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优先出版.pdf_第1页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优先出版.pdf_第2页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优先出版.pdf_第3页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优先出版.pdf_第4页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优先出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2015 年第 5 期总第 59 期 收稿日期 2015 06 23 作者简介 陆建人 广西大学中国 东盟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 究员 广西南宁 530004 一带一路 倡议与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陆建人 摘要 中国在提出 一带一路 倡议的同时 也提出了建设 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 的倡议 这两者息息相关 相辅 相成 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本质上不是实体 而是对双方基本价值观 发展观的认同 建设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的过程 就是加强彼此认同感的过程 一带一路 倡议是打造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 通过 一带一路 建设 中国和东盟 双方将获得更多的共同利益 增加更多的认同感 结成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一带一路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F1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8616 2015 05 0044 07 一 一带一路 倡议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2015 年 3 月 28 日 正值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召 开期间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 外交部 商务部联合 发布了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 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以下简称 愿景与行动 文件 一带一路 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 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简称 共建 一带一路 是中国 领导人提出的一项重大倡议 2013 年 9 月 7 日 习 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的 演讲中 首次提出了与欧亚各国共同建设 丝绸之 路经济带 的倡议 同年 10 月 3 日 习近平主席在 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的演讲中又提出 愿同东盟国 家共同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贯穿欧亚大陆 东边连接亚太经济 圈 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 辐射的地域范围十分广 大 涉及俄蒙中亚 南亚 东南亚 西亚北非和中东 欧 5 主要区域约 60 多个国家 覆盖约 44 亿人口 目前 2015 经济总量约 21 万亿美元 分别约占全 球的 63 和 29 1 其国际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主要 国家除中国外 有马来西亚 印尼 印度 孟加拉 斯 里兰卡 马尔代夫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 吉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俄罗斯 蒙古 韩国 埃及 等 沿线所包括的 60 多个国家绝大多数为发展中 国家 显示出 一带一路 倡议属于南南合作性质 中国与其中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合作机制 如中 国 东盟 10 1 中国 中亚 上合组织 中俄战 略伙伴关系等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印度和印尼等 大国是其中具有关键性意义的国家 一带一路 绝非中国政府一时的 突发奇想 而是经过 20 多年深思熟虑产生的宏大发展战略 在国际上 复兴 丝绸之路 的计划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就已经开始 并得到联合国的积极支持 作为 古丝绸之路源头的中国自然很关注 1990 年 9 月 地跨亚欧两大洲 东起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 经过 俄罗斯 波兰 德国 荷兰等国 西止荷兰鹿特丹市 全长 10800 千米的新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 该条铁 路在中国境内全长达 4131 千米 贯穿东中西部 10 个省区 建设以这条铁路大干线和沿线各国中心城 市为依托 包括中国若干跨省经济区域在内的跨国 经济带的构想应运而生 1995 年出台的 中共中央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五 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文件中 提出了 复兴丝绸之 路 的主张 不过 当时构想的重点是陆路上的丝绸 之路 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则是当前中国新领 导人提出的新构想 新倡议 其重要背景是如今中 国已经跨入世界海洋大国之列 正在向海洋强国迈 进 这是 20 世纪 90 年代所不能比的 中国地处西太平洋沿岸 拥有 18000 多千米大 陆海岸线和 14000 多千米岛屿岸线 7300 多个岛 2015年第5期 第9卷 总第59期 创 新 INNOVATION No 5 2015 Vol 9 Cumulatively No 59 44 屿 海洋通道对国民经济极为重要 中国近 90 外 贸进出口货物 95 的进口原油的和 99 的进口铁 矿石是由海运完成的 另一方面 海洋经济在国民 