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工程机械搅拌设备用称重传感器的选型.doc

小型自动分离大豆磨浆机的设计【优秀磨浆机机械设计+1张CAD图纸】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39589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1-15 上传人:QQ14****9609 IP属地:陕西
25
积分
关 键 词:
分离机 大豆磨浆机 机械设计 小型自动分离大豆磨浆机的设计 磨浆机机械设计
资源描述:

小型自动分离大豆磨浆机的设计

小型自分离磨浆机的设计

大豆磨浆机的设计

磨浆机的设计

小型自动分离大豆磨浆机的设计【优秀豆磨浆机机械设计+1张CAD图纸】

【带外文翻译+48页@正文178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 】.bat

【外文原文】Mechanical mixing equipment works with the selection of load cell.doc

【译文】工程机械搅拌设备用称重传感器的选型.doc

小型自分离磨浆机的设计【副本】.doc

小型自分离磨浆机的设计正文.doc

磨浆机装配图.dwg

小型自分离磨浆机的设计

目录

摘要1

Abstract2

前  言3

1.选题背景4

1.1 研究大豆自分渣磨浆机的目的和意义4

1.2 磨浆机的特点和应用前景4

1.3 国内外磨浆机的发展趋势5

1.4 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7

2.结构原理8

3.运动模式的建立和各部件的结构设计9

3.1 物料粉碎及功率的计算9

3.2 浆渣自分离滚筒的设计12

3.3 布料器的设计17

3.4 粒度调节装置的设计18

3.5 滤网的选择20

3.6 进料斗倾角的设计23

4.主要零部件的强度和疲劳校核24

4.1 V带传动的设计与校核24

4.2 V带带轮的设计27

4.3 工作时两磨片间相对扭矩的计算30

4.4 磨片套的校核30

4.5 止推轴承的选择31

4.6 轴瓦的设计与选择31

4.7 确定轴承间隙选择相应的配合33

4.8 选择润滑剂与润滑方式33

4.9  螺钉的校核34

4.10 传动轴的设计35

5.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37

6.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37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38

结  束  语39

参  考  文  献39

摘要

   本课程主要是设计通用小型自动大豆磨浆机,国内的用户大多使用ML-125立式或MW-125卧式两种磨浆机加工豆浆,磨浆机产品作为食用制浆机械,其接触食品材料,如:料斗、拨料器、砂轮、出料口等均应采用无毒材料。随着同国际标准的接轨,国家卫生安全标准也将逐步提高。目前所使用的镀锌板等材料必将被淘汰,替代材料的选用应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设计一种自动性能的磨机有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及如何进一步改善其性能和扩大其应用范围,使小型大豆自分渣磨浆机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能更好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在产品的结构以及关键部件设计开发上,各企业需进一步加强技术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目前磨浆机产品设计与制造,大多企业存在相互仿制情况,缺乏对产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因此,设计一种新型高性能的磨浆机迫在眉睫。

【关键字】:磨浆机  自动分离  分渣  卧式

Abstract

The course is primarily designed for universal small automatic soybeanmilling machine, Most domestic users to use ML-125 vertical or MW-125 Refiningtwo horizontal machining soya milk, Refiner products as food pulping machinery,food contact materials, such as : hopper, feeder allocated, Wheel, Discharging themouths of non-toxic materials shall be used. Along with the same internationalstandards of practice and national health safety standards will also gradually improve.Presently use the material such as galvanized sheet will be eliminated, the choice ofalternative materials enterprises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Design ahigh-performance mill has tremendous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on how tofurther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and widen its scope of application. Since the smallhours of soybean residue Refining function better development, better production andliving standards. In terms of product structure and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keycomponents, enterprises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echnological theoretical research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work, and Refining Product Design andManufacturing, Most enterprises have mutual imitation, the lack of further researchand product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a new type of high-performancemilling machine imminent.

