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1012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1012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1012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1012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1012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八年级历史(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 _ 座号_ 姓名_ _ 成绩_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中国第一次和西方国家冲突 d.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2.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 林则徐 b 甲午风云 c 鸦片战争 d火烧圆明园3.你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三个不平等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 a.割地 b.开设工厂 c.设立使馆 d.赔款4. “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5.一位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6.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选项内容不恰当的是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7. “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图占据,三海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则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华战争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8.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的满腔热情书写着永不退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正是这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为纪念这群青年而设立的节日在a.十二月二十六日 b.八月一日 c.七月七日 d.五月四日9.暑假期间,郑州某中学将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考察。其中前往东方上海方向考察的主题应为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林海雪原,抗日英姿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欢庆胜利10.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反映的是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新文化运动d.红军长征11. l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人才,因为其a历史悠久 b军事教学内容丰富 c国共两党合办 d注重军事和政治教育12. 老战士黄镇曾用画笔记录他的亲身经历。其中以“汹涌的大渡河、寒冷的雪山、荒芜的草地”为素材的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长征13. 蒋介石在下列事件后对日本实行不抵抗政策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双十二事变 d八一三事变14.右图是1945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的合影。这张老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西安事变 b.黄埔军校的创建c.重庆谈判 d.北平和平解放15.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16.解放战争中促使华北“剿总”傅作义起义,保证了北平文物古迹不受破坏的历史发生在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济南战役17. 中国近代迈出“师夷长技”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是a严复 b.林则徐 c.梁启超 d.李鸿章18.同学们经常查阅的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相当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一机构是a.京师同文馆 b.申报报社 c.民报报社 d.商务印书馆19.发明联合制碱法,堪称我国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的是a.侯德榜 b.康有为 c.魏源 d.张謇20.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女子可以不缠足 使用电脑 照相.看电影 男子剪辫子a. b. c. d.二.判断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 福州船政局是a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近代b民用工业。22. 革命先行者a毛泽东推动的b武昌起义的胜利使得清政府统治名存实亡。23.抗日战争a全面爆发开始于b 1931年9月18日北平卢沟桥畔。24. a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b新文化运动留下的重要成果。 25. 人民音乐家a 冼星海 创作的音乐作品b黄河大合唱,对中华民族抗日斗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后被选为国歌。三 辨析题(共3分)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仔细辨认图中人物,将图片下方的序号填入表格。历史事件 人物序号虎门销烟黄海大战百团大战a b c班级_ _ 座号_ 姓名_ _ 成绩_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判断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 , 22. , 23. , 24. , 历史事件 人物序号虎门销烟黄海大战百团大战25. , 三 辨析题(共3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7分)27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辱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侵略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材料二: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和日本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了一场激战,战争中,致远号勇往直前,在危急时刻,向敌舰撞去,不幸被鱼雷击中。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臧克家红血洗过的战场请回答:(12分)(1)根据材料一,回答“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的战争是什么?(2分)该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2分)(2)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回答:这次战役属于近代那一场战争?(2分)此次战争中国又遭受了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2分)(3)写出与材料三有关的战役名称?该战役从属于哪一场战争?(2分)这场战争何时胜利结束?(2分)28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材料二: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变法通议材料三:“我们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材料四: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请回答:(12分)(1)写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历史事件。这一运动主要向西方学习什么?(2分)(2)材料二中“变法”指什么历史事件?举出此次变法的代表人物(2分)(3)材料三是什么革命运动?(2分)(4)新文化运动的宣传阵地是什么?高举的两面大旗是?(2分)(5)根据材料三,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怎样的变化?(4分)29.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黄埔军校诞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军校创办后,国共两党都选派重要干部到校任职。军校以孙中山提出的“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材料二: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而做出了种种努力,全系由民族生存的点出发。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材料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1)材料一中提到的共产党干部是谁?(2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事变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事件中主要人物张杨的目标是什么?(2分)(3)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对此,中共作出了什么决定?(2分)为什么?(2分)(4)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2分)30.阅读下列材料: 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从无到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二万五千里万水千山,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转危为安靠谁人?抗战八年整,打败侵略者,解放战争得胜利,建立人民新中国。成长壮大靠谁人?人民军队忠于党请回答:(11分)(1)材料第一段中提到人民军队创建于哪个历史事件?(2分)(2)材料第二段中”二万五千里”指代什么历史事件?(2分)提到的转危为安指什么历史事件?事件后确立了谁的正确领导?(2分)(3)材料第三段中提到八年抗战,举两例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武装进行的战役(2分)(4)标志着解放战争转向战略反攻的战役是什么?(2分)解放战争在哪一年取得胜利?(1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2345678910abdcdacdab11121314151617181920ddaccabdab二.判断题21.b 军用工业 22.a 孙中山 23.b 1937.7.7 24.b 戊戌变法 25.a 聂耳三.分析题26.c a b 四材料题27(12分)(1);鸦片战争(2分)南京条约(2分);(2)甲午战争(2分);日本。(2分)(3)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2分);1945.8.15。(2分)28(12分)(1)洋务运动;科学技术。(2分)(2)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2分)(3)辛亥革命(2分)(4)新青年;民主,科学(2分)(5)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