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当前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 的航运大国 海员大国 造船大国和渔业大国 全国 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 10 多年位 居世界第一 水产品总产量连续 20 多年位居世界 首位 造船业也已多年位居世界首位 近年来 建 设海洋强国 已被列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写进中 共十八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 原先的 一带 也就 扩大到现在的 一带一路 这反映出当前中国经济 发展战略的需要 一带一路 在地形上分为陆路和海路两部分 陆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 根据 愿景与行动 丝绸 之路经济带分为三条 中国经中亚 俄罗斯至欧洲 波罗的海 中国经中亚 西亚至波斯湾 地中海 中国至东南亚 南亚 印度洋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分为两条 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 延伸 至欧洲 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前者 从中国沿海港口向南而进 过南海 经马六甲 龙目 和巽他等海峡 沿印度洋北部至波斯湾 红海 亚丁 湾等海域 沿线包括 20 多个国家 覆盖约 26 亿人 口 其特点是以东盟和东南亚地区为重点 带动南 亚地区 并辐射至中东 东非和欧洲 目前规划要建 中国 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未来有可能建立南海 印度洋海上经济合作走廊 后者从中国沿海港口过 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带一路 均以中国为起点 主 要部分都在亚洲 两者在南亚交汇 构成海陆互补 关系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比喻的 是 亚洲腾飞的两 只翅膀 2 无论是 一带 还是 一路 一带一路 的主要 内容是构建经济走廊 陆路依托国际大通道 以沿 线中心城市为支撑 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 台 共同打造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海上则以重点港 口为节点 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这些 国际走廊和通道最终将形成区域产业合作带和由 道路辐射带动形成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发展 体系 一带一路 倡议规划的经济走廊包括 中蒙 俄 新亚欧大陆桥 中国 中亚 西亚 中国 中南 半岛 中国 巴基斯坦 孟中印 度 缅共 6 条 3 愿景与行动 提出 五通 作为中国与沿线各 国合作的重点领域 包括 政策沟通 设施联通 贸 易畅通 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加强沿线各国间的 政策沟通是 一带一路 建设的重要保障 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是 一带一路 建设的优先领域 其中国际 通道建设是重中之重 投资贸易合作是 一带一路 建设的重点内容 包括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构建沿 线国家和地区自由贸易区等 资金融通是 一带一 路 建设的重要支撑 包括深化金融合作 共同推进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 加快丝路基金组建运营等 民心相通是 一带一路 建设的社会根基 与沿线各国广泛开展文化交流 学术往来 人才交流合作 媒体合作 青年和妇女交 往 为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 深化双多边合 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中国与沿线各国共建 一带一路 在合作机制 上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双边 多边和次区域合作机 制 如上海合作组织 SCO 中国 东盟 10 1 亚 太经合组织 APEC 亚欧会议 ASEM 亚洲合作 对话 ACD 亚信会议 CICA 中阿合作论坛 中 国 海合会战略对话 大湄公河次区域 GMS 经济 合作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 CAREC 等现有多边合作 机制作用 加强相关国家之间的沟通 一带一路 倡议作为史无前例的恢宏工程 其 实施自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撑 目前 可使用的基金 除丝绸之路基金 开放式 中国出资 400 亿美元 中国 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 中国 欧亚合作基 金 亚洲区域专项合作基金 中国 东盟海上合作 基金 中国 东盟投资合作基金等之外 还有令人 瞩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IIB 以下简称 亚 投行 资金 亚投行由中国倡议筹建 拥有 57 个创 始成员国 已就该行章程达成一致 2015 年底前将 投入运作 亚投行法定资本为 1000 亿美元 中国将 提供其中的 297 8 亿美元 各国根据 GDP 总量及平 价购买指数确定持股比例 其中亚洲国家持股 75 域外国家持股 25 亚投行是支撑 一带一 路 倡议最大的资金平台 此外 中国不少地方政府 也已开始设立 一带一路 基金 如福州市政府在推 后一条南太平洋海丝之路是 愿景和行动 公布时增加的 显示了中国加强南太平洋国家关系的重要性 习近平主席于 2014 年 11 月访问了斐济 并与同中国建交的 8 个南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 深化了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的关系 一带一路 倡议与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陆建人 45 创新2015 年第 5 期总第 59 期 动设立总规模 100 亿元人民币的海上丝绸之路建 设基金 广东省政府也在筹划同样的基金 据中金 公司初步估计 未来 10 年中国在 一带一路 上的 总投资有望达到 1 6 万亿美元 4 综上所述 一带一路 倡议是个宏大的系统工 程 其实施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 以打造陆上和 海上经济走廊为依托 以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先 行官 以建设融资平台为保障 