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17《文字学》.doc

收藏

预览图
编号:3886870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1.5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1-10 上传人:油**** IP属地:浙江
15
积分
关 键 词:
文字学 西南 大学 2017
资源描述:
N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一、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 1、羊:象形 2、子:会意 3、江:形声 4、武:会意 5、向:形声 6、上:指事 7、课:形声 8、國:形声 9、家:象形10、亦:指事 二、将下列古文字转写为楷书。 1、:牛 2、:马3、:信4、:天 5、:下 6、:月7、:伙 8、:认9、:客10、:舟 三、单项选择题。 1、“武”是( )字。 【 B 】 A.象形 B.会意 C.形声 D.指事 2、“日”是( )字。 【 A 】 A.象形 B.会意 C.形声 D.指事 3、“本”是( )字。 【 D 】 A.象形 B.会意 C.形声 D.指事 4、“取”是( )字。 【 A 】 A.象形 B.会意 C.形声 D.指事 5、下列人物不属于文字学家的是( )。 【 D 】 A.李斯 B.顾野王 C.许慎 D.蔡元培 6、《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 【 D 】 A.徐铉 B.段玉裁 C.王筠 D.许慎 7、“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中的“反”与“返”是( )。 【 D 】 A.古今字 B.异体字 C.繁简字 D.通假字 E.形容词尾 F.代词 8、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 【 C 】 A.繁化 B.同化 C.简化 D.声化 9、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是( )。 【 D 】 A.行书 B.草书 C.小篆 D.隶书 10、属于繁简字的是( )。 【 B 】 A.止—趾 B.寶—宝 C.岳—嶽 D.猿—猨 四、名词解释。 1、文字:记录语言的工具,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系统。 2、六书说: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定义的汉子的六种造字方法,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古今字:秦隶以后的字体,包括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五、简答题。 1、汉字形体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汉字的形体演变分为字形体态的变化和字形结构的变化。汉字字形体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笔势和笔意的走向、呈现的状态。字形结构的变化,则表现为结构的繁复和简化、 分化和同化以及讹变等。 2、 简述小篆的特点。 答:一、是方正,结字多为长方形; 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 3、 简述隶书的特点。 答:一、隶书的结体改篆书的形象化而为点划符号化; 二、隶书的字形改篆书的圆长而为方扁; 三、隶书的笔划有折无转,并有波挑。方笔和圆笔兼用。 六、论述题。 谈谈你对汉字起源的认识。 答:文字的使用,是人类文明一大进步。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它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也正在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接收。汉字起源于何时,又是谁创造的,至今并没有一致的说法。《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颉、沮诵两人创造的。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仓颉“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并说仓颉初造书契时,“依类象形”谓之文,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许慎《说文解字》试图作出比较圆通的解释,认为伏羲作八卦“以垂宪象”,启发人们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在近代文字学建立以前,《说文解字》有关汉字起源的学说,无疑是最权威的。然而,甲骨文的发现动摇了《说文解字》有关文字起源的传说。根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出土了一大批带有记事符号的陶器,有些非常接近文字,特别是大汶口文化陶铸图形被释读为斤、戌、炅、旦等,所以我认为中国文字起源于陶器刻符的说法是有依据的,不过现有陶铸接近汉字的还不多,而且能释读的更少,但是陶铸符号的发现和释读,应该说对于汉字起源有巨大贡献,毕竟这些是非常可靠的真凭实据。 - 3 -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西南大学2017《文字学》.doc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886870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