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沈那中学中考语文 语言运用新题型复习1 新人教版 (2).doc_第1页
青海省西宁市沈那中学中考语文 语言运用新题型复习1 新人教版 (2).doc_第2页
青海省西宁市沈那中学中考语文 语言运用新题型复习1 新人教版 (2).doc_第3页
青海省西宁市沈那中学中考语文 语言运用新题型复习1 新人教版 (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积累与运用中考新题型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12小题 初三总复习以来,王强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于是李文就问王强有什么诀窍?王强回答说:“能否科学地安排复习计划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经过王强的指点,使李文恍然大悟。 1前两句话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改正方法是_。 2后两句话都有毛病,应分别改正为_和_。 3联想题: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示例:秦始皇 战争 景点 金字塔(答案两个字)长城 题目:武松 交响曲 张艺谋 夏完淳(答案两个字)( ) 4“这真是支好钢笔。”这句话有多种方法可以影响它所表达的意思,其中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 a改变句子中的标点。 b改变句子的语序。 c读时词语的重音不同。 d读时音量的不同。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阳光”的本义,即太阳所散发出来的光芒。感情色彩上不合褒贬,中性词。如“温暖的阳光,阳光灿烂”等,今天由于社会的日新月异,“阳光”这个词语也发展变化人们赋予它更多新的内涵。如“阳光女孩”,这里的“阳光”与“青春”相近,“健康年轻”的意思;我们还常听说政府处理事务时要“阳光化”,其实也就是说要公开化,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试说出下面句子中“阳光”的含义。(1) 冯乡长帮风舞山庄挖你们的人才,虽然做法有些不阳光(刘老根续集中的台词) _ (2)用“阳光”再造一个句子,使其含义与(1)句中的“阳光”一致。 _ 6沈雁冰一生创作了子夜、蚀、虹、林家铺子、霜叶红于二月花、清明前后等杰出文学作品。请阅读下面臧克家写的诗祝茅公80大寿,按要求填空。著书岂只为稻粱,遵令前驱笔作枪。携手迅翁张左翼,并肩郭老战文场。火焰炯炯灼子夜,野火星星燎大荒。雨露明时花竟发,清风晚节老梅香。 诗中的“茅公”是指_,“迅翁”是指_,“郭老”是指_,“子夜”是指作品 ,“雨露明时花竟发”是指作品 和 。 7在下列诗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副对联。三山半落青天外 红杏枝头春意闹黄梅时节家家雨 一水中分白鹭洲绿杨烟处晓寒轻 江流曲似九回肠岭树重遮千里目 青草池塘处处蛙 8试联系生活实际对出下联。 昔日范仲淹忧乐关乎天下 _ 9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句话,不同场合体现文明用语,使对方容易接受。 例(医院):医生:“没什么,死不了!” 改写为:医生:“请放心,您的病没什么大碍,休息几天就好了!” (1)(商店)售货员:“卖出的商品我没法给你退现金!” 改写为:_ (2)(办公室接听电话)工作人员:“他不在!” 改写为:_10前不久,某同学活动课跳沙坑扭了脚,两天没能上课,昨天,又有一同学下楼梯时跌了一跤,安全问题,直接影响我们正常学习生活,假如你是学校的安全检查员,请你写一条宣传安全重要性的标语。 _ 11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岗。” 从现代商品经济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它究竟蕴含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两点。 (1)_ (2)_ 12根据下面提供的情景要求扩展语句。 花瓣上的露珠忧郁时(用拟人的手法描写,30字以内)_ _.高兴时(用比喻的手法描写,30字以内)_. 13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不少于50字) 寻春归来,襟袖间还飘逸着春的气息。 _ _14走过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即将迈进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你一定有许多感悟和憧憬。请你给自己写一两句富有警示或鞭策作用的话,作为今后学习生活的座右铭。(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有文采,不超过40字) _ 15根据下文内容,用一个长句表述“古典主义”的定义,内容不能缺失。 (1)古典主义是十七世纪欧洲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 (2)主张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所以叫“古典主义”。 (3)主要代表人物有拉辛、莫里哀、高乃依等。(4)他们尊重王权、崇尚理性,在艺术上追求高雅、和谐、均衡的统一。_ 16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分别阐述以下两个观点: 1 中国人口 1 1 中国耕地面积 1 - - 5 世界人口 4 16 世界耕地面积 15(1) 阐述“我国的农业是成功的”。(不超过40字)_ (2) 阐述“必须限制人口增长”。(不超过40字)_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7-23题。 水调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用人如吾两人者耳。 17所选诗与文的作者都是_,词作方面,他与_合称“_”,同为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词中的“婵娟”指的是_,文中的“闲人”指的是_.18、“丙辰中秋”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分别属于古代纪年法中的_和_。 19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念无与乐者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b遂至承天寺 寡助之至c告之于帝 相与步于中庭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愿人长久 20本文以“月光”为线索,通过“念月”、“赏月”、“议月”结构全篇,抒写了作者独特的心境。下列苏轼的咏月名句中,最贴近本文所写心境的一句是( )(2分)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c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d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处无一“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试作简要赏析。 _ 22“月色人户,欣然起行”中的“人户”;“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转”、“低”、“照”用得很有特色。下面诗句中写法与此相同的一句是( )a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苏轼)b月明千里照平沙。(苏轼)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23对诗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出了苏轼的矛盾心理,既想要弃绝人间,另觅家园,又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态。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对月亮的怨恨、责问实际上表现了苏轼对亲人不能团聚的苦闷惆怅。 c记承天寺夜游中并未直接叙述苏轼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 d记承天寺夜游中清冷皎洁的月光是作者所追求的舒适悠闲生活的写照,体现了苏轼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而毅然决裂的高尚情操。语言积累与运用中考新题型(一)答案1“?”改为“。” 2第句去掉“能否”或在“是”后加“能否”;第句去掉“经过”或“使” 3英雄 4a 5(1)指公开化,透明度 (2)略 6茅盾 鲁迅 郭沫若 子夜、霜叶红于二月花、清明前后。7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绿杨姻处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岭树重遮千里目二江流曲似九回肠8例:今朝孔繁森冷暖心系藏民9(1)参考答案:“对不起,您想退、现金我个人难以解决,待我和经理商量一下,请稍等!”(2)参考答案:“对不起,他刚走开,需要我转告吗?”10略 11(1)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2)既劝诫常人不要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3)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只要答其中两点即可)12、13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符合题意即可。14略 15古典主义是十七世纪出现于欧洲的以拉辛、莫里哀、高乃依等为代表的主张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主张尊重王权、崇尚理性,在艺术上追求高雅、和谐、均衡的统一的一种文艺思潮。16(1)我国以不到世界115的耕地,养活了约占世界14的人口。(2)我国耕地面积不足世界的115,人口却超过世界的,地少人多,有潜在的危机,必须限制人口增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