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练习检测:(一).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1)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2)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 (3)岂直五百里哉 直: (4)长跪而谢之 谢: (5)以头抢地耳 (6)皆布衣之士也 (7)长跪而谢之曰 (8)秦王怫然怒 (9)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10)秦王色挠 (11逆寡人: ( l2)故不错意也: (13)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14)以君为长者: (15)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16)否,非若是也 (17)寡人谕矣 (18)仓鹰击于殿上 (19)免冠徒跣 (20)休祲降于天 (21)天下缟素 (二).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3)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4)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7)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8)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三)、选择题1.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交换 b.秦王怫然怒 怫然:盛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感谢2.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 )a.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3.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岸势犬牙差互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公将鼓之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6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受任于败军之际 d怀怒未发 野芳发而幽香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太守谓谁 b 秦王不悦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c、 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d、 愿终守之 愿借子杀之8、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且秦灭韩亡魏”一句中“且”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且壮士不死即已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存者且偷生9对文段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b“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c唐雄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既说明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d唐雄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b且秦灭韩亡魏 亡:灭亡c请广于君广:扩充 d而君逆寡人者 逆:背叛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躬耕于南阳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c徒以有先生也d皆布衣之士也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天府之土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所说的“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弦外之音是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表明了秦王对安陵君尊重的态度。c唐雎用“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表明不愿意“易”的强硬态度。d选文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以秦王的前倨后恭与唐雎的前恭后倨相对比,突出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形象。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请广于君(广:扩充) b.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道谢) c.大王加惠(加惠:给予恩惠) d.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14.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a.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15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布衣之怒 b。天子之怒 c。庸夫之怒 d。专诸之刺王僚1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请广于君(广:扩充) b.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道谢) c.大王加惠(加惠:给予恩惠) d.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17.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a.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18、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受任于败军之际 d怀怒未发 野芳发而幽香(四)、简答题1、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否,非若是也若: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若: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2、本文讲述了 的故事,表现了唐雎 的精神。3、文中描写秦王神态的词语有“不悦”、“ ”、“ ”,表现了秦王 和 的特点。4. 秦国企图用 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出唐雎 一事。“ ”写出了这场外交斗争的结局。5.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 6、阅读文章第一段,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实际是包藏祸心,以强凌弱?请简要分析。 7、内容理解:面对秦王咄咄逼人的气势,唐雎是如何应对的? 8.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9.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10、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11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12、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1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1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1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6、课文中哪一句话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又分明是一个骗局? 17、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扬? 18、秦王是怎样一个人?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19、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20、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 21、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22“与臣而将四矣”中的“臣”指谁?他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精神? 23文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度变化过程的语句是 。这一变化表现了秦王的性格特点。24、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一).(1)加重语气的助词(可译为恐怕、大概、一定要)(2)交换 (3)只(仅仅) (3)道歉(5)撞 (6)平民(7)道歉 (8)盛怒、愤怒 (9)曾经 (10)屈服 (11)逆:违背(12)通“措”,置(13)派(令、命、派遣)(14)把(15)扩充 (16)这,这样 (17)明白 (18)“仓”同“苍”,青色。(19)赤着脚;(20)吉凶的征兆;(21)白色(二). (1)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国。(2)胸怀愤怒尚未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预示吉凶的征兆。(3)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真的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4)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5)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6)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7)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8)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五百里呢(三)、选择题1、d 2、c 3、b 4.c中的两个“冠”都是“帽子”的意思。 5、c 6 c7 、b 8、b 9、d10d 11d 12b 13.b(b项 谢:道歉) 14.c (例句“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和b句中的“之”均为代词;d句中的“之”,结构助词,的)15、d 16.b(b项 谢:道歉)17.c (例句“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和b句中的“之”均为代词;d句中的“之”,结构助词,的) 18 c (四)、简答题1.像及(比得上)如果(假如)2.唐雎出使秦国,维护国家利益(唐雎不辱使命) 不畏强暴(忠贞爱国)3.怫然怒 色挠 骄横凶暴 色厉内荏4.易地 出使秦国 长跪而谢之5.“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或“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安陵君不听寡人言,何也,轻寡人与?”6、秦王易地并非真心,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并以“寡人”自称(只有对下,诸侯才可自称寡人),可见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悦,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言之成理,语言简明通顺,即可视情况给分)7、唐雎以平民之怒与天子之怒作对比,以专诸、聂政、要离之怒为榜样,不畏秦王的淫威,拼死一搏,使秦王色挠,从而使安陵国自保求存8.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9.语言(或“对话”)描写。(1分)突出人物思想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10、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11答案 要点: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12、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13、(1)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14、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 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15、示例:(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2)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16、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17.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8. 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从容镇静、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19.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20、秦王显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选修5 化学:1.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教学设计
- 新疆考公2025真题
- 2025医疗机构药品供应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合同
- 第二单元《鉴赏“虚”“实”艺术传承革命精神》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3.3 水资源(第2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 4.1化学式(第3课时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说课稿-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
- 5. 波的干涉、衍射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教科版2004
- 第6节 程序的循环结构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3第二册-粤教版2013
- 2025深圳市标准购房合同样本
- 第5课 神奇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三册下粤教A版
- 临床课题申报书范例范文
- 山体.施工合同样本
- 肺结核课件培训
-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 个体诊所管理暂行办法
- 潍坊市2026届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 采购成本控制培训
- 商业地产策划流程
- GB 46031-2025可燃粉尘工艺系统防爆技术规范
- 收单外包管理办法
- 维力能醋酸钠林格注射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