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一语文寒假作业4.doc_第1页
陕西省高一语文寒假作业4.doc_第2页
陕西省高一语文寒假作业4.doc_第3页
陕西省高一语文寒假作业4.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寒假作业满分120,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题3分,共9分)湖湘文化是湖南人才辈出的原动力。近百年来,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上表演出色,湖湘文化因而备受世人瞩目。湖湘文化的主要精神是什么?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淳朴”,即敦厚雄浑、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勇敢尚武”,即临难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二者融贯,构成了湖湘文化的强力特色,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经世致用”,即务实精神,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它一旦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就成为一种“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给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自强不息”是“天行健”的宇宙精神的基本形态,而在湖湘文化中,则将它列为“人极”范畴,视为文化的“极则”。湖湘文化以此为哲学依据,因而具有了“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由此可见,“湖湘文化的主要精神”是“湖湘人物性格”形成的内在原因,是一个比“湖湘人物性格”更高一层的概念。湖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一块马蹄形的地域,后有重山,前有大泽,在古代相对于中原来说,环境较艰苦,信息较闭塞。然而,环境的艰苦,锻炼了湘人坚强勇毅的性格;环境闭塞,培育了湘人独立思考、不随人俯仰的精神。古人所谓“深山大泽,实产龙蛇”,即此之谓。而从时间看,楚人本含古蛮族血统,后与炎黄文化融合,虽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但仍保有蛮族文化生猛雄健的遗绪。地域的封闭性,更使这种独特基因得以绵延不绝。文化的核心是人,人是环境的产物,于是,湖湘文化和具有此文化性格的湘人就在这特殊土壤中应运而生。时间与空间毕竟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湖湘文化形成的内因则是在这一地域上的人的系统活动,其合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土著文化,即群苗文化,也就是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文化;一是中原文化,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湖湘文化就是二者冲突与融会的结果。中原文化的“文雅”与群苗文化的“野蛮”两大基因的结合,构成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倔强”、“刚坚”、“峻激”的风格。“人杰地灵,大儒迭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罔不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即此之谓。这就是湖湘文化“深湛古学而能自辟蹊径,不为古学所囿”和“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自主”的重要原因。湖湘文化的形成,正是以上诸多因素系统运动的必然结果。湖湘地区高山大湖的地理环境,发达的农业经济,各民族多元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1下列有关“湖湘文化的主要精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具有生猛活脱之性,又富于正义感和向群性,从而使湖湘文化具有了“淳朴重义”的独特文化精神。b“二者融贯”,说的是“临难不惧”和“视死如归”的湖湘文化所独有的精神特色,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c由于具有“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湖湘文化拥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d湖湘文化的“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的形成,与它崇尚“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哲学理念密切相关。2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文化的核心是人”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上表演出色,湖湘文化因而备受世人瞩目。b“湖湘文化的主要精神”是“湖湘人物性格”形成的内在原因。c楚人虽然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但仍保有蛮族文化生猛雄健的遗绪。d湖湘文化形成的内因,是在这一地域上的人的系统活动。