以开展人文交流为 纽带 以平等互利 共商共建为推动方式 利用现有 的各种机制来实施 最终目标是实现亚洲腾飞 建 成合作共赢的亚洲命运共同体 二 一带一路 倡议的动因 一带一路 倡议并非纯粹的国内发展战略 而 是一项主要面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倡议 是非 常重要的外交活动 中国为何要在国际上提出这样 一项重要而宏大的倡议 以下简要分析其动因 第一 从政治角度看 一带一路 倡议首先传 达的是中国的和平理念和开放思想 绵延两千年之 久的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传播了中华文明和中 华民族和平 开放 包容的理念 这些理念也正是当 前新一代中国领导人治理下的政府所要秉承的 今 天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 体 正在走向民族复兴 为实现伟大的 中国梦 理 想而奋斗 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和日益庞大的体 量难免有些担心 为此 中国决心避免重蹈 国大必 战 国强必霸 的历史老路 借助复兴古代海上丝绸 之路和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 向周边国家表明 正在崛起的中国是促进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力量 而 非威胁 中国将通过 一带一路 的建设 为亚洲和 世界提供发展机遇 和参与各国分享发展成果 构 建更广阔领域的互利共赢关系 通过传承千百年的 丝绸之路历史传统 并加以提升和创新 为中国今 天的周边外交政策注入新的生命力 一带一路 倡 议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 尊重和使用已有的区域合 作机制 不搞封闭性集团 不针对第三方 沿线国家 自愿参加 各尽所能 优势互补 利益共享 第二 从经济角度看 一带一路 建设作为一 项恢宏盖世的庞大工程 是中国转移过剩产能的重 要渠道 同时也是亚洲发展中国家从中国接纳产业 转移的便捷渠道 当前 中国积累了基础设施行业 的巨大产能 钢铁 水泥 平板玻璃 电解铝 船舶制 造 风电设备 建材等产业在国内已经饱和 需要向 国外转移 建设一带一路为中国转移过剩产业找到 了一条双赢的路径 需要指出的是 中国要输出的 是优质的 具有比较优势的产能 正如中国国务院 总理李克强所言 钢铁 水泥 平板玻璃等中国装 备 对中国市场目前来说有过剩的情况 但并不是 劣质的产能 而是优质的产能 我们愿意把这些企 业用投资的方式转移到东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 国家 5 中国输出过多的产能 有利于自身产业结 构的升级转型 而这些产能又契合了周边发展中国 家的需要 有利于其经济发展 中国在造船 建筑港 口 码头 桥梁 公路 铁路 管道 电网等方面 技术 成熟先进 尤其是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技术世界领 先 中国建筑公司对外承包工程历史长久 经验丰 富 这些物质资源和技术为亚洲发展中国家就近接 纳中国产业转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自 2014 年起 中国已从资本吸收国转为资本 输出国 中国企业亟须走出去 而周边发展中国家 是主要的对象 一带一路 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 了巨大的机遇 目前 中国对 一带一路 60 多个国 家的投资额只占对外投资总额的 17 左右 而这些 国家对中国的投资额则只相当于中国吸收外资总 额的 7 左右 4 这反映出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作为 中国的投资对象 还有很大的投资增长潜力 中国 企业大有可为 同时 对于这些国家而言 吸收中国 企业的投资也是有利于其经济发展的 因此将是一 个双赢的结果 第三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 一带一路倡议将促 进中国和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 有利于中国文化产 业的输出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一带一路 并不单 纯是运输通道的概念 而是包括经济 技术 文化等 全方位的交流活动 随着中国的崛起 中华文化对 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各国兴起学习汉语的风 潮 孔子学院遍及全球 中国的文化产品 尤其是电 影 电视剧 书籍和艺术的国际影响日益增强 中国 的著名大学在东南亚国家开办了分校 少林寺出国 建寺 这些都是文化产业的输出 但这些仅仅是开 始 还远远不够 一带一路 作为长期的对外活动 是中国文化产业源源不断输出的通道 中国文化软 实力的影响也将不断扩大 同样 沿线国家的优秀 文化也会被引进中国 得到传播 这将有利于中国 和沿线各国的文化互鉴 促进彼此了解 大大减少 46 一带一路 倡议与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陆建人 相互之间的文化歧见 另外 随着 一带一路 交通 上的互联互通 旅游业将大大发展 促进中国和沿 线国家的人民面对面的交流 有利于亚洲共同体的 建立 三 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意义 中国在提出 一带一路 倡议的同时 也提出了 建设 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 的倡议 2013 年 10 月 3 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 表了题为 携手建设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 的重 要演讲 6 全面阐述了中国对东盟的睦邻友好政策 郑重提出了愿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 和 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 两项倡议 关 于后者 习近平在演讲中强调要坚持讲信修睦 合 作共赢 守望相助 心心相印 开放包容 使双方成 为兴衰相伴 安危与共 同舟共济的好邻居 好朋 友 好伙伴 这是中国官方首次提出 中国 东盟命 运共同体 的理念 命运共同体 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倡导的关于 人类社会的新理念 它首度出现在 2011 年 中国的 和平发展 白皮书中 该书指出要以 命运共同体 的新视角来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 涵 此后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理念载入了中共十 八大报告中 该理念提倡各国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 他国合理关切 