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丰潭中学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人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丰潭中学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人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丰潭中学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人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丰潭中学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人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丰潭中学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和世界各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主要围绕() a.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b.建立两大军事集团 c.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d.争夺巴尔干地区 2. 下列国家中与德国一样成为19世纪晚期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是() 英国 美国 法国 日本 a. b. c. d. 3.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4.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 c.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新兴的帝国主义要压倒老牌的国家 5. 2014年3月10日据日本新闻网报道,人们在阿尔卑斯山的溶冰中发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约80名士兵的遗体。大约过了1个世纪,掩埋在冰雪中的士兵方才重见天日。下列关于一战正确的有() 起止时间为1914-1918年 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为正义方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凡尔登战役 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 a. b. c. d. 6. 以下哪些内容与凡尔赛和约有关() 建立国联 美国可以发展与英国同等的海军力量重新划分德国疆界 日本企图使它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合法化 a. b. c. d. 7. 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句话评价的是()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b.三国协约 c.雅尔塔体系 d.三国同盟 8. 下列关于一战后世界体系建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巴黎和会被英法美三国操纵 b.凡尔赛体系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c.凡尔赛体系暂使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了矛盾 9.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10. 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保国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 11. 2014年8月16至28日,被称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南京也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以下关于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所在地 辛亥革命首先起义的城市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地 首先被辟为通商口岸的城市 a. b. c. d. 12. 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放崛起之路 13.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写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 a.侵略与抗争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4.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则是一次“飞跃”。这里的“飞跃”是指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5.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变化。下列语汇中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的是()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b.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c.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参议院 d.十年内战、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16. 著名学者杨天树在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选举了临时大总统和参议院 c.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7.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18. 孙中山的提出的民生主义的核心是为了解决() a.土地问题 b.制度问题 c.民族问题 d.外交问题 19. 袁世凯在窃取了政权之后,便开始逐步建立起以北洋军阀为核心的独裁专制统治。具体表现在()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控制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约法改国号为中华帝国 为扩张武力擅自向列强借款 a. b. c. d. 20. 袁世凯窃为了达到称帝的目的,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亡国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 c.二十一条 d.九国公约 21.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面对以上不足,中国人开展的探索分别有()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a. b. c. d. 22.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23. 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 a.揭开了新民主义革命的序幕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4.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a.电影电视 b.电报电话 c.铁路交通 d.报纸杂志 25. 下面是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由此可知() 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业的主体适应宣传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亡的需要报刊业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产业当时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a. b. c. d. 26. 中国近代生活由于西方科技的传入而丰富起来。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李鸿章用网络通告马关条约内容 b.清政府派大臣坐轮船出洋考察 c.江苏南通张謇的公馆夜晚电灯通明 d.青年学生骑自行车上学 27. 19世纪晚期,传入中国的新型交通工具有() a. b. c. d. 28.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曾颁布法令:“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材料体现了() a.互助的思想 b.博爱的思想 c.自由的思想 d.平等的思想 29. 近代史上,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右图所示报纸创办的时间是() a.1872年 b.1897年 c.1905年 d.1915年 30. 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时髦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该文化娱乐方式是() a.听京剧 b.看电影 c.赏花灯 d.看皮影戏 二、读图探究(共1小题,第(1)题3分,第(2)题2分,第(3)题5分,共10分)31.仔细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a、b、e三国的名称。a:_b:_e:_(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是巴尔干半岛,而火星则是萨拉热窝事件。是有哪一个国家向塞尔维亚宣战,挑起大战。_(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影响;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危害。_三、应用与探究(共3小题,第32题14分,第33题16分,共30分)32.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14分) 图说历史(1)图中的三角形和外圆分别代表的集团名称是什么?(4分) 追根溯源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2)请你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揭穿谎言材料二:1916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3)请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2分) 战争审判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4)材料三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4分) 期盼和平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醒不了的噩梦。脚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墓碑里的灵魂告诉我们:战争的代价是沉痛的。面对战争,我们有无限的感慨(5)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宣传语。(2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材料二: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一个重要的法律文件,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社等自由;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材料一还体现了孙中山为建立这样的国家的什么指导思想?(4分) (2)材料二提到的重要的法律文件是什么?颁布该文件的是哪一政府?(4分) (3)为了纪念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近代探索,某影视公司准备拍一部展现中国近现代沧桑历史巨变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请问该片最佳拍摄地点你认为选择右图中的哪个省(a、b、c、d中选)的哪个城市?请用史实说明你选择的理由。(4分) (4)结合所学,分析孙中山先生的言行,并写写你认为孙中山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你对他有什么想说的?(4分) 九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adbcadadab11121314151617181920bbbccccadc21222324252627282930abbdbaadab二、读图探究(共1小题,第(1)题3分,第(2)题2分,第(3)题5分,共10分)31.(10分)(1)(3分)a:_法国_ b:_奥匈帝国_ c:_俄国_(2)(2分)【b】_奥匈帝国_(3)(5分)_ 影响:军事集团形成后疯狂扩军备战,大搞军事竞赛,国际关系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2分)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1分)危害: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造成了有利条件,并促使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2分)_三、应用与探究32.(14分)(1)(4分)_三国同盟(同盟国)_ _三国协约(协约国)_(2)(2分)_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_(3) (2分)_ 凡尔登战役。_(4)(4分)_ 不正确。因为第一次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