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讲述中国太空梦圆十年.doc_第1页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讲述中国太空梦圆十年.doc_第2页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讲述中国太空梦圆十年.doc_第3页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讲述中国太空梦圆十年.doc_第4页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讲述中国太空梦圆十年.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讲述中国太空梦圆十年6月3日,神舟十号船箭组合体从垂直组装厂房运出,露出真容(秦宪安 摄)这里,交织着中国航天的梦想与荣光。这里,喷涌着中国数代航天人的理想与希冀。酒泉,一处见证中国航天史的地方。6月,梦的舞台再次开启。根据计划,中国已确定神十飞天的时间:6月中旬择机发射,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浩渺的宇宙将再次迎来中国的访客。从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遨游太空第一人,到今年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十载悄然而过。这十年,我们探索宇宙的梦想,实现了几分?人类和宇宙的关系,将有怎样的变化?一切谜面,静待解答。梦起“宇宙航行不是一个人或某群人的事,这是人类在其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历史进程。”(苏联)尤里加加林一辆辆军车缓缓驶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区,满地的尘土随即飘扬起来。在阳光的映衬下,神舟十号飞船静静地竖立在发射架的怀抱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此次发射任务主要目的有四项:一是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行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二是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有关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四是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的协调性。如果一切顺利,将为下一步建造中国载人空间站打下厚实基础。时间,总是梦想流淌最好的河床。似乎就在这弹指一挥的十年间,我们已经从航天员杨利伟首登太空的兴奋中,开始转向对人类如何才能在太空中更好地发挥主动作用的思考上了。于是,很想知道,这是怎样的十年?“上世纪70年代冷战时期,苏联、美国争相攀比航天技术,今天你送一个人上天,明天我就送两个人去太空,至于上去要做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们没人说得清。”6月4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回忆道,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启动于1992年,“当时钱学森同志和我们说,中国首先要跟上全球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形势,但一定要搞清楚上天的目的,这让我们思考了很久。”“如果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满足不了载人航天的要求,那我们就先把地球上的事做好。”戚发轫说,正因为中央有这样的思路,这才有了以后的通讯卫星、气象卫星,也正是因为有了研发卫星所带来的返地技术,当时的中国才能顺利启动“863计划”,真正把载人航天计划提上日程。一定要上天,加快速度上天;一定要获取空间资源,在全球航天竞争中占有一定地位。思路,逐渐清晰;步伐,日渐加快。各个项目的研发被分配到全国各个相关研究院,许多科学家都为之投入了一生的青春,只为一圆那深存于心底里的愿望把中国人,也送上太空!图表:神舟八号将于11月初择机发射。 新华社记者 王永卓 编制梦圆“从太空看地球是一种宁静、深邃和安详的美丽,你会同时感到人类的渺小和伟大,比在地球上更眷恋这个人类的摇篮。”(中国)杨利伟视野网供图即将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将承担怎样的技术测验任务?“此次载人交会对接后,除了开展飞船和天宫一号的组合体飞行、自动和手动对接等实验,神十还将进行一些绕飞等新实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解释道,所谓“绕飞”就是指飞船可以绕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飞行,这也是为将来空间站建设做准备,“因为空间站可能有多个对接口,飞行器不一定从一个方向进行对接,要绕到另外一个口上去对接,所以就需要对绕飞功能进行进一步考核。”