?(2分)(4)综上材料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资严重匮乏。为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大到钢铁、煤炭、粮食、布匹,小到毛巾、肥皂,都是按计划生产和销售的。图5是20世纪60年代的布票。材料二:图6 为20世纪70年代的打扮。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材料三:图7为21世纪初人们的衣着打扮。图5图6图7摘自新浪网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实行布票等票证供应的主要原因、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人们衣着打扮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从材料二到材料三人们衣着打扮发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四、综合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见图8。 图8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2分)材料二 图9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2分) 图9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哪一问题?(2分)材料四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交售粮食1976年35000斤230斤1979年132300斤800斤30000斤一一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4分)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建立经济特区有何作用?(10分)南安三中2014年春期中考初二年历史科试卷答题卡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4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评卷人得分二、辨析题:(18分)21、错误: 理由: 22、错误: 理由: 23、错误: 理由: 评卷人得分三、材料题(22分)24、(1)(2分) (2)(4分) ; (3)(2分) (4)(4分) 25、(1)(4分)主要原因: 目的: (2)(3分) ; (3)(3分) 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20分)26、(1)(2分) (2)(2分) (3)(2分) (4)(4分) 27、 南安三中2014年春期中考初二年历史科试卷答案选择题12345678910cdcdaaabba11121314151617181920dacbcdbcdd21、错误:正式建立建立外交关系理由: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是谋求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正式建立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22、错误:遵义会议理由: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遵义会议是建国前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3、错误: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理由:建国初期的土改是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剥削制度,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度;1956年的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才废除了我国的土地私有制度,建立了土地公有制。24(1)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分)(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分);由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转变成集体所有制(或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2分)(3)土地归集体所有(2分)(4)要以民为本,尽可能地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才能解放农村生产力。等等(2分) (注:本问为开放性问题,学生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5、(1)主要原因: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资严重匮乏。目的:为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2)人们的衣着打扮由原来的单调、单一变得丰富多彩,款式多样,突显个性。(3分)(3)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发展才是硬道理。(3分)26、(1)土地改革。(2分)(2)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