【KeyworS】:  Refiner   Automatic Separation   Jardine pm   Horizontal

前  言

大豆在我国被广泛种植,建国初期和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2000年种植面积接近1.8亿亩,由此可见对大豆的综合开发利用有巨大的市场和经济价值。大豆类食品的营养极其丰富,其蛋白质含量为45%左右,脂肪含量是20%左右,碳水化合物含量是30%左右,它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大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腐竹等,越来越多的上了我们的餐桌。其豆浆被誉为东方牛奶,一杯豆浆和一根油条被称为中国人经典早餐。此外,人体所摄入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须有一定的比值。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比值,比较接近人体的需要。它的赖氨酸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大豆配面食用,可大大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大豆脂肪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以上,有很好的降血脂、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新近美国一项分析表明,每人每天摄入30^50克大豆能显著降低血脂蛋白胆固醇、三酞甘油水平,而不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大豆脂肪中含有1.8%^-3.2%的磷脂,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和血液粘度,促进脂肪吸收,有助于防止脂肪肝和控制体重,并且有溶解老年斑、促进腺体分泌等多种功能。大豆神奇的降脂作用还与血脂水平高低有关,血脂水平越高,大豆I*0作用越显著。食用大豆,需要合理地加工和烹调,方能提高其消化吸收率。据分析,大豆中粗纤维含量为4.8%,多聚树胶糖、多聚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结合形成的半纤维素含量约10%左右,它们存在于大豆的细胞膜中,影响人体消化系统对大豆营养的吸收消化。但若对大豆进行加工,如磨成豆浆或做成豆腐等,则它的粗纤维及半纤维素构成的细胞膜被破坏,消化吸收率就可以大大提高。其加工设备也由传统的人力石磨发展到机械的钢磨和砂轮磨,其分渣模式也由混合式分渣发展到现在自分渣,大大提高了其工作效率。目前,国内的用户大多使用ML-125立式或MW-125卧式两种磨浆机加工豆浆,这两种磨浆机的共同点是:1、只能将膨润的豆料磨成豆糊状,然后再人工滤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2,遇到少数泡不涨的硬芯或沙粒时,电机负荷增大易磨损磨浆机的磨片。因此,设计一种高性能的磨机有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下面这种CD-200卧式自分渣磨浆机的不仅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且结构紧凑,适应强,使用方便。

参  考  文  献

[1]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编,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邱宣怀主编.机械设计.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 (美)希格利J E,米切尔L D著.机械工程设计.余永见、余长庚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4]  郑林庆.摩擦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  章日晋等编.机械零件的结构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6]  唐增宝,何永然,刘安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3

[7]  席伟光,杨光,李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8]  毛广卿,刘玉兰,王志山,吴建章,粮食输送机械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3.8

[9]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主编,农业机械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

[10]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1]  吴克坚,于晓红,钱瑞明,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12」 李宝筏,农业机械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

[13]  刘鸿文,材料力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14]  王树蓉,新型豆类原料选洗机,农牧渔食品机械,1993年第五期

[15]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6] 《现代机械传动手册》编辑委员会编,现代机械传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17]  朱龙根,机械系统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机械工出版社,2001

[18]  厄尔德曼,桑尔多著,机构设计,装细荣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9]  扎布隆斯基著,机械零件,余梦生,欧宗瑛,吴宗泽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0]  垄桂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1]  张裕中,食品加工技术装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

[22]  李贵轩,设计方法学,世界图书出版社,1989.7

[23]  陆震傣,陆守道,食品机械原理与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5

[24]  覃小斌,王士虎,张卉,许永年,工程制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7

[25]  钟志华,周彦伟,现代设计方法,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8


[26] SMC Pneumatics(UK)Ltd.Pneumatic Technology.London.1991

[27] R.keith Mobley. Fluid Power Dynamics,Copyright c 2000 by utterworth-Heinemann.

[28] James L.Johnson.Introduction to Fluid POWer,DELMAR THOMSON LEARNING

[29] William W. Reeves.Technology of Fluid Power,Delmar Publishers.

[30] Anthony Esposito. Fluid Power with Applications. 6th Edition. New Jersey.2003


