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申报者情况的确认。申报者代表情况姓 名谭 蕾性 别女出生年月1989年5月学 校重庆三峡学院专 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现学历本科在读学 制4年入学时间2008年9月作品名称川江号子现状调查及收集整理以三峡库区为例联系方式手 子邮箱53468941其他作者情况姓 名年龄现学历所在单位联系方式刘 瑶女本科重庆三峡学 丽女本科重庆三峡学文龙男本科重庆三峡学继东男本科重庆三峡学伟航男本科重庆三峡学艳秋女本科重庆三峡学导老师姓 名职 务所在单位联系方式韩红宇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重庆三峡学格认定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意见是否为2011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是否 (部门签章)年 月 日院、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是否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B2.申报作品情况(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本部分中的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作品全称川江号子现状调查及收集整理以三峡库区为例作品所属领 域( A ) A哲学 B经济C社会D法律E教育F管理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三峡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核心、是长江文化的代表,而川江号子又是三峡文化中最具典型的代表。从四川省宜宾市到湖北省宜昌市1000多公里的长江上,船工们世世代代与凶滩恶水做着殊死的搏斗,为了消除疲劳,宣泄情感,他们本能地发出了激昂婉转的号子声,并一代一代传唱下来。川江号子就像一扇窗户,透过它使后人窥见了这条母亲河身边古往今来发生的人事变迁。本项目拟对三峡地区的川江号子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以一个典型地区的研究为代表,通过对该地区的调查与研究,反映出整个川渝地区川江号子的存在现状,并提出对川江号子进行研究、保护的意见和建议。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本项目以三峡库区为例进行调查研究,以此反映川渝鄂等江水流域川江号子的形成、发展和现状。具体通过走访老船工,寻找第一手川江船工资料,通过走访相关文化局、博物馆和图书馆,收集和整理川江号子相关资料,力求调查的真实性。本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拟通过各种途径,将现有的川江号子歌词资料进行汇总,并进行系统化的划分,最终形成川江号子歌词集等材料。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1、对川江号子的调查符合现在国家呼吁保护传统文化的要求,客观上可以加强对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提高三峡库区的文化知名度。2、通过对川江号子的收集和现状分析可以探究出川江号子在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的市场前景及价值,通过对文化产业的开发可间接推动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3、对民间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可以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作品简介本项目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实地考察与研究,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老船工,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撰写了重庆三峡库区川江号子的现状分析研究调查报告,搜集整理了川江号子歌词集,制作了我们心目中的川江号子视频记录,同时完成了三峡库区川江号子的现状研究及发展对策及万州区及周边川江号子的现状研究及发展对策两篇论文的撰写,进行了三峡库区川江号子现状问卷调查及分析。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果1、获2010年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一等奖;2、获准重庆三峡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3、拟发表三峡库区川江号子的现状研究及发展对策、万州区及周边川江号子的现状研究及发展对策两篇论文。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有参考价值的现有对比数据及作品中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1.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四川卷M.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委会 1997.3.屈小强.中国三峡文化 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4.周冰颖.川江号子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传承问题研究J.中国音乐,2007(3).-172-1745.李良品.川江号子J.中国三峡建设,2005(4).-70-736.铁波乐.川江船文化 J .巴蜀史志,2004(3).-61-647.许增泽.川江号子J.文史杂志,2003.06调查方式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他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 1 省(市) 4 县(区) 5 乡(镇) 12 村(街)单位万州文化发展促进会邮编 404000姓名 廖华电话58815897 调查单位 23 个 136 人次管理部门签章 年 月 日10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 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反映旧社会船工生活的川江号子,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由于三峡流域航道曲折,山势险峻,水急滩多,全程水位落差较大,船工们举步维艰。川江号子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川江号子的历史极为悠久,在川渝劳动号子中最具特色。学术界普遍认为川江号子是长江水路运输史上的文化瑰宝,是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热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生命之歌。它的存在,从本质上体现了自古以来峡江地区劳动人民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粗犷豪迈中不失幽默的性格特征。同时,在音乐形式和内容上,其发展也较为完善,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价值。目前针对万州地区川江号子的研究较少,相关资源主要来自于重庆市政府部门及长江师院的师生。他们着重讨论了川江号子在音乐性方面的成就、川江号子的精神影响和它在市场经济上的前景,价值。1、西华师范大学李璐伶试论川江号子的音乐特色从川江号子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对船工演唱号子时的内心情感作了心理分析;2、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周冰颖川江号子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传承问题研究是从江号子的文化遗产价值进行研究,并对保护川江号子这一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3、涪陵师范学院李良品川江号子的形成、内容与文化精神,主要研究川江号子的形成、内容与文化精神;4、中国农资记者张春华、张云美丰唱响川江号子是从三峡工程蓄水对川江船工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调查。5、魏启扬的三峡船工“号子王”则是通过对老船工胡振浩的深入报道,反映老船工这一特殊的群体。6、各大电视台、网站、报刊、期刊等则是注重于通过对老船工的造访,通过老船工的回忆,真实的反映川江号子的历史特色,从而呼吁人们对川江号子的保护。然而,关于川江号子中那些民间的原创的号子收集、历史资料极为缺少,很少有系统的收集与整理,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它可以有效地填补研究资料的空白。 本项目的重点在于:了解现代人对川江号子的认识,收集整理川江号子歌词集,促进三峡文化的发展,便于以后为相关调查提供资料。D.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说明:1由推荐者本人填写; 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是与申报作品 相同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 集体推荐亦可); 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 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推荐者情况姓 名谢建忠性别男年龄60职称教授所在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联系方式手 子邮件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 (签章) 年 月 日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申报者的调研、采访、查阅的资料,及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都是该团队的劳动成果。 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该作品对非物质文化的抢救有重要意义,技术资料收集有创新性,所收集的40余首川江号子歌词中有部分从未被他人所收集到,视频创新性较高,技术水平较高。该作品对现有川江号子文化有一定补充,可提供一些新资料、新认识。其它说明推荐者情况姓 名滕新才性别男年龄45职称教 授所在单位重庆三峡学院联系方式手 机1399651338电子邮件t 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 (签章) 年 月 日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申报者为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2008级学生,通过实地调查,采集了三峡库区大量川江号子,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所有原始文献和研究结论均具有真实性。 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川江号子作为三峡文化原生态歌谣,有着独特的歌唱形式和表现内容,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项目致力于川江号子的实地寻访、收集整理和应用研究,付出了扎扎实实的智力劳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积极建言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工小合同(标准版)
- 车库合同和购房合同(标准版)
- 文化适应辅导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海水养殖扇贝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海带美容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工地c类安全员及答案题库
- 2025年商业用房委托投资经营合同范本
- 2025煤炭买卖合同范本管理资料
- 2025年网络信息服务合同协议
- 2025中外合作开发合同(太阳能电池制造)
- GB/T 46239.1-2025物流企业数字化第1部分:通用要求
- 2025年核电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50人(第二次)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汽车制造业供应链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 社区精神障碍工作总结
- 2025北京房山区区直部门和乡镇(街道)全日制临聘人员招聘37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技术方案评审与验收标准模板
- 镀膜车间安全培训课件
- 中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政府采购管理 课件 第十三章 政府采购绩效评价
- 机场安检危险品运输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