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 展 人类同居在一个 地球村 中 面对越来越多的 全球性问题和挑战 各国都难以独善其身 任何国 家要想自己发展 必须让他国发展 要想本国安全 必须让他国安全 换言之 国家之间是一种共生关 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 正是这样一种以应对人类共 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和共生关系 这一概念 正在逐步获得国际共识 可以认为 人类命运共同 体 是一个超越了不同政治制度 不同意识形态 不 同文化和文明的理念 更多强调的是共同利益非差 异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概念也与中国一贯倡导的 和平发展 合作共赢的理念一脉相承 此后 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进一步深化 其 范围进一步接近中国所在的地区 2013 年 4 月 7 日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所作的主旨 演讲中提出 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 7 同年 10 月 7 日在印尼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 会上的演讲中他又提出 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 意识 8 此后不久 他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再 次强调 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 根 9 2014 年 4 月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 论坛提出 亚洲命运共同体 的理念 并将其与 亚 洲利益共同体 亚洲责任共同体 并列而论 这些 论述反映出在全球化高度发展下 中国对世界 对 亚洲 对东盟和周边地区未来命运的深度关切和强 烈的合作意愿 共同体原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 共同体 community 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 Koinonia 原指城 邦 polis 设立的市民共同体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 多德在 政治学 中所描述的城邦 polis 是指居民 出于 共同利益 共同生活 的需要聚集在某个社 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 其中各个体之间是平等的 通过群体的共同活动来谋求 共同利益 comment good 德国社会思想家腾尼斯在其著作 共同体与 社会 1887 年 中所表述的 共同体 在德文中的原 意是共同生活 滕尼斯用它来表示建立在自然情感 一致基础上 紧密联系 排他的社会联系或共同生 活方式 10 这种社会联系或共同生活方式产生关系 亲密 守望相助 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共同体 它们主 要是以血缘 感情和伦理团结为纽带而自然生长起 来的 其基本形式包括血缘 亲属 共同体 地缘 邻里 共同体和宗教 精神 共同体 它们是有机 地生长在一起的整体 并且也与成员的命运联系在 一起 在当代 共同体已演变成为一个宽泛的概念 一个组织 一个社区 一个地区 一个国家甚或是整 个人类社会都可以分别看作是共同体 但总体而 言 当代共同体离不开共同的目标 认同与归属感 这三个基本要素 共同目标是共同体生成的前提 身份认同是共同体生成的基础 归属感是共同体维 系的纽带 成员利益成为共同体的主要联结机制 依笔者之见 今天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 体 亚太命运共同体 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中国 东 盟命运共同体等命运共同体的本意并非指实体 中 国无意也无可能去建立这样的实体 而是指更加紧 密的伙伴关系 是普通伙伴关系的升华 体现出成 员之间强烈的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不但包括空间认 同 从本地区直到全球 和最基本的价值观 对人类 生存和发展的看法 的认同 还包括对区域面临的 共同问题和未来挑战的认同 当然 认同感会随着 47 创新2015 年第 5 期总第 59 期 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而提高 价值观也会逐渐趋同 随着认同感的增强 成员的归属感也会增强 在共 同利益目标下 命运共同体的建立就有了基础 就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而言 就是对双方基 本价值观 发展观 未来挑战的认同 对区域面临的 共同问题的认同 建设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的过 程 就是加强彼此认同感的过程 这不是一蹴而就 的 成员之间首先需要对此进行充分的沟通和理 解 达成共识 要经过长期的合作 在经济上有一定 程度的融合 分享到实在的利益 在政治上相互尊 重 扩大共识 缩小分歧 在安全上相互依靠 各负 其责 在社会文化上双方密切交流 这是增强认同 感最直接的手段 通过这些途径 促使中国和东盟 各国融合在一起 直到不能分离 这样才能建成中 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 在周边国家中 中国首选东盟为命运共同体伙 伴 倡议与东盟共同建设 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 体 这是有深刻原因和基础的 东盟 10 国都是中 国的重要邻国 同为发展中国家 山水相连 兴衰相 伴 安危与共 双方有着追求发展的共同目标和利 益 肩负促进本地区和平与发展的共同责任 从而 具备了建立共同体的基本条件 双方在短短的 20 多年时间里 在共同目标下 凭借彼此信任和相互 包容 从陌生到熟悉 从彼此对立到相互依靠 建立 起了深厚的友谊关系 自 1991 年中国与东盟正式 建立对话关系后 双方关系逐级而上 1992 年中国 成为东盟的 磋商伙伴 1996 年中国升格为东盟的 全面对话伙伴国 1997 年底 双方建立了 面向 21 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2003 年 中国作为首个 区域外国家加入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双方随即 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同时成立中国 东盟自由 贸易区 此后 双方关系进入 黄金十年 2013 年中 国倡议建立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 