因此,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本次载人交会对接技术能够顺利完善,中国在2020年建造属于自己的空间站这一课题上,无疑作出了最为漂亮的解答。一年一小步,十年一跨越。中国载人航天从发射神舟一号飞船开始,就一直按照既定目标步步前行。每一次迈步,都是那么沉稳;每一次眺望,都是那么清晰。“我们从1992年开始组织科研队伍,来确保载人上天计划的实现。”谈起神舟一号飞船,戚发轫充满感情,直到今天,他仍会去神舟一号飞船降落的地点去看一看,“神一是起步,神五实现了载人航天,完成了载人飞船往返这个第一阶段性任务。”真正让戚发轫欣慰的,是从神六开始的“突破出舱技术”这一阶段。“把人送上去是不够的,还要让人在太空中工作,神六就是解决了较长时间的环境控制技术、多人多天的生命保障技术和长时间的医学监督医务保障技术。”他接着说道,神八、神九在神六的基础上,还顺利完成了交会对接的任务,这些都给神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么和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大国相比,中国的这些技术是否具有竞争力?至少从目前来看,中国载人航天正在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比如神八到神十,每一次都要实现两次和天宫一号的对接,这种模式是国外非常羡慕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说,这背后都蕴含着中国科研人员极大的热情与努力。“我们发现,神九在进行手动对接时,所消耗的燃料要小于自动对接,这都得益于操作宇航员刘旺的勤奋。”焦维新回忆说,刘旺为了这一个动作能够准确无误,已在地球上练习、纠正了1500余次,“操作时往上抬多少,往下降多少,都有讲究,一次细小的失误,就会让飞船消耗更多的燃料。”科研人员的精神可嘉,而谦虚地借鉴却是更为有效的方式。有一年,戚发轫曾问及俄罗斯飞船的总设计师是否有遗憾的地方。对方回答说,直径2.2米的返回舱虽然返航成功率高,但是空间实在太过狭窄,三个宇航员在一起非常拥挤,为此俄罗斯研发出一个生活舱。戚发轫颇有启发,他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全新的改造方案,那就是建造一个直径2.5米的轨道舱。“这还不够,我们一直觉得花了那么多钱把飞船送上天,几天后就要把轨道舱废弃掉,实在太过可惜,所以我们改造了一些地方,让它们能够在轨道上继续工作两年,成为空间实验室。”有消息称,以美国为首的16国共同建设的国际空间站将于2020年寿命到期。与此同时,俄罗斯也不会再有财力继续空间站的维护。届时,中国的载人空间站或许会成为浩瀚太空中唯一的那一个。梦续“地球是我们在太空中看到的唯一彩色。我们生活在银河系的一个小尘埃上,而相比宇宙,银河系也微不足道。地球基本是为我们人类而存在,而我们为石油、领土争斗不休,真是莫大的遗憾。”(美国)比尔安德斯从陆地到海洋,从大气层到太空,人类想要探索周遭世界的梦想已经越来越大。一如在当下人们眼中,那神秘莫测的宇宙其实已不再遥远。得益于各项日渐发达的技术,人们已经看到宇宙中越来越多的神奇之处。“世界各国都在发展航天技术,也已经开始利用起现有技术为人类服务,中国人更要去探索、开发、利用。”戚发轫一直记得美国前总统布什说过的“谁能有效利用太空资源,谁就能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安全”这句话,“因此,中国不能坐以待毙,要以更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太空。”从神舟一号飞船到神舟十号飞船,中国正是以这样的态度在认真地前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卫星系统可以直接为国家安全、百姓生活提供保护和方便,等到载人航天技术和载人实验站日渐成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此外,一项载人航天技术也蕴含着极高的科技分量。“运载火箭技术、发射场地系统、回收场地系统、测控系统等,都是需要极大人力和资金去支持研发的项目。”焦维新认为,目前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能够独立完成这些工作,同时也给这些国家带来极为丰厚的回报。“比如材料科学、探测科学等,都在最近几年有了长足进步,此外如果我们要去火星,也得研发大雷达,这都在无形中助推了中国的整体实力。”戚发轫还说道,小孩用的尿不湿、微波炉等,同样出自于航天技术的发展,“我们在神九上实现了对航天员的远程医疗系统研发和应用,这都有助于国家民生和安全的进步,如果在空间实验站上安装对地观测器,则可以避开大气层的干扰,更为直接地预报所有天气状况。”尽管成就斐然,但中国人想要实现真正的航天梦,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我最近在编写一本教材,但是发现里面很少有内容是出自于中国的科研成果,大多是欧洲空间局等提供的最新内容,这不由让我忧心。”焦维新坦言,中国虽然制定了2020年建成载人空间站,但载人航天仍缺乏更为长远的规划。“我们在2015年才会投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