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同步练习(一)一、 选择、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适合的一项是()、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下面有关“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因素、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因素、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唐太宗时期,十部宫廷音乐中出自天山以南的就有三部,当时控制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是()、东突厥、西突厥、吐蕃、回纥、史载:唐太宗时曾有大臣奏请修长城,太宗一笑这,曰:“安事苦民。”对这一史实理解正确的是()唐太宗缺乏应有的文物保护意识唐初远边患,长城已无防御作用唐太宗重视发展经济,不愿浪费人力、物力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少数民族归附唐中央、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其根本目的是()、当一代贤明君主、减少决策失误、笼络人才、维护封建统治、“夫治国犹如栽树,本要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反映了唐太宗()、民贵君轻的思想、农业为本的思想、君治为本的思想、强调“存百姓”的思想二、阅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四年,(唐太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远矣。”贞观政要材料二: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宣即为之罢役。”资治通鉴材料三:(贞观)十一年,(马)周又上疏曰:“今百姓承平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旧唐书马周传请回答:()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在罢修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罢修乾元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基于上述目的,唐太宗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怎样的局面?() 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 综合这三条材料,对唐太宗的统治应如何认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征讨东西,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目所见。帮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材料二“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贞观政要材料三: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贞观政要材料四:明代思想家李贽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主,未必不转谏为谀也。”史纲评要请回答:()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唐太宗的指导思想和政策。() 材料四李贽的评论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你的依据是什么?、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帮不敢纵欲也。”资治通鉴材料二: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人图画24位功臣相貌于凌烟阁,这24们功臣是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房玄龄、李靖、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在这些人中有的参加过隋末农民起义,有的是太子李建成政治集团的人,还有一些人出身少数民族。如魏征少年时做过道士,后来为太子的谋士,尉迟敬德是铁匠出身,秦叔宝是小军官,程知节是农民。盛唐气象材料三: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华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如,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是四夷可使如一家。”贞观政要论安边材料四:天下大稔,流散者成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东至地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粮,取给于道路焉。贞观政要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这段话的意思。() 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是怎样用人的。() 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怎样处理民族关系的?并结合史实说明。() 综述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唐太宗的评价。答案:一、1、d2、答案:c3答案:b4. 答案:c5. 答案:d6. 答案:c二、()他们的共识是,如果滥用民力,将会导致人心离散、政权覆亡。唐太宗罢修乾元殿是为了维护开创不久的基业,避免重蹈秦始皇、隋炀帝的覆辙。()唐太宗调整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切实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等措施。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从与民休息变为苦役百姓。()唐太宗的统治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农民的基础之上的,他即位之初,善于纳谏,励精图治,征发的徭役相对减轻。取得一定业绩后,情况就不同了。在封建社会中,即使“贞观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人民的瑶役负担也是不轻的。2、答案:(1)因果关系。“贞观之治”是在吸 取隋亡教训后出现的。 (2)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意图是要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3)注意总结历史经验。重视用人和纳谏。 (4)封建君主专制。因为大臣的谏或谈必须以君主好恶为转移,君主的意志决定一切。3、.答案:(1)为君主者不可好大喜功,加重百姓负担,以致国危君亡。 (2)用人不拘门第、民族,不避仇怨, 唯才是用。 (3)尊重和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伙合同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1)教学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第2课 事半功倍有技巧-特殊输入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辽师大版(2015)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中医考试题库及答案软件
- 河南省青桐鸣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大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商场电商平台合作及数据共享合同
- 绿色建筑项目结算付款与环保协议
- 媒体机构新员工入职内容创作与版权归属合同
- 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与员工股权转让全面合作协议
- 担保公司业务合规管理合同
- apecib培训myp from principles into practice chinese中学项目从原则到实践
- 招标代理项目考核评分标准表
- 各国国旗(中英文对照版)
- 汽车漆色差课件
- 涂漆检验报告(面漆)
- 制药工程专业导论03.中药制药课件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对》课件
- 廉政审查报告
-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深度报告
-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