内容简介:
工程机械搅拌设备用称重传感器的选型本文阐述了工程机械搅拌设备称重系统的基本要求和特殊要求,提出了工程机械搅拌设备称重系统选用传感器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重点分析了传感器防护结构对工程机械搅拌设备运行可靠性的影响,指出IP代码所代表的防护等级不能涵盖工程机械搅拌设备对传感器的全部防护要求。建议不同类型的搅拌设备选用不同防护能力的传感器。 称重系统中选用传感器通常要考虑称重系统的量限、准确度、传感器的安装空间、周围环境对传感器的可能影响、加载的类型以及传感器的寿命等诸方面因素。工程机械搅拌设备的称重系统也不例外。只是不同的称重系统由于要求不同,工作条件不同,所要考虑的问题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工程机械搅拌设备通常包括混凝土搅拌楼(站)、沥青搅拌站、稳定土拌和厂以及海上混凝土搅拌船等,其中以混凝土搅拌楼(站)最为典型。下面就以混凝土搅拌楼(站)为例进行分析。 1 混凝土搅拌楼(站)对称重系统的基本要求 1.1 准确称量误差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很大,特别是水灰比计量精度,因为强度和水灰比是线性关系。相关国家标准规定,水泥、水、外加剂、掺合料的动态计量精度为1%,砂、石料的动态计量精度为2%。 1.2 快速满足搅拌楼站工作循环的要求。 1.3 种类多称量值预选的种类要多,变换要方便,以适应多种配比和不同容量的要求。 1.4 结构简单称量装置要结构简单,牢固可靠,性能稳定,操作容易。 显然,采用传感器电子称重系统较之机械秤更能满足要求。因此,称重传感器在混凝土搅拌楼站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客观地说,与机械杠杆秤相比,在“牢固可靠,性能稳定”方面,传感器电子称重系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 混凝土搅拌楼站中称重传感器的运行条件 与一般用于商贸计量的电子秤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混凝土搅拌楼站中称重传感器处于相当恶劣的运行条件中,应力环境十分复杂,与一般的电子产品的运行环境相比,有更大的随机性。 2.1 环境温度和湿度 混凝土搅拌楼站通常是露天安装,传感器可能遭受日晒雨淋,温度剧烈变化。而不少工程建设项目是在自然条件相当恶劣的山区或边远地区。所以,必须考虑更大的温度范围,更高的湿度条件。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水。在水的输送和称量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少水气,在一定的小范围内形成较为潮湿的环境。在温控搅拌楼中,则有高温工况和低温工况的不同要求。夏天运行在低温工况时要通入零度以下的冷风以及加冰搅拌,这时楼内会出现冷凝水,足见楼内湿度之高。 2.2 粉尘 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泥、煤粉灰以及适量的外加剂。这些粉状物在输送和称量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即使是骨料,在输送过程中也有粉尘产生。这些粉尘有一部分会附着在传感器表面。在粉尘和水气的共同作用下,传感器将受到较为严重的腐蚀。所以,粉料秤传感器的损坏通常要比其他秤的传感器更频繁一些。 2.3 冲击与振动 在进料过程中,砂石料会产生冲击。传感器应能承受5g的加速度。在搅拌过程中,会产生持续的振动,而振动会产生疲劳破坏。 2.4 人为环境 人为环境是产品可靠性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混凝土搅拌楼一般安装在施工现场。工地上大量使用临时工,其中相当多的临时工文化水平较低,缺少必要的技能。在设备的维修和清洗等工作中,很有可能发生传感器受到高压水的溅射,误操作引起过载等情况。显然,传感器要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长期可靠的运行,是要进行一些特殊设计的。 上述基本要求和运行条件可以作为混凝土搅拌楼(站)用称重传感器的选型的依据。 3 混凝土搅拌楼(站)用称重传感器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3.1称重传感器载荷容量的确定 称重传感器载荷容量通常按下式计算 传感器额定载荷=料斗自重额定称重量 (0.60.7)传感器只数 事实上人们在选择传感器容量时往往还要综合考虑冲击载荷的大小以及选定安全系数.安全系数的选择又与传感器的灵敏度有密切关系国内外常见的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灵敏度多数为2mV/V,但是也有1mV/V的,如柱式传感器;也有3mV/V的,如部分悬臂梁式传感器和板环式传感器;扭环式传感器则通常是2.85mV/V。目前在搅拌楼上使用的传感器基本上都是2mV/V的。 3.2称重传感器准确度的选择 传感器准确度的选择以满足称量系统的准确度要求为准,不必片面追求过高的传感器准确度等级。在多只传感器组合使用时,其综合误差按下式计算 r=n 式中,为单只传感器的准确度,n为组合使用的传感器只数。 目前搅拌楼上常用的S型传感器、悬臂梁式传感器、板环式传感器,其线性、滞后、重复性、灵敏度温度影响、蠕变等主要指标绝大多数厂家均优于0.05%,大多数厂家优于0.03%,部分厂家优于0.02%。