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2课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2课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2课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2课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2课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离心力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各因素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甲交通拥挤、乙地价上涨、丙各类产业迁出b甲地价上涨、乙变通拥挤、丙各类产业迁出c甲各类产业迁出、乙交通拥挤、丙地价上涨d甲地价上涨、乙各类产业迁出、丙交通拥挤2.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市中心人口将大幅增加b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c城市化水平将不断下降d导致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示意图,据图回答34题。3.对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a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慢b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阶段c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发展快d发达国家大部分处于阶段4.阶段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a交通通达性差 b远离商业中心c就业压力过大 d地价昂贵,污染严重(2015菏泽市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读“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示意图”,完成第56题。5.城市化速度最快和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分别是()a bc d6.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郊区建设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交通条件 b商业布局c土地价格 d环境质量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圈80年代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8.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2014重庆)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 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完成910题。9.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a洪涝灾害更少 b淡水资源更多c经济水平更高 d土地成本更低 10.近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a节约建筑用地 b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建筑能耗 d扩大用地规模 11.(2015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下图是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比较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的变化差异。(2)据图分析2010年之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3)据此推断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特点。 12.(2014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1月质检)读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群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图中数码至分别代表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虚线圈表示城市群的范围。(1)概括图示各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的共同特点。(2)三月武汉大学樱花盛开,校园游人如织。写出武汉大学所处城市功能区的类型并说明该类功能区的区位特点。(3)全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你认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推进?第2课1a2.b第1题,根据“我国某城市离心力示意图”,由于土地供应紧张,供不应求就会造成地价上涨,因此图中乙为地价上涨;导致生产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城市问题的出现,如大量外来人口迁入、生态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等,因此图中甲为交通拥挤;由于该地生产生活成本提高而生产质量下降,产业为了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利润,就会追求最优的区位,致使各类产业迁出,促使城市离心力行程,因此图中丙为各类产业迁出。第2题,由于经济发展产业集聚,城市中心区地租昂贵、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环境恶劣,形成巨大推动力,促使城市中心区人口、产业外迁至郊区,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就逐渐出现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具有独立性的城镇即卫星城。城市中心区人口外迁至郊区致使市中心人口将减少,而郊区是城市功能区的一部分,城市化水平并没有下降;中心商务区往往位于市中心,城市的黄金地带,地价最高,城市离心力并不导致中心商务区向郊区迁移。3d4.d第3题,在阶段中,城区与郊区的人口密度差异小,说明其城市化水平高,为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大部分发达国家目前城市化水平高,但发展速度较慢。第4题,阶段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价昂贵,污染较严重,人口逐步向郊区居住。5c6.c第5题,阶段房地产发展最快,表明城市化速度最快,阶段房地产发展出现了减缓,表明该城市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其他相关的二、三产业也已经发展起来了。第6题,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郊区建设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土地价格。因为郊区的土地价格较低,建设费用低。7a8.d第7题,据图可知,乙城市圈80年代、甲城市圈90年代、丙城市圈90年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低于1%,属于低自然增长率。第8题,丙城市圈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应该位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其城市化速度慢,城市化水平较高;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较快,与丙城市圈相比,9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应为发展中国家,其城市化水平较发达国家低。9c10.a题干中显示城市楼房超过90 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说明香港和重庆的楼房都很高。第9题,题干中提到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说明香港楼房(超过90 m部分的高度之和)比重庆高。如果从洪涝灾害角度考虑,楼房没必要超过90 m,a项错误;楼房的高低与淡水资源的多少没有直接的联系,且香港地狭人稠,淡水资源短缺,b项错误;城市楼房超过90 m,其对资金和技术要求会更高,香港经济水平比重庆高,地价也比重庆高,因此其更有必要建造高楼,c项正确,d项错误。第10题,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说明城市空间向高处发展,能节约建筑用地,a项正确;楼房越高,人口越密集,交通压力越大,建筑能耗也越大,b、c项错误;扩大用地规模会占用耕地等,属消极影响,d项错误。11(1)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2010年之前一直增加,之后递减;发达地区农村人口一直缓慢减少。(2)2010年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减少;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过剩,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农村人口迁往城市。(3)城市化水平低;近年来发展速度快;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12(1)中心城市都为省会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