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表达技巧鉴赏学案(教师专用) .doc_第1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表达技巧鉴赏学案(教师专用) .doc_第2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表达技巧鉴赏学案(教师专用) .doc_第3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表达技巧鉴赏学案(教师专用) .doc_第4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表达技巧鉴赏学案(教师专用) .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表达技巧鉴赏8【考情快递】诗歌表达技巧,也叫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时所运用的特殊艺术手段。表现手法是古代诗歌鉴赏考查的常规题型,命题形式有单独设题,也有结合形象、语言或思想内容等综合设题,常见的有“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手段”以及“情与景关系”等表述方式。命题形式有的着眼于整首诗歌,如“简要分析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的着眼于某个句子,如“某某句历来为人称道,试分析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的直接提问,如“试对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写作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作简要分析”;有的变式提问,如“诗中某某句极为精妙,你认为好在何处”等。【一轮诊断】在一轮复习中诗歌的表达技巧经常出现以下问题:强加表达技巧,无中生有。一首诗中的表达技巧往往不止一种,答题时要点不够全面。不注意“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的区别。“借景抒情”是把情感寄托在景象之中,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整首诗歌的写法;“托物言志”是在“物”中赋予人的品性,把物当成人来写,一定是整首诗歌的表达技巧。答题不够规范。仅写出相关的技巧术语,而不分析运用这种技巧的效果(如对表达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等方面的作用)。【二轮定向】再次明确对艺术手法概念的理解。弄清“情”与“志”的区别。明确“情”与“景”关系的区别。解决描写角度的问题。通过重点训练切实解决以上问题,从而提升诗歌鉴赏水平。1(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余杭四月元 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注】朱樱:樱桃的一种。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教你审题题干要点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做题时要先明确题干要求,赏析的是颔联,并且只指出一种表现手法简要分析即可。答题方向重点在于寻找切入点首先领会诗歌大意,其次是明确表现手法,最后选出你最擅长的表现手法加以分析。教你答题要领提示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答案示例(示例一)使用对比(映衬)手法。如上下句之间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的鲜明对比(上句中朱樱的“朱”与青豆的“青”、下句由绿草的“绿”与白鹅的“白”的对比),表现出景物色彩的鲜丽。(示例二)使用渲染手法。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樱、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浸染生命勃发的气息。(示例三)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如上句由朱樱、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下句由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使人产生一种画面感。(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2(2012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便作:纵使。词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教你审题题干要点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本题是一道比较鉴赏题,要求赏析名句的异同,它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比如表达技巧、思想内容、情感态度等。答题方向重点在于寻找切入点首先理解诗歌大意,其次是弄清楚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结合一些表达技巧和具体内容答题。教你答题要领提示都是典型的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只是表达的内容不同。 答案示例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都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内容不同。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注】“人歌人哭”语出礼记檀弓:“晋献文子成室,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歌哭”言喜庆丧吊,代表了人由生到死的过程。春秋时范蠡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清代的査慎行评价这首诗的颔联说:“第二联不独写眼前景,含蓄无穷。”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第二联进行赏析。答:_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注】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答:_1(2012大纲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落叶修睦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注】 修睦:晚唐诗人。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试卷采样阅卷评析第二联是以拟人化的手法来写的,而第一、三联则是以客观叙述的形式写落叶。作用是使全诗富有变化,错落有致。本答案已将主要意思答出,只是表达不够简练,分析可再准确些。得3分答案订正订正指导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这对诗歌中表现手法的鉴赏,有一定难度,但结合整体内容,抓住关键诗句理解,大胆表达,同样能取得优异成绩。2.(2011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题目。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试卷采样阅卷评析能联系整首词内容理解,并且能从情景角度作答。只是回答太过系统,未做具体分析,答案不能要点化。得2分答案订正订正指导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能力。“一往情深深几许”是针对“情”的问句,“深山夕照深秋雨”却是写景作答,化抽象之“情”为具体之景,形象生动。在写景句中,三个意象叠加,营造了凄凉忧伤的氛围,委婉地抒发了词人的一腔惆怅。另外,基本的鉴赏术语要掌握,结合诗歌分析是必须的。懂得命题规律,明白答题技巧一、明确概念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它包括三大方面,现列表如下:艺术手法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议论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渲染、映衬)、衬托(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开篇点题、卒章显志、先总后分、承上启下、过渡、伏笔、铺垫等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二、常用鉴赏术语掌握常用鉴赏术语,有助于答题。现将一些术语分类列表如下,以供参考:评价主旨类咏物言志、怀古伤今、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羁旅生活、深化主旨、意味深长、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含蓄蕴藉、富有哲理、画龙点睛意境类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思想感情类哀怨忧愁、激愤憎恶、欣喜欢快、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坚守节操、忧国忧民情感载体类杨柳惜别、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梅花傲骨(参见“形象鉴赏”的“考场叮嘱”部分)续表抒情方式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缘境生情、状物移情、感情细腻、感情真挚、托物言志语言风格类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练使用典故类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借古言志诗歌风格类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文章结构类独出机杼、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颇具匠心、新颖奇特、浑然天成、层层铺垫、巧埋伏笔、前呼后应、层次分明、曲折有致表达技巧类卒章显志、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渲染、起兴寄托、状物移情、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对比描写、虚实相生、以动写静、想象联想、粗笔勾勒、浓墨重彩、诗情画意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谢亭送别唐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古人写景常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请联系此诗作简要解说。三、四句的写法与宋代送别诗中哪一句极为相似?答:_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武昌阻风宋方泽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这首诗由“无穷归思”写到“忘却愁”形成强烈反差,这样的手法叫什么?试分析诗人这样写的目的和意义。答:_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世称此诗结句妙绝,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面解说其妙处。答:_4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杜诗“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与李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异曲同工之妙。试简要评析它们在艺术手法和表达感情方面的共同点。答:_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题扬州禅智寺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_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写景物使用了何种手法?运用哪些意象来表达的?细心揣摩三、四句,说说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答:_答案:第三节表达技巧鉴赏【审题与答题】即学即练1颔联虚实结合,“鸟去鸟来”为实,“人歌人哭”为虚,自然界的鸟来鸟去与人类的生生死死,亦歌亦哭,都随岁月的流逝融入山色、水色之中,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历史的更迭。2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演练与反馈】1(1)“水急流”是应首句中的“解行舟”而来,又是下句中“人已远”的缘由,这样写环环紧扣,结构紧凑。(2)古人写景常以“眼前景”为实,而以“想象之景”为虚。据此,本诗一、二句是写实,三、四句是写虚。后两句是想象之景,写得孤独凄凉,衬托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深情。这两句写法与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句极为相似。2衬托。“忘却愁”是因为“闲临水”“贪看飞花”,衬托出武昌春色的迷人,情随景移,表现出诗人在“临水”“看花”时的愉悦心情。3前两句以引无限怀人之意,而结句却不言己情,用疑问把诗意推向更广阔的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