让未来 10 年 成为双方关系的 钻石十年 迄今 双方已建立了 12 个部长级会议机制 在 20 多个领域开展互利合 作 中国与东盟国际关系变化的这种高速度在中国 现代外交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建设命运共同体是 迄今以来中国 东盟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 是水到 渠成的结果 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对 20 多年来中国对东盟一系列外交政策的提 炼 升华和集中表达 从早期中国单边视角出发的 睦邻 政策到综合的 从中国和东盟双边视角出发 的 睦邻 安邻 富邻 政策 从 与邻为善 以邻为 伴 好邻居 好朋友 好伙伴 到 亲 诚 惠 容 四 字箴言 从一般对话关系到战略伙伴关系 从中国 率先加入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到主动提出与东 盟缔结 中国 东盟睦邻友好条约 无疑 东盟已 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 建设中国 东盟命 运共同体对促进双方发展 促进东南亚 东亚和亚 太地区的和平 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与亚洲 与世界 建立命运共同体的起点 这起始的一步一定要走 好 走稳 走踏实 建设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将是 一个长期的过程 也是一个求大同的过程 各方都 要有足够的包容性 宽容性 中国作为命运共同体 的创导者和推动者 更要以大国的胸怀来平等对待 东盟各成员 对于有领土纠纷的几个东盟国家 要 着眼大局来把握双边关系 管控好分歧 不使领土 纠纷影响全局 另外 中国要用东盟国家听得懂的 语言耐心解释自己的理念 例如 中国梦 亚洲新 安全观 共赢 等 也包括 命运共同体 中国 东 盟命运共同体 等 不让它们产生误解 我们应该学 会了解东盟国家的担忧 正如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 问题研究所学者所言 作为中小国家 东盟对历史 上曾经侵犯过它们的强权 从早期的欧洲老牌 殖民国家 二战时期日本推行的 大东亚共荣圈 到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在印支半岛的冒险行为记忆犹 新 而中国要做的是努力减轻东盟的担忧 11 四 一带一路 倡议助建中国 东盟 命运共同体 从 一带一路 倡议的酝酿和形成时间来看 一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 要早于 一路 21 世纪海 上丝绸之路 后者是在习近平主席 2013 年 10 月 访问印尼时提出的 可以认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 主要是根据东南亚独特的海洋地理位置 针对 东盟提出来的 当然 这条新海丝之路也将延伸到 南亚 但东盟仍是重中之重 值得注意的是 习近平 主席在倡议与东盟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同 时 提出建立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 这表明两者 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说后者是目标 那么前者 就是手段或路径 东盟 10 国里 印尼 菲律宾都是千岛之国 马 48 来西亚西部在马来半岛 东部与文莱 印尼 部分 同处于世界第三大岛 加里曼丹岛 新加坡地处 马来半岛南端 东盟其他五国位于中南半岛 除老 挝是内陆国之外 其他各国均有海岸线 整个东南 亚被海洋所围绕 海路对于东盟的重要性不言而 喻 古代丝绸之路就是从海路开始的 东南亚是必 经之地 今天 中国与东盟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 这是打造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 一带一路 倡议 对东盟而言主要是 一路 助建 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 第一 中国和东盟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为双方带来更多的共同利益 奠定了中国 东盟命 运共同体的基础 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首先是利 益共同体 利益是共同体基础 从政治上看 21 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表达了中国的和平理念与合作 共赢思想 有助于本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这是中国 和东盟的共同利益之所在 从经济上看 共建 21 世 纪海上丝绸之路将通过一系列海上合作项目和海 上互联互通项目以及中国 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 设 为中国和东盟各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将惠 及 20 亿人口 中国和东盟将结成更加紧密的伙伴 关系和利益共同体 进而为命运共同体打下牢固的 物质基础 第二 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需要加强政 治互信 共同维护海上安全 分担责任 建立责任共 同体 这是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内 容 利益与责任密不可分 一个命运共同体 利益是 其基础 责任是其保障 发展是其目标 东南亚海域 战略地位显著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 上通道之一 维护海上安全对于中国和东盟都非常 重要 需要各国共同担负责任 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 其中就包括了共同维护海上安全 打击海 盗 保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内容 这需要各国 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加以落实 各尽所能 各司其责 共同应对挑战 顺便指出 东盟各国 包括与中国有 南海主权争端的国家 都是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 之路的伙伴 所有的海上合作项目和基金东盟各国 都能平等参与 通过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或 许能缓和南海冲突 为解决南海争端提供新的途 径 从而减少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障碍 第三 