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高一10月月考 历史试卷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高一10月月考 历史试卷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高一10月月考 历史试卷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高一10月月考 历史试卷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高一10月月考 历史试卷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 历史试卷新人教版说明: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16页和第卷(非选择题)78页,两部分共8页。2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80分)1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分封制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2(2011江苏无锡模拟)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八佾(y)。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诸侯势力强大 b周王室势力衰微c分封制趋于崩溃 d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3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c地方实行郡县制,防止割据 d采用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4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的等级序列b“周王诸侯士卿大夫”的等级序列c“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d“诸侯周王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5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新太子。御史大大周昌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周昌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原因是()a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b坚守御史大夫谏议之责c维护传统宗法继承制度 d根除影响汉政权稳定的隐患6宗法制有利于西周稳定统治秩序,主要是因为它()a保证了贵族特权地位 b扩大了统治疆域c规定了长子继承制 d被历代王朝沿用7家(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最可能是受到()a古代宗法制的影响 b古代禅让制的影响c古代分封制的影响 d传统美德的影响8(2011年第一学期广州市调研)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财产b地域 c信仰 d血缘9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10(2011广东广州调研)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11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历史老师在讲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时,让学生再现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三公”坐着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情况汇报。中书省按照皇帝的决定起草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通过后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按事情所属部门交给六部办理。情景、分别反应了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制()a秦朝、唐朝b唐朝、明朝 c汉朝、宋朝 d秦朝、汉朝122002年湖南龙山县里耶镇出土了37万枚秦代简牍,举世震惊。这些简牍是秦代地方官府档案。从秦简及其释文,你可能得到的信息有:()秦代确已实行郡县制秦代确已统一文字为秦篆这些简牍早于公元前221年秦代已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abcd13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a三公九卿制 b统一货币 c监察制度 d郡县制度14“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段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有皇帝制度分封制郡县制地方行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制度a b c d15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c反对宗法制 d主张宗法制16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北宋设立枢密院 元朝设立行中书省a b c d1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官员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 d皇权的不断加强18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19隋唐时期对于选拔官吏的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比较两汉和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后者的进步之处主要是()a更加注重官员的道德品质b更加注重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c突破官僚世家对官职的控制d中央政府参与到选官的过程中20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经历长期演变,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这里所说的趋势应包括()削弱地方,加强中央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地方官吏的自主权不断加强a b c d21下图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22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最能反映出( ) 图一 图二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b相权由削弱走向取消使皇权进一步强化c中央机构精减取得较大成就 d六部的设置是古代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23. 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两千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主要特征是:皇帝“家天下”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官僚制度 “多民族”与“大一统” a b c d24. 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a御史大夫、刺史 b丞相、参知政事 c太尉、军机处 d郡县、行省25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行省制的推行 b丞相制度的废除c内阁地位的上升 d军机处的设立26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的是()a御史府内阁军机处 b中朝内阁军机处c中朝中书门下军机处 d尚书台都察院内阁27看古装戏时你会经常听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语。从理论上讲这一说法最早可能可以追溯到()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周武王28秦朝的下列措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皇位继承制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a bc d29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把地方的财权收归中央,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完全实现了中央集权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30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上,用小篆刻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a国家统一 b经济繁荣 c文化统一 d百姓安居3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他的一部学术著作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上述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33. “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的造币厂门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满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银币。总额是四百五十五万,这五大车的白银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批“古怪银币”最有可能来自于 a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 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 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34.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 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a.b.c.d.35.南京条约签订后,有英国资本家认为: “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上述材料表明英国纺织品在中国供不应求 该资本家不完全了解中国国情该资本家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英国工厂急需更新设备a. b c d36.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b.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c.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d.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37.佳士得拍卖公司曾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38.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钓鱼台早在1373年即由杨栽所发现,并远在15世纪初,明朝时所著顺风相送一书中,就首度出现“钓鱼屿”一词。而此后日本著名的海防论者林子平在1785年出版的三国通览图说基于事实,将钓鱼台列屿明确标明属中国领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早在明代的文献中就可以找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依据b.在近代以前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成为中日双方的共识c.钓鱼岛的主权归属在明代就有了争议d.材料中的文献可作为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依据之一39.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 b、第二次鸦片战争黄海海战 c、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40.“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导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维新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姓 名班 级学 校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开滦二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第卷(非选择题,共20分)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指定的位置。2、考生只能用蓝、黑色圆珠笔或钢笔把答案写在题目下面。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计2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材料二对于实力的强弱,也需要做一点具体分析。事实上,还在战争进行过程中,不少朝野人士就纷纷指出,就军力和经济力量而言,日本并没有绝对必胜的优势即拿两国的海军实力来说,日本虽在速射炮和舰速上强于中国,拥有优势,但在川坚炮重上则有所逊色,而且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还拥有四艘日本所没有的鱼雷艇。即便是北洋陆军,虽在装备上总体说来落后于日本,但也并非一无长物。如日本就有学者认为,北洋陆军装备就有德制的毛瑟枪和克虏伯野炮,就“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炮的日军优越”。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