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荆州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荆州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荆州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荆州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荆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该思潮属于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2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这表明大一统源于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 b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c秦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3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4下图为西汉以来我国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统计柱状图,导致图中节妇烈女人数剧增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统治的加强 b商品经济的繁荣c科考制度的影响 d思想控制的强化5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二千五百年儒学概略中指出:“儒家在北朝时专讲注疏,中唐以后,要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儒家在北朝时,专讲训诂名物,中唐以后主讲明心见性”梁启超之意是a心学实际上孕育于中晚唐 b佛教的兴盛影响了儒学的发展c北朝至唐,儒学失去正统思想的地位d唐朝时形成“三教合归儒”的现象6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a汉赋和唐诗 b话本和小说 c元曲和傩戏 d风俗画和文人画7“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左传昭公兰年载:“四升为豆。”结合右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豆”属象形文字小篆字体略长,富于图案美“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右图三种字体把中国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a b c d8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 a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9有学者认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是由于商品经济水平落后 b“时代性的缺陷”是指没有提出象征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学说c“先天不足”是指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d “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说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具备启蒙作用10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宋代作家蔡绦在西清诗话中指出:“丹青,吟咏妙处相资”。他们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中国传统历来一直认为诗与画为姊妹艺术 b诗与画都是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c诗与画都重在表现画家或作家的自我体验 d中国诗与画都具有极强的写意功能 11明朝永乐年间出版的顺风相送中记载“有福建往琉球”的针路(航海指南)图,其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进行了命名,留下了有关钓鱼岛等地区的最早记载。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证明琉球、钓鱼岛等地区在明朝已经接受了中央政府的管理 b说明指南针开始广泛用于航海 c是证明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的有力证据之一 d反映出明朝闭关锁国政策下官方贡赐贸易仍然频繁12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 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a文学艺术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京剧艺人对剧种的改造是京剧发展的根本原因c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京剧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d文学艺术在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13恩格斯评论某一运动:“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中的代表人物是a苏格拉底 b彼特拉克 c马丁路德 d孟德斯鸠14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b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c推动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d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15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16有学者认为,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这说明a古代科技存在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 b科学家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c古代科学研究以儒家经典作为指导 d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17青蒿入药,在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记载。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这说明a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 b中国医学一直重视总结实践经验 c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 d中国医学极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18明清时期,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史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这折射出a政府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 b市民阶层渴望清官主政c民众对暗黑社会现实的不满 d民众法律观念的提高19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题材差别很大,一属历史演义,一属英雄传奇;其主人公,一是帝王将相,一是绿林豪杰。然而,明朝人雄飞和杨明琅将二者予以合刻,题曰英雄谱,认为这两部小说的创作宗旨是一致的,即a意主忠义,旨归劝惩 b区别尊卑,明确等级c谄媚于上,以邀荣宠 d修身齐家,治平天下20宋代开封流行的说唱作品西厢记诸宫调歌颂莺莺与张生冲破礼教,追求爱情;刘知远诸宫调描写书生刘知远从贫寒到显达过程中对待三娘的“负心婚变”。这说明当时a城市商业高度繁荣 b文化生活丰富多样c说唱艺术迎合市民阶层趣味 d程朱理学引起民众普遍反对21著名画家俞剑华在谈某一绘画特点时,认为这是由于“(文人学士)非专门名家,并未 受绘画上基本技能之严格训练。不过心中有一段意思,借笔墨以为摅写之具,所写之究为何 物,所写之物似与不似,并未加重视”之故。这一绘画艺术a属于山水画派 b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c属于市民文化 d对研究当时社会风土人情具有重要价值22某时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婚姻“不问阀阅”,科举“不闻世家”,教育“广开来路”,社交“不限士庶”,文学从“雅”到“俗”,绘画从宗教画、政治画为主到山水画、花鸟画为主。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市民阶层的壮大c统治者开明的政策 d资本主义的萌芽23“在数学物理学方面,他推导出可借以预测月亮在诸星体中的未来方位的数表这对航海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一个成就。”材料中“预测月亮在诸星体中的未来方位”的理论是a太阳中心说 b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规律c万有引力定律 d狭义相对论 24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a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b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c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d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25、科学家丹皮尔说过:“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来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来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a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一起来,因而人类不该俯视万物b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c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尊贵”d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二、非选择题 (共3题 50分)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而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尚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其殃咎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 “在创世时”上帝把人作为本性不定的生物,赐给他一个位居世界中央的位置,对他说“亚当啊我们把你安置在世界的中心我们使你既不属天,又不属地,既非可朽,亦非不朽,于是凭着选择自由,凭着你的尊荣,你就好像是你自己的塑造者,可以把你自己塑造成你喜欢的任何模样”。 摘自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皮科论人的尊严材料三 14世纪至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推动人类历史文化蓬勃发展的文艺复兴运动。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文艺运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其中,出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西厢记、牡丹亭等名作不过,西厢记在流传过程中,也曾遭受到禁毁、歧视。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朝廷下令将西厢记、水浒列为“秽恶之书”,认为“愚民之惑于邪教亲近匪人者,概由看此恶书所致”。 摘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潮与中国明清之际文艺思潮之比较(1)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产生的时代背景。(3分)材料一拉近了天与人的距离,材料二拉近了上帝与人的距离,简析其着眼点有什么不同?(3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西厢记等书的遭遇有哪些社会原因?(4分)(3)康德认为,既要保障个人自由,又要规避无限制的个人自由。评述启蒙思想家在这两方面的思想贡献及其历史意义。 (6分)2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孔子提倡“多闻阙疑,慎言其余”;荀子认为“天行有常”。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这些诸子百家的言论对中国古代科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盛唐之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历史时期,宋代文化以丰厚的底蕴、深邃的思想、恢宏的气势、瑰丽的色彩,把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推向高峰,不仅给近千百年来的中国民族文化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文明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自朱保书辉煌的宋代文化材料三 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 摘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材料四 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经济学上的“边际获利递减率”);因此富裕人家,多不愿其子弟外出“开创”新天地。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娶妻纳妾之余,抽上大烟,胜于出外生事冒险(这也与明代专制政治和清代异族统治下法网严峻和地方势力的改变有密切关系)。在此情境下,“浪费人力的文化”逐渐成形:妇女裹小脚、坐八人大轿、妻妾奴婢成行,都是浪费人力的社会文化行径。与此对应,为节省人力而创设的各种机器,便变为“非当务之急”了。 摘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思想的特点。(4分)(2)概括宋代出现的文化新现象,如何理解宋代文化对“全世界的文明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举三个例子说明。(7分)(3)概括材料三、四关于中国科技停滞不前主要原因的不同看法,并谈谈你的理解。(7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达尔文在他于1859年出版的主要著作物种起源中更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里,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蛾的16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它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恩格斯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过程材料三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 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达尔文用上述现象来阐释生物进化论的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物种起源诞生的思想条件。(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达尔文学说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由此,谈谈影响科学对社会发生作用的因素有哪些?(6分)20172018学年上学期2016级第三次双周练历史答案12345678910111213bbadbdabcdcdd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bdccacbaadc26(16分)(1)时代背景:前者产生在汉代出现大一统的历史潮流中,后者产生在文艺复兴运动中。(3分)着眼点:前者借助“天”来宣扬君权的神圣,同时也强调对君权的制约;后者是借助于神的名义弘扬个性解放,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3分)(2)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没有出现本质的变化;专制统治根深蒂固;理学始终占据着思想统治地位。(4分)(3)评述: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自由应该受到法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