3下列对“湖湘文化”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备受关注,与湖湘人物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巨大作用、深远影响密切相关。b“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是湖湘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也是湖湘文化独特的风格和湘人的代表性人格。c湖湘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冲突与融会,既深湛古学,又不为古学所囿;既接受中原文化,又风气自创。d以“人极”为哲学依据的湖湘文化,培育了湘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之具有了“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4-6题。(每题3分,共21分)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4下列句中与“是寡人之过也”中“是”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张良是时从沛公b问今是何世c不知木兰是女郎d唯利是图5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b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距关,毋内诸侯6和“臣之壮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c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7、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每句3分,共12分)(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2)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3)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4)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岑参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8、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4分)9、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四、名言名句默写10、按要求默写原文。(5分)(1)写出沁园春 长沙里描写“湘江秋景”的句子:_ , _。(2分)(2)既东封郑,_。(3)又前而为歌曰:“_,_。”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15分)溪水李汉荣一条大河有确切的源头,一条小溪是找不到源头的,你看见某块石头下面在渗水,你以为这就是溪的源头,而在近处和稍远处,有许多石头下面、树丛下面也在渗水,你就找那最先渗水的地方,认它就是源头,可是那最先渗水的地方只是潜流乍现,不知道在距它多远的地方,又有哪块石头下面或哪丛野薄荷附近,也眨着亮晶晶的眸子。于是,你不再寻找溪的源头了。你认定每一颗露珠都是源头,如果你此刻莫名其妙流下几滴忧伤或喜悦的泪水,那你的眼睛、你的心,也是源头之一了。尤其是在一场雨后,天刚放晴,每一片草叶,每一片树叶,每一朵花上,都滴着雨水,这晶莹、细密的源头,谁能数得清呢?溪水是很会走路的,哪里直走,哪里转弯,哪里急行,哪里迂回,哪里挂一道小瀑,哪里漾一个小潭,乍看潦草随意,细察都有章法。我曾试着为一条小溪改道,不仅破坏了美感,而且要么流得太快,水上气不接下气似在逃命,要么滞塞不畅,好像对前路失去了信心。只好让它复走原路,果然又听见纯真喜悦的足音。别小看这小溪,它比我更有智慧,它遵循的就是自然的智慧,是大智慧。它走的路就是它该走的路,它不会错走一步路;它说的话就是它该说的话,它不会多说一句话。你见过小溪吗?你见过令你讨厌的小溪吗?比起我,小溪可能不识字,也没有文化,也没学过美学,在字之外、文化之外、美学之外,溪水流淌着多么清澈的情感和思想,创造了多么生动的美感啊。我很可能有令人讨厌的丑陋,但溪水总是美好的,令人喜爱的,从古至今,所有的溪水都是如此的可爱,它令我们想起生命中最美好纯真的那些品性。林中的溪水有着特别丰富的经历。我跟着溪水蜿蜒徐行,穿花绕树,跳涧越石,我才发现,做一条单纯的溪流是多么幸福啊。你看,老树掉一片叶子,算是对它的叮咛;那枝野百合花投来妩媚的笑影,又是怎样的邂逅呢?野水仙果然得水成仙,守着水就再不远离一步了;盘古时代的那些岩石,老迈愚顽得不知道让路,就横卧在那里,温顺的溪水就嬉笑着绕道而行,在顽石附近漾一个潭,正好,鱼儿就有了合适的家,到夜晚,一小段天河也向这里流泻、会聚,潭水就变得深不可测;兔子一个箭步跨过去,溪水就抢拍了那惊慌的尾巴;一只小鸟赶来喝水,好几只小鸟赶来喝水,溪水正担心会被它们喝完,担心自己被它们的小嘴衔到天上去,不远处,一股泉水从草丛里笑着走过来,溪水就笑着接受了它们的笑我羡慕这溪水,如果人活着,能停止一会儿。暂不做人,而去做一会儿别的,然后再返回来继续做人,在这“停止做人的一会儿里”,我选择做什么呢?就让我做一会儿溪水吧,让我从林子里流过,绕花穿树、跳涧越石,内心清澈成一面镜子,经历相遇的一切,心仪而不占有,欣赏然后交出,我从一切中走过,一切都从我获得记忆。你们只看见我的清亮,而不知道我清亮里的无限丰富(选自2005年5月28日人民日报)11、作者为什么说“如果你此刻莫名其妙流下几滴忧伤或喜悦的泪水,那你的眼睛、你的心,也是源头之一了”?(3分)12、溪水具有的“智慧”和“品性”是什么?(4分)1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溪水的?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4分)14、除了写溪水之外,文章写“我”有什么作用?