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1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2简述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举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电气化设想。3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4体会列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巨大的创新精神。2、过程与方法1联系必修专题八“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结合教科书子目,引导学生提炼主干内容归纳列宁的主要活动:创建布尔什维克政党、领导十月革命、巩固新政权、制定经济政策等,以便简明扼要地把握列宁的一生。2可以简要地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援引病中的列宁如何思考社会主义建设的材料,为分析他的历史贡献作必要的史实铺垫。3通过图片和文字史料的展示,再现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伟人的风范。4适当补充当今俄罗斯人对列宁的态度,组织一项调查:列宁在现实的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3、情感态度价值观: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他领导了十月革命,捍卫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和独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用自己的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他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 列宁为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活动。教学难点 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方法 讲述法、问题探究法、综合分析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年轻的反叛者1、童年良好的家庭教育2、中学时代出现革命思想 1)受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影响,产生革命热情; 2)哥哥被绞死,触动列宁,决心推翻沙皇专制,初步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3、大学时代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参加发动工人运动。 (资民主革命者马义者)二、创建布尔什维克党1、背景: 1)19世纪70年代,俄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需要政党领导(阶级) 2)19世纪80年代后,俄马义传播,出现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 (思想、组织) 3)19世纪末,列宁为建党作了大量准备工作: a、圣彼得堡马义小组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雏形; b、流放西伯利亚,坚持研究和斗争; c、1900年,创办火星报第一份全俄马克思主义报纸2、建党: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1)内容:a、制定党纲(无产阶级专政) b、成立布党(多数派政党) 2)意义:a、标志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 b、列宁主义诞生(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思想体系)帝国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三、领导十月革命1、理论指导 1)一战爆发,撰写文章 a、背景:俄参加一战,经济恶化,矛盾激化,反战反沙皇运动不断 b、内容:指出战争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 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胜等 c、意义: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 2)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 a、背景: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性质上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 b、内容: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c、意义: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俄国实际问题; 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建设提供依据 3)七月流血事件后,发表国家与革命指导武装起义2、实践指导: 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详见必修一p127)四、巩固新生政权(详见必修二p112)1、短暂的和平建设 (19171918)1)背景:新生政权面临首要问题结束战争,恢复经济2)政策:a、外交:与德、奥议和,退出一战; b、政治:1918年,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首都设在莫斯科 c、经济:工作重心由军事斗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恢复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文化教育事业3)影响:暂时稳定发展,巩固新生政权2、三年内战时期的非常举措 (19181920) 1)背景: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列强武装干涉;俄国地主、资本家叛乱 为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维护新政权,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军事方面 2)政策: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余粮收集制; 企业收归国有; 实行贸易国有化; 实行实物配给制等 作用: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争取战争胜利,但损害农民利益。b、组建红军c、唤起民众劳动与爱国热情 3)影响:1920年,战争取得胜利巩固政权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详见必修二p112) 1、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0) 1)原因:战争结束后,列宁等领导人认为可以用来建设社会主义 2)特点:行政命令建设经济 3)影响:损害农民利益导致农民极大不满 违背经济规律导致生产下降,人民生活困苦 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探索。2、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 1)原因: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内容:a、粮食税代替余梁收集制; b、自由贸易,开放市场取代贸易国有化;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代替企业收归国有 d、按劳分配代替实物配给制等 3)特点:根据国情,利用市场,发展商品经济 4)影响:经济恢复,政权巩固 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1)现代化: 共产主义 = 苏维埃政权 + 全国电气化(1920) 2)民族关系:1922年,苏联成立,承认各民族自决权,还撰写文章阐述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原则 3)政权政党:实现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 以上是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入思考,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尝试与产物。(1924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爷爷与小树课件
- 疫情安全培训课件
- 白杨礼赞游戏课件
- 渤海保险销售培训大纲
- 安全示范班组培训
- 保育技能提升培训
- 广东高等数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 篮球试卷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昏迷处理
- 镁精炼工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北师大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4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真题带答案分析
- 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 课件 Unit 1 Culture
- 3.4 商品质量品级评定与质量监督
- 一年级谁比谁多练习题(比较实用)
- 油管的上扣扭矩表
- 1:10000地形图更新与建库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1
- 丹佛斯变频器modbus通讯
- (中职)氯碱PVC生产工艺及设备8项目八 PVC生产教学课件
- 115个低风险组病种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