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有利于中国 和东盟的共同发展 并加快中国 东盟区域经济一 体化进程 使中国和东盟从发展共同体进入命运共 同体 中国和东盟绝大多数成员虽同为发展中国 家 但经济发展的差别很大 而缩小差别的最好路 径就是共同发展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或者说 一 带一路 的建设项目 将改善东南亚整个地区的基 础设施 东盟后进国家能充分分享其利益 另外 老 挝 缅甸 柬埔寨等国家已经列入优先实施陆上通 道的名单 将分享到更多利益 对于东盟而言 21 世 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也包括陆路的互联互通在内 正在兴建中的中国 南宁 到新加坡经济走廊 现已 纳入 一带一路 建设的规划之内 目前 南宁至新 加坡的公路道路已基本贯通 铁路方面 除越柬 柬 泰边境的部分路段外 其余也已全部开通 这将大 大促进越南 老挝 缅甸 柬埔寨等国的经济发展 此外 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 身处东亚 的中国和东盟各国唯有加强彼此的经济融合 走一 体化道路 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地区的共同发 展 形成命运共同体 自 2003 年起 随着中国 东 盟自由贸易区 CAFTA 建设的启动 中国和东盟就 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历程 如今 双方正在开展 CAFTA 升级版的谈判 这意味着双方的经济一体化 将进入新的更加紧密的阶段 这将进一步把各自分 散的利益融合成共同利益 减少相互竞争 不但会 增加每个国家的福利 而且也将增加各国对区域的 认同感 对发展的认同感 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同感 对彼此结成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感 通过 一带一路 建设 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实现各自发展的同时也实 现了共同发展 形成发展共同体 进而为走向命运 共同体铺设台阶 第四 一带一路 建设将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 人民之间的广泛交流 增进友好感情 增加更多的 认同感 有利于打造中国 东盟人文共同体 它是 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 一带一路 的 建设 带来了交通的便利快捷 将极大地促进旅游 业和各国民间的交往 增进友谊和相互了解 各种 文化交融共存 包容互鉴 各国人民友好相处 相互 学习 相得益彰 形成人文共同体 这将增强彼此之 间的认同感 从而为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了精神 保障 同时其本身也是命运共同体不可分割的组成 部分 第五 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打造中 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新的路径 中国和东盟 一带一路 倡议与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陆建人 49 创新2015 年第 5 期总第 59 期 的合作已经进行了 20 多年 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 的机制 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自然离不开 原有的合作机制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2013 年第十届中国 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了打造 中国 东盟关系 钻石十年 的倡议 并以 2 7 合作 框架 为其实现的路线图 即在深化战略互信 聚焦 经济发展两点共识的基础上 推进政治 经贸 互联 互通 金融 海上 安全 人文七个领域的合作 打造 中国 东盟关系 钻石十年 与建设中国 东盟命运 共同体两者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都是为了构建中 国和东盟双方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 而且两者处在 同一时间轴上 因此 为打造 钻石十年 而制订的 2 7 合作框架 自然也是建设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 体的具体手段或路线图 另一方面 共建 21 世纪海 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为建设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 开辟了新的路径 2 7 合作框架 是在中国 东盟 20 多年来合作的经验和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 深化而得来的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则从新的 方向和路线上来引领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 设 即突出了海洋和海路的重要作用 它与 2 7 合 作框架 相辅相成 并驾齐驱 综上所述 一带一路 倡议 特别是共建 21 世 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实施将促进中国 东盟命 运共同体的建设 两者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 中国和 东盟应以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契机 继续 深化双方的合作 开辟海上互联互通等新领域 推 动中国 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 促进双方政策沟 通 道路联通 贸易畅通 资金流通 民心相通 为中 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打下牢固的基础 同 时 也应该理性地看到 一带一路 倡议和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都是中国单方面提出来的 虽 然得到了许多东盟国家的积极响应 但仍有一些国 家心存疑虑 对中国的动机缺乏正确的认识 为此 中国应该继续增信释疑 通过各种渠道做好工作 取得它们的信任和理解 另外 一带一路 规划最 终要通过中国企业走出去来实行 规范企业的行 为 明确中国企业在东盟应尽的社会责任非常重 要 这直接关系到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成败 