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量表简介.doc_第1页
心理健康量表简介.doc_第2页
心理健康量表简介.doc_第3页
心理健康量表简介.doc_第4页
心理健康量表简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健康量表简介一、心理健康的内涵1977年恩格尔(Enge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在该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假设:健康和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生物心理社会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这立即在医学和健康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导致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向了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WHO,2001,p1)。”显然,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至关重要。WHO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幸福(well-being)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可以实现自身的能力,可以处理好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压力,可以多产地工作,并且可以对他或者她所在的社区做出贡献(WHO 2001a,p1)。” 二、心理健康量表的分类心理健康问卷除他评量表外,常见的还有自陈量表、问卷、调查表和检核表等。1按量表项目编排方式分类数字评定量表:提供一个定义好的数字序列,由评定者给受评者的行为确定一个数值等级,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描述评定量表:对所要评定的行为提供一组有顺序性的文字描述,由评定者选出一个适合受评者的描述,也可将描述量表与数字量表综合起来,给每一个人描述一个等级,如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标准评定量表:呈现一组评定标准让评定者判断受评者,例如对住院病人出院时疗效的判断,就是根据痊愈、好转、无效、恶化的标准而选其中一种情况。检选量表:提供一个由许多形容词、名词或陈述句构成的一览表,评定者将表中所列与被评者的行为逐一对照,将适合受评者的行为特征的项目挑选出来,最后对结果加以分析。常用于人格量表的效度检验。强迫选择评定量表:评定者在各项目中强迫选择一种与受评者状况最接近的情况。如学习适应量表的每个题目有四种选择,即非常相同、有点相同、有点不相同、非常不相同,要求学生在这四种答案中,挑选一个最符合自己情况的描述。2按评定者性质分类自评量表:由受评者自己填写,受评者对照量表和各项目陈述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并作出程度判断。量表实施方便,可作团体测评,但要求受评者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他评量表:量表填表人为评定者,一般由专业人员担任,如心理评估工作者、医师或者护士等。评定者既可根据自己的观察,也可询问知情者意见,或者综合这两方面情况对受评者加以评定。评定者要具有与所使用量表内容有关的专业知识,并且需要接受严格的训练。3按量表内容分类按量表内容可分为很多类,这里我们暂以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可以参考中的分类为准,共分成11类,即心理卫生综合评定量表、生活质量和幸福度评定量表、家庭关系评定量表、人际关系与人际态度评定量表、抑郁评定量表、焦虑评定量表、孤独评定量表、自尊与自信评定量表、心理控制源评定、烟草与酒精依赖的评定 、应答偏差的测评。除上述分类方式外,还有许多其他形式,如按记分方式分类。这些划分不是绝对的,某一量表可能划入多种类别中。ICD-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别目录从病理学的角度将疾病分为十类,分别为:器质性障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伴有生理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症,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心理发育障碍,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从中可以看出,该分类中既包含躯体疾病,也包含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型障碍以及心境障碍等。但由于该分类主要是从病理学角度对疾病进行划分,所以无法为心理健康量表的分类提供全面的参考()。 1999年Mental Health: AReportof theSurgeon General中报告:心理疾病的分类是凭借认知、情绪和心境以及行为的高级互动,如社会交互这三方面的不正常来分类的。心理疾病的表现分为焦虑、精神分裂、情绪失调(disturbances of mood)和其他症状(如冲动控制受损)。 综合上述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可以看出现有的关于心理健康量表的分类标准有两种方式,一种将其按照所有量表通用的分类标准来划分,如按照量表项目编排、评定者种类等来划分,另一种按照测评内容来划分,但其本身并未依据一个合理的科学的体系,即从“心理健康”这一概念本身的维度来划分,只是将现有心理健康量表按照内容进行归类,并且对“什么是心理健康量表”这一问题也没有标准的回答。三、量表介绍以贝克抑郁量表为例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由亚伦贝克(Dr. Aaron T. Beck)编制,是测量抑郁严重程度的最广泛使用的工具之一(Piotrowski & Keller, 1992)。目前为止修订了三次,共三个版本。一为1961年首次出版的BDI,后于1978年重新修订为BDI-A,现行的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 (BDI-II; Beck, Steer, & Brown, 1996)是BDI-A(BDI-IA; Beck & Steer, 1993a)的升级版。BDI-II的症状内容反映了美国精神医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DSM-IV).重度抑郁症(MD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的诊断标准(1994)BDI-II大约需5至10分钟便可以完成,适用于13-80岁这一年龄范围。理论依据Becks Cognitive Theory of DepressionBDI依据贝克的抑郁认知理论(Becks Cognitive Theory of Depression)编制而成。贝克的抑郁认知理论认为:抑郁的认知性症状(cognitive symptoms of depression)引起抑郁的情感和躯体症状(affective and somatic symptoms),相反则不成立。根据Beck的理论,抑郁的中心是消极的想法,而不是像其他理论家所认为的是荷尔蒙的改变。看待这一理论的另一方法就是通过贝克的负面认知三联症(Becks Negative Cognitive Triad)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负面认知包含三方面,对于自身,对于世界和对于未来。项目简介与计分方法BDI-II和BDI 一样,均包含21个项目,每项进行0-3四点评定,是多选项的自陈问卷。相比BDI-IA,BDI-II的项目和时间评定范围均有所变化。