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游戏在高职《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优化与应用.doc_第1页
啤酒游戏在高职《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优化与应用.doc_第2页
啤酒游戏在高职《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优化与应用.doc_第3页
啤酒游戏在高职《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优化与应用.doc_第4页
啤酒游戏在高职《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优化与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啤酒游戏在高职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优化与应用The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eer games in the teaching of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摘要:经济全球化下,供应链结构越来越复杂,供应链管理在缺乏有效管理的情况下,会产生牛鞭效应,啤酒游戏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这种需求变异放大效应。啤酒游戏的优化,结合了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提出“1+2+4”模式,简化了角色数目,设置批发商与零售商的专用游戏卡片,设计了各角色专用表格,让整个游戏更易于操作。啤酒游戏的优化与应用对高职供应链管理教学意义重大,是教学模式的一种全新的突破,更适合高职学生对实践课程的要求。Abstracts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supply chai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If the supply chain is short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a bullwhip effect will emerge. Beer games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variation of the demand amplification effect.The Optimization of Beer games considers the feature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uts forward the 1+2+4 model, simplifies the number of roles, sets special games cards for retailers and wholesalers, designs the role special forms,makes the whole game more easily to be operated.The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eer gam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teaching of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t is a totally new model of teaching,and its more suitable for practical cours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on request.关 键 词啤酒游戏 供应链管理 教学 优化 应用正文引言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跨国经营越来越普遍,相当多的公司参与了产品的制造,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生产水平、管理能力,从而形成了复杂的产品生产供应链网络,这样的供应链在面对市场需求波动的时候,一旦缺乏有效的系统管理,就会产生“牛鞭效应”,需求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效应,严重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的运营。啤酒游戏可以有效说明这种效应。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牛鞭效应”的危害,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啤酒游戏是学生必须要做的一个实训项目。鉴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本文主要探讨啤酒游戏的优化与应用,使其具有更强的操作性,方便高职供应链管理的教学,也便于高职学生学习和掌握。1 啤酒游戏简介啤酒游戏是一个经典的供应链游戏,说明供应链中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牛鞭效应,也称需求变异加速放大效应。早在1960 年代,MIT 的 Sloan 管理学院的学生就开始做这项游戏,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行业背景的人,每次玩都会产生一样的悲惨结果,从供应链下游开始,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起初都严重缺货,由于时滞与信息缺乏有效共享,后来却严重缺货。各个角色的人都归因于消费者需求时高时低,然而研究发现,消费者需求仅在第二周增加而已,以后各周都是保持稳定的。这就引发了关于系统思考的一些问题。该游戏是在生产与配销单一品牌啤酒(情人啤酒)的产销模拟系统中进行的,参加游戏的学员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他们每周做一个决定,就是订购多少啤酒,唯一的目标是尽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利润最大化,我们可以认为每个人都是安分守己的。三者间的联系只是由卡车司机通过一张纸上的核对数字(订货单、发货单)来沟通信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全班分为多个游戏小组,每个小组中不同学员扮演不同的角色,有唯一的制造商,制造商下可以有M个批发商,每个批发商下面又可以有N个零售商(M、N可以自定)。由于订单处理与物流运输处理环节,因此在订单下达和货物接收过程中存在时滞问题。具体设置为:下游发出订单到上游接收到订单的时间是2周,上游发出货物到下游接收到货物的时间是2周。因此,某角色从发出订单到收到订单的货物的时间是4周。2 高职供应链管理教学的学情分析高职供应链管理教学的学情分析是啤酒游戏优化的前提与依据。一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高职学生更注重实践应用性,动手能力强,对具体的事物的认知强于抽象的理论知识,对理论知识的口头讲解难于接受。“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点兼难点,在以往单纯的理论教学中,理论性强、方法呆板、缺乏技巧,学生难以理解,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在“工学结合”的理念指导下,如何实现实践教学创新是教学改革一大难题,研究适应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更是非常迫切的。