总之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和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 的建设是中国今后长期面临的重大外交课题 必然 会遇到各种挑战 中国政府 企业和民间都必须做 好充分准备 当务之急是利用各种途径 积极宣讲 一带一路 倡议和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涵义 不但要让东盟各国官员了解 而且要让东盟各国的 人民知道 取得他们的普遍理解和支持 这样才能 顺利地推动这两项伟大历史使命的实施 参考资料 1 佚名 一带一路 战略将涵盖 44 亿人口 GDP 规模 逾 20 万亿美元 我国拟建在建工程达万亿 N 珠江晚报 2015 04 05 2 习近平 联通引领发展 伙伴聚焦合作 在 加强 互联互通伙伴关系 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的讲话 EB OL 2014 11 08 c 127192119 htm 3 张高丽 创新引领行动 推进互联互通 在亚欧互 联互通产业对话会上的讲话 EB OL 2015 05 27 http 4 倪铭娅 一带一路规划进入最后冲刺 投资望达 1 6 万亿美元 N 中国证券报 2015 01 07 5 李佳佳 何保德 郑家进 李克强 中国愿意把优质过 剩产能转移到东盟国家 EB OL 2014 11 13 http news 6 杜尚泽 庄雪雅 共同谱写中国印尼关系新篇章 携 手开创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美好未来 N 人民日报 2013 10 04 1 7 习近平 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3 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全文 EB OL 2013 04 07 politics 2013 04 07 c 115296408 htm 8 佚名 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 N 新华日报 2013 10 09 1 9 钱彤 习近平 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 根 EB OL 2013 10 25 25 content 2515764 htm 10 德 斐迪南 腾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 M 林荣远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11 ThomasDaniel Beijingmustalleviateconcerns N New Straits Times 2015 05 26 责任编辑 杨彧 50 m a k i n ga p p r o p r i a t ep o l i c i e s K e yw o r d s S p o r t sI n d u s t r y S y s t e m a t i cS c i e n c e C o m p l e x i t y I n d u s t r yA s c r i p t i o n Review on the Scientific Interpretation and Gender Construction of Bioculturology Wang XiaoyanChang Hong A b s t r a c t A sab r a n c ho fc u l t u r a la n t h r o p o l o g y b i o c u l t u r o l o g ys t u d i e sd i f f e r e n tc u l t u r a lf o r m so fl i f ef r o m d i f f e r e n tc u l t u r a lp e r s p e c t i v e s a n d h a sg r e a tr e s e a r c h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h e p o s s i b i l i t y r a t i o n a l i t y s c i e n t i f i c i t y a n d g e n d e r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r e t h e i m p o r t a n tt o p i c s o ft h e b i o c u l t u r o l o g yr e s e a r c h I nt h ec o n t e x to fp o s t p o s i t i v i s m t h es t u d yo fb i o c u l t u r o l o g ys h o w sn e w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d i r e c t i o n t od i s c u s st h e c u l t u r a lt e n s i o ni nt h el a w c a u s e e f f e c ta n de x p l a n a t o r yp o w e ro fl i f es c i e n c e t oe x c a v a t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a t h s t a n d a r d a n d g e n d e r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 c u l t u r a l l i f ei nt h es c o p eo f h e r m e n e u t i c s K e yw o r d s B i o c u l t u r o l o g y S c i e n t i f i c i t y G e n d e rC o n s t r u c t i o n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 ASEAN Community of Shared Destiny Lu Jianren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ah a sr a i s e dt h e R o a da n dB e l t i n i t i a t i v e a t t h es a m et i m e r a i s e dt h ei n i t i a t i vt ob u i l d C h i n a A S E A NC o m m u n i t yo f S h a r e dD e s t i n y T h e s et w oi n i t i a t i v e sa r ec l o s e l yr e l a t e da n ds u p p l e m e n t a r yt oe a c ho t h e r T h ee s s e n c eo fC h i n a A S E A N C o m m u n i t yo f S h a r e d D e s t i n