首先BDI-II新增了四项症状:烦乱、注意力集中困难、无价值感和精力丧失,而将BDI-IA中体重减轻、工作困难、躯体的职业症状删去。并且,BDI-IA中睡眠减少和食欲减弱这两项被修改为评估睡眠和食欲的增长和减少,即睡眠减少(第16项)和食欲减弱(第18项)这两道题采用0,1a,1b,2a,2b,3a,3b七点评定,以此来区别行为或动机上的增强和减弱。以项目16睡眠模式(sleeping pattens)的改变为例:16睡眠模式的改变(Changes in Sleeping Pattern)0 我睡得和往常一样好(I have not experienced any change in my sleeping pattern)。1a 我睡得比往常好一些( I sleep somewhat more than usual)。1b 我睡得比往常差一些( I sleep somewhat less than usual)。2a 我睡得比往常好很多( I sleep a lot more than usual)。2b 我睡得比往常差很多( I sleep a lot less than usual)。3a 我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I sleep most of the day)。3b 我比往常早醒一两个小时并难以再次入睡( I wake up 1-2hours early and cant get back to sleep)。其次BDI-II的评定相比BDI来说从评定过去一周的状态到评定过去两周的状态(均从测试时间算起)。抑郁被认为有两类组成成分,一类为情感性质的(如情绪),一类为躯体性质的(如食欲减弱)。BDI-II据此分为两个分量表,情感性分量表和躯体性分量表。做完测验后,得到两个量表分和一个总分。这样便于确定病人抑郁的主要原因。情感性分量表包含8个项目,具体为:悲伤、悲观、过去的失败、兴趣的丧失、感到罪过、感到受罚、自己不喜欢自己、自我批判躯体性分量表包含剩余的13个项目,具体为:自杀的想法或愿望、哭泣、烦乱、兴趣的丧失、犹豫不决、无价值感、丧失能量、睡眠模式的改变、易怒性、食欲的改变、注意力集中困难、疲劳、性兴趣的丧失。Steer RA, Ball R等人采用临床上的抑郁症患者作为被试测得这两个分量表呈0.57的中等程度的相关,这表明抑郁的躯体性和认知情感性是相关的而不是完全有区别的。而Storch EA, Roberti JW等人采用大学生被试测得躯体性和认知情感性这两因素间的相关为0.77。Beck和他的同事将抑郁症状分为情感性症状、动机性症状、认知性症状、认知扭曲、行为性症状和生理症状或植物性症状这六类。具体为:(1)情感性症状,含1、4、10.13这四项;(2)动机性症状,含2、9这两项;(3)认知性症状,含12、19这两项;(4)认知扭曲,含3、5、6、7、8、14这六项;(5)行为性症状,含11、15、17、20这四项;(6)生理症状或者植物症状,含16、18和21这三项。分数解释:相比1961年版的BDI, BDI-II的断点(cutoffs)也有所改变。0-3四点评定,总分63分。0-13为无抑郁;14-19为轻度抑郁,20-28为中度抑郁,29-63为重度抑郁。分数越高意味着抑郁程度更严重。信效度BDI-与汉密顿抑郁评定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的皮尔孙相关为0.71,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BDI-的一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93 (Pearson r =0.93),表明BDI-并非对日常情绪变化过度敏感。BDI-也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91)。7Arie Cohen(2007) 采用确认多维标度的方法用BDI-来证实Beck关于抑郁的六症状分类,结果显示BDI-具有良好的因素效度。评价和所有的自陈量表一样,BDI的分数很容易被夸大或减小。类似于所有的问卷,测量工具施测的方式会对最终的成绩有所影响。Bowling A (2005)的比如在诊所的环境中让病人在其他人面前填写问卷和通过邮寄调查的方式来施测所引发的被试反应是不一样的。 若被试伴有身体上的疾病,那么他们的BDI的分数可能会认为地由于躯体疾病而不是由于抑郁而增大(Moore MJ, Moore PB,etc., 1998)。为了解决这个问题,Beck和他的同事编制出初级治疗的贝克抑郁量表(BDI-PC,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for Primary Care),该量表被认为与机体机能无关,施测后只产生两个结果,一为不抑郁,二为抑郁(Steer RA, Cavalieri TA, etc.,1999)。 虽然BDI是筛选型工具而非诊断型工具,BDI有时也会被卫生保健用作快速诊断的工具(Hersen M, Turner SM,etc.,2007)。参考文献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4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Arie Cohen (2007)The underlying structure of the BeckDepressionInventory II: A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pproach.Jounal of Reseach in Personality.Volume 42,Issue 3,June 2008,Pages 770-786Beck, A.T., & Steer, R.A. (1993a). Manual for the Beck Anxiety Inventory. San Antonio, TX: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Beck AT, Steer RA, Ball R, Ranieri W (December 1996).Comparison of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ies -IA and -II in psychiatric outpatien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67(3): 58897Bowling A (September 2005).Mode of questionnaire administration can have serious effects on data quality.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Oxford, England)27(3): 28191.Engel, GL. 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 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Science,1977, 196, pp129-136Hersen M, Turner SM, Beidel DC (2007).Adult Psychopathology and Diagnosis(5th ed.). John Wiley & Sons. pp.301302./xgjy/xlyj/xlshuku/hs/yyxl/shuku8/201008/t20100827_814636.htmJosiah P. Allen.An Overview of Becks Cognitive Theory of Depression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oore MJ, Moore PB, Shaw PJ (October 1998). Mood disturbances in motor neurone disease.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160 Suppl 1: S536.Steer RA, Ball R, Ranieri WF, Beck AT (January 1999).Dimensions of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