啤酒游戏基于工作过程,以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是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的一大创新,优化后的高职版啤酒游戏更简便易行,便于实施。3 啤酒游戏的优化说明3.1 角色数目设置原游戏设置中的批发商与零售商数目不定,操作起来比较具有随意性,为此笔者提出“1+2+4”模式,标准化角色数目,简化了角色复杂关系,即:一个制造商,两个批发商,四个零售商,如图1所示,制造商批发商1零售商2-2零售商2-1零售商1-2零售商1-1批发商2图1 “1+2+4”模式3.2 游戏卡片游戏卡片代表每周卡车司机送货时纸上所示,可清楚地知道上游送货量与下游订货量。可要求学生自己制作,普通的作业纸即可,折出大小一样的纸片20张,代表实际操作中的操作周数20周。制造商不用制作卡片,批发商在卡片上写图2所示的,零售商的卡片如图3所示。批发商送货 箱零售商订货 箱制造商送货 箱批发商订货 箱图2 批发商卡片图3 零售商卡片3.3 各个角色表格制作 每个角色给定前2周的默认需求量和库存数据,如下列各表所示:表1 安分守己的零售商周数进货订货售出原本库存量结余库存量第1周4441212第2周4881212第3周8第4周8第5周8第6周8第7周8表2 安分守己的批发商周数进货订货售出原本库存量结余库存量第1周8881616第2周8881616第3周第4周第5周第6周第7周表3 安分守己的制造商周数本周产出售出生产计划原本库存量结余库存量第1周1616163232第2周1616163232第3周第4周第5周第6周第7周假设制造商的生产周期为2周。4 啤酒游戏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应用4.1 啤酒游戏背景分析优化后的啤酒游戏角色扮演要求7个人,分别扮演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三种角色,彼此只能透过游戏卡片(送货订货程序)来沟通。各个角色拥有独立自主权,可决定该向上游下多少订单、向下游销售出多少货物。至于终端消费者,则由游戏自动来扮演,需求数据已给定,见零售商表格。而且,只有零售商才能直接面对消费者。4.2 游戏流程说明 每个角色的任务是把各自的表格填写完整,游戏即可结束。整个流程就是围绕着每个角色的表格展开,共20周。前两周的数据是默认的,即初始库存量与订货量是给定的。第三周零售商的进货量根据批发商第一周的售出量来确定,因为从上游发货到下游接收到货物的时间为2周。如批发商1售出8箱啤酒,有2个零售商,则每个零售商进货4箱,这时两者间的联系通过零售商的小卡片来进行。零售商再根据进货量与原本库存量,扣掉本周售出量的结果来决定订货多少,把数据写在同一卡片上,传送到批发商处,因为从发出订单到接收到订单的时间也是2周,因此,批发商到第五周才收到订货,才可看到零售商在第三周的订货量。批发商根据制造商的前两周的售出栏确定他的进货量,然后结合本周库存量,决定当周售出量,及向制造商的订货量,彼此间用批发商的小卡片来联系。制造商根据批发商的订货量制定发货量,同时确定当周的生产计划。第四周零售商按照批发商第二周的售出量来确定进货量,流程按照以上介绍的,以此类推,允许缺货及订货为零,若缺货库存为零,后附括号,里面写明具体缺货数目,下一周可累计缺货数。直至20周满,游戏结束。4.3 数据汇总,观察结果 游戏结束后,要求每个角色把订货量与结余库存量,以时间为横坐标,用坐标图描绘出来,观察其规律,并用文字加以描述,且以小组总结方式写一份报告,约800字左右。4.4 总结归纳啤酒游戏的启示 这一阶段的总结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学生自己总结,可按照供应链方向分角色作总结,分析导致游戏结果的原因,探讨决定游戏成功的成功因素;二是教师总结引导,对整条供应链的分析、评价、启发,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写出游戏的体会,写成论文或报告形式,为将来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4.5 游戏中常见问题分析笔者曾先后组织了三个班、共计25个小组的学生参与啤酒游戏,尝试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带领学生体会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的不同角色,深刻领会“牛鞭效应”。在试验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不懂的问题及时提问,我都给予耐心的解答,对其实验的顺利进行起了引导作用。游戏中常见的问题有:4.5.1 订货周期的理解。 不少学生在试验中,对于订货周期4周难以理解,认为只要发出了订货量,隔4周以后就可以自动收到原定数目的货物,如认为第6周的进货量为第2周的订货量,且数量相等。而实际操作中,批发商收到了零售商的订单时,是根据自己从制造商处的进货量及原本库存量决定向零售商发货多少,而不是简单地等于订货量,可能多于也可能少于。因为我们会发现,批发商在5周以后,库存开始减少,为了避免缺货,一方面加大订单,另一方面发货数量有所减少。到第9周时,库存为零,且这种状况要持续4至6周。4.5.2 订货与售出量随意 实验要求售出量需根据前两周下游角色的订货量来决定,订货量根据当周进货量与原本库存量,扣掉售出量来决定,然而游戏中发现有学生不用心,任意给定订货量,或对流程本身不熟悉,改变了原来实验的用意,实验效果不理想。5 啤酒游戏优化与应用对高职供应链管理教学的意义5.1 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啤酒游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形式,而是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突出协调与团队精神。5.2 化抽象为具体,更符合高职学生学习要求 啤酒游戏不是简单的理论讲解,而是通过角色的模拟,实践演练,化抽象为具体,数据简单化,具有更强操作性,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让学生明白沟通与信息共享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对牛鞭效应有更深刻的体会。5.3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啤酒游戏启发学生的整体性思维,要求从整条供应链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一种集成理论与方法,照顾到上下游企业的利益,提升供应链的效率。虽然每个人的身份不同,但同时处在整条产供销链条中,不能各自为政,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要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拓宽思维范畴,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同时各个角色之间需要团队合作,相互沟通,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5.4 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啤酒游戏的教学指导中,与学生的交流比传统教学模式多,通过相互了解,增进师生情谊。学生也不是被动地倾听,对游戏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积极思考,寻求解答,对学习的兴趣大为增加,教学效果更加理想。6 总结 供应链管理在缺乏有效管理的情况下,会产生牛鞭效应,啤酒游戏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这种需求变异放大效应,本文通过对啤酒游戏的优化,结合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提出“1+2+4”模式,简化了角色数目,设置零售商与批发商的专用游戏卡片,代替卡车司机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