y i sn o ta n e n t i t y b u tt h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e a c h o t h e r sv a l u e a n d o u t l o o k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 p r o c e s so fb u i l d i n g C h i n a A S E A NC o m m u n i t yo f S h a r e dD e s t i n yi sa l s ot h ep r o c e s so f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e a c ho t h e r s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T h ei n i t i a t i vo f R o a da n dB e l t i s a ni m p o r t a n ta p p r o a c ho fb u i l d i n gC h i n a A S E A N C o m m u n i t yo fS h a r e dD e s t i n y C h i n aa n dA S E A N w i l lo b t a i nm o r em u t u a lb e n e f i ta n d i n c r e a s em o r e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a n df o r m s h a r e d d e s t i n yc o m m u n i t yt h r o u g h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R o a da n dB e l t K e yw o r d s T h eB e l t a n dR o a d 2 1 s t C e n t u r yM a r i t i m eS i l kR o a d C h i n a A S E A NC o m m u n i t yo f S h a r e dD e s t i n y The Construction of Maritim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South China Economic Circle Liao YangYin QinglinKuang Mengye A b s t r a c t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m a r i t i m es i l kr o a de c o n o m i cb e l ti st h e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m a j o rs t r a t e g yo n B e l t a n dR o a d a l s ot h ei m p o r t a n t m e a s u r ef o rC h i n at op a r t i c i p a t ei ng l o b a l c o m p e t i t i o na n dg l o b a l g o v e r n a n c e T h e m a r i t i m es i l kr o a de c o n o m i cb e l tc o n s t r u c t i o nh a sb r o u g h tn e w d e v e l o p m e n t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t ot h es o u t hC h i n ae c o n o m i cc i r c l ew h i c h i n c l u d e sG u a n g d o n g G u a n g x i H a i n a n F u j i a n T a i w a n H o n gK o n ga n dM a c a u B u t t h e r ea r em a n yd i f f i c u l t i e sa n dc h a l l e n g e sf o rs o u t hC h i n a e c o n o m i cc i r c l et op a r t i c i p a t ei n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m a r i t i m es i l kr o a de c o n o m i cb e l t s u c ha s h i s t o r i c a lk n o t o fb a t t l i n gf o rt h es t a r t i n g p o i n t o fm a r i t i m es i l kr o a d r e a l i t yk n o t o fG D Pm e a s u r e m e n t t h ed i f f i c u l t yo fi n t e g r a t i n gt h ee c o n o m i cr e g i o n s t h ed i f f i c u l t yo fe c o n o m i c a n dc u l t u r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e x t e r n a lo ft h es o u t hC h i n ae c o n o m i cc i r c l ea n dt h ec o u n t r i e sa l o n gm a r i t i m es i l kr o a d H e n c e i ti s e s s e n t i a lt og e tr i do f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k n o t a sw e l la st h e r e a l i t yk n o t O nt h eb a s i so f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i ci n t e g r a t i o n t h es t r a t e g yo f a g a m eo f n a t i o n a l c h e s s c a nb ec a r r i e do u t T h eo t h e rn a t i o n sa l o n gt h em a r i t i m es i l kr o a dc a nb eb e t t e rm u t u a l l yb e n e f i t e d K e yw o r d s M a r i t i m eS i l kR o a dE c o n o m i cB e l t P a n P e a r lR i v e rD e l t aR e g i o n S o u t hC h i n aE c o n o m i cC i r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