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二 世界古代、近代篇 第三步 中外关联专项跟踪训练.doc_第1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二 世界古代、近代篇 第三步 中外关联专项跟踪训练.doc_第2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二 世界古代、近代篇 第三步 中外关联专项跟踪训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用版)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二 世界古代、近代篇 第三步 中外关联专项跟踪训练1(2015山东烟台一模)17世纪40年代,伴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清王朝建立起在全中国的统治。而同一时期的英国,也经历了一场不同含义的“革命”,这一“革命”最终结束了旧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东方的没落和西方的崛起都明显加快。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东西方“天平”失衡主要是指()a东西方文明的衰亡和兴起b东西方经济实力的对比和变化c东西方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d东西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和变化解析:选c。东方文明未能及时跟上历史发展的趋势进行转型,但不是“衰亡”,故a项错误;东西方失衡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的变化,b、d两项以偏概全,故排除;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西方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东方封建专制加强,故c项正确。2(2015贵州安顺三模)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a英国、法国原生型b日本、英国感应型c美国、德国次生型d中国、日本次生型解析:选a。英国和法国的现代化是本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打击、推翻封建势力,建立属于资产阶级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故a项正确;英国是原生型而不是感应型,故b项错误;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它的现代化基本上是从英国带过来的,属于次生型,德国属于开明专制型现代化类型,故c项错误;中国和日本都属于感应型,故d项错误。3(2015湖南永州三模)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现代化历程紧密相连。我国学者孙宏年认为“疆界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化上的“疆界观”,另一种是地理上的“疆界观”。对以下两幅地图的解读,正确的是()a两幅地图体现的“疆界观”并无本质区别b英国的“疆界观”不利于整体世界的发展c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中英两国“疆界观”不同d清朝的“疆界观”的实质是一种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解析:选d。一种是文化上的“疆界观”,另一种是地理上的“疆界观”,二者有本质区别,故a项错误;英国的“疆界观”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利于整体世界的发展,故b项错误;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因素,但非决定性因素,故c项错误;清朝的宗、藩关系,反映的是传统的以华夏为世界中心的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故d项正确。4(2015辽宁瓦房店毕业班模拟)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解析:选b。依据题意,西方思想启蒙以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为基础,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首要任务是国家的救亡图存,因此“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忽略了个体的启蒙,故b项正确;从材料无法判断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的原因是否与工业化程度有关,故c项错误;也无法判断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是否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故d项错误。5. (2015重庆二模)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英重大改革晚清政治改革英国议会改革1.1898年戊戌变法: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21898年戊戌政变后,政改措施均被废弃31901年1月29日,正式颁布新政上谕4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5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6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71911年,清政府设立责任内阁制,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1.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对法案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分给了52个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21872年,通过投票法案31883年,公布取缔选举舞弊法41884年,颁布人民代表法,将城市中的“房主选举权”原则扩大到各郡区,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选民总数增加了一倍,达到450万人51918年,法案授予年满30岁的妇女选举权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比较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解析:第一小问不同,可从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分析,从内容上,中国主要是围绕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英国不仅是资产阶级,还扩大到其他阶层;从结果上,中国改革失败,英国取得成功。第二小问原因,可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政治上,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英国代议制民主完善,工业资产阶级壮大;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思想上,中国民众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不大,英国民主自由思想广泛传播。答案:不同: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原因: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 示例1:内容:中国政治改革围绕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英国议会改革围绕调整议席分配,扩大选举权范围,推进政治民主化。原因:中国: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政治:民族危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广泛传播。英国:经济: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政治:英国工业革命后阶级结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完善代议制,发展民主;思想:民众民主意识增强。示例2:结果:中国政治改革失败,英国议会改革成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