(4分)五、语言知识运用 (12分)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zhu ) 阙秦(qu ) 玉玦(ju) 挥斥方遒(qi) b切齿拊心(f) 濡缕(r ) 彘肩(zh) 忸怩不安(n)c浪遏飞舟() 忤视(w ) 刀俎(z) 哀怨彷徨(pn)d皆为戮(l)没 参乘(shn) 瞋目(zhn) 冰屑悉索(xi)16下列词或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寥廓 凄婉 峥嵘岁月 苍芒大地b榆阴 万户候 漫江碧透 天伦续乐c变徵 药淬 见陵之耻 冀蔽沛公d瓦菲 犒赏 太息流涕 偏袒扼腕17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里的新娘。(4)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a反复 拟物 拟人 对偶b反复 借代 比喻 顶真c借代 比喻 拟人 对偶d借代 对偶 比喻 顶真18在下面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一致,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4分)有些事情我们要勇于放弃,只有放弃才是明智的。悬崖上的青松懂得不放弃平坦,就难以展示自己独特的生命风采;_,_。如果对什么都坚守,对什么都穷追不舍,则是愚蠢的。池中的鱼儿往往不知道放弃那些诱人的美味而上钩,从而把自己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_,_。六、作文(50分)19、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云雀见麻雀整天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就问:“麻雀太太,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麻雀斜着眼睛瞟了它一眼,说:“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公鸡!”“公鸡伯伯,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公鸡骄傲地在房顶上迈着八字步,反问道:“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鹌鹑!”“你为什么不能飞得高一点呢,鹌鹑姐姐?”鹌鹑奋力从草尖上飞过去,得意地对云雀说:“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癞蛤蟆!”后来,云雀遇到雄鹰,便向雄鹰请教:“雄鹰叔叔,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呢?”“不,不!”雄鹰谦虚地说,“离蓝天,我还差得远呢!”这则寓言故事中的麻雀、公鸡、鹌鹑、雄鹰对所飞的高度有着不同的认识,你对“高度”又有怎样的认识呢?请以“高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参考答案1、b(“二者融贯”说的是“淳朴重义”和“勇敢尚武”这两种精神。)2、b(说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3、d(湖湘文化的哲学依据是“自强不息”。)4、a(a.这,b、c为判断词“是”,d.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5、b(a. 已矣,c.蚤早,d.距拒,内纳)6、d(例句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动词,到,往。b代词,这件事。c结构助词,的。d.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7、见教材8、吞、醉。吞,表现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醉,写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吞和醉表现出了高冠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表现了作者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9、用典、借代,表现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涉及思想内容的把握与表达技巧的分析两个方面。第(1)小题考查“炼字”,第(2)小题考查“品句”,互为补充。一般说来,对于字的赏析,要在准确、生动、形象方面思考,看用了什么修辞,描绘了什么情景,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答题方式是:先亮观点,再作阐述。另外,考生要熟悉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和典故,比如本诗中的“樵”“渔竿”这些意象,常用以表达归隐园田、寄情山水的意思,是隐逸的象征。至于“五斗米”的典故,大家都应知道是说陶渊明的故事。此诗为诗人辞别终南山隐居地高冠谷而作。“一命”,最低的官职。唐代的官秩为九命,一命最低。可以看出,岑参对其初授官职不那么感兴趣,流露了一种矛盾心情。从官职的卑微来说,本不屑为之;可是为生活所迫,却又不敢以此为耻。所以赴官时对原来的隐居地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深情。)10、答案参照课文。11、为“忧伤或喜悦的泪水”来自你的眼睛和心理感受。从“忧伤”来看,你已经意识到自然之美的不可穷尽。从“喜悦”来看,你已经懂得美无处不在,无须刻意寻找的道理。12、顺乎自然,走它该走的路,不错走一步;说它该说的话,不多说一句。单纯坦荡,心仪、欣赏一切美而不据为己有。13、从四个方面:溪水无处不在的源头;溪水的流淌显示出的大自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