其单只传感器的综合误差都接近或优于0.1%。多只传感器组合后其综合误差就更小了。可以说一般称重传感器生产厂家的产品都能满足要求。 以前,不少搅拌楼生产厂家规定其称重系统的静态精度分别为0.1%和0.3%。这样,对于使用单只传感器的秤而言,单项指标为0.05%的传感器就可以满足0.3%精度的秤的要求。对于使用三只以上传感器的秤而言,单项指标0.05%的传感器也能满足0.1%精度的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精度是称重系统的静态精度,而混凝土国家标准要求的是动态精度,这是由于原材料不断地向称量机构供料在重力的冲击下称量误差明显增加。上述0.1%和0.3%的静态精度能否保证分别达到1%和2%的动态精度还与供料系统的设计有关。 现在,不少厂家规定其称重系统的精度在0额定称量值的整个称量范围内为水泥、水、外加剂1%,砂、石料2%。须知,预拌混凝土国家标准要求的是实物计量精度,而一般计量仪器在020%范围相对误差较大,因此,还是混凝土搅拌楼(站)的行业标准中规定的20100%的称量段满足水泥、水、外加剂1%,砂、石料2%的计量允许偏差更为实际一些。更为合理的精度标注方式是采用衡器行业的术语来表述,即作为累计料斗秤,应采用自动称量准确度的等级标志1.0和2.0。这类秤的检定项目与用途相适应,既包括物料试验(确定累计误差)也包括静态检定。 其自动称量时的最大允许误差见表一。 在用标准载荷进行静态检定和进行非自动称量时,应满足表二的规定。 通常将1.0级秤设计为1000分度,2.0级秤设计为500分度。可以看出,在高量程端1.0级秤的误差为0.15%,2.0级秤的误差为0.3%,并不比以前厂家规定的0.1%和0.3%静态精度高。但是在低量程段精度要求确实是提高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确认所选用的传感器在低量程段能否也满足要求。 按秤的分度数选择传感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1000分度的秤选用1000分度的传感器,500分度的秤选用500分度的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国家标准中准确度就是用分度数来表示的,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大多数生产厂仍用单项指标表示传感器的精度。用户再根据单项精度指标算出综合误差。选用起来麻烦一点。 国外发达国家的混凝土搅拌楼称重系统精度一般用分度数来表示,规定为000分度。可能与他们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所占比例高有关。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建筑、超长桥梁、大型水利工程以及其他暴露在严酷环境中的建筑对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混凝土技术也进入了高科技时代,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比例不断提升。生产高性能混凝土除了要正确选用原材料、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外,施工工艺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混凝土搅拌楼中配料系统的准确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3.3传感器结构形式的选择 常用的拉式传感器有形,板环式以及中心十字筋板环式等。中心十字筋板环式传感器精度高、抗偏载性能优异,但是价格较高,通常只在高精度测量场合使用。搅拌楼上常用的是型传感器和板环式传感器。其中型传感器因其精度高、抗偏载能力强、同时可以带过载保护、量程范围宽等优点用得最多。 常用的压式传感器有悬臂梁式、轮辐式、柱式、桥式、扭环式等。综合考虑精度、量程范围、安装方式、价格等因素,绝大多数搅拌楼生产厂选择了悬臂梁式。 3.4载荷类型的考虑 混凝土生产主要使用砂、石子、水泥以及水、外加剂、掺合料。几种材料中数石子秤的冲击为最大。在电子秤大家族中,这类冲击不算最大,一般传感器均能承受过载情况。 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传感器因过载而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控制系统出故障,造成大量物料倾泻而下,造成过载。也有使用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过载,特别是小量程传感器因操作者踩踏秤架而过载损坏的事时有发生。因此传感器的过载能力、传感器有无过载保护对称重系统的可靠运行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传感器的性能指标中有两项与此有关,一是允许过负荷,一是极限过负荷。 允许过负荷是指卸去这一负荷后,传感器的性能指标不变。极限过负荷是指在这一负荷下传感器不会产生有害的永久性机械变形。 一般传感器的允许过负荷为150%,极限过负荷在200%300%之间。有些带过载保护的传感器则可能超过着一范围。如莆田传感器厂的CFCKN-1型传感器因其特殊设计,允许过负荷高达500%。此类传感器在频繁过载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工作。 3.5传感器的防护等级 传感器的防护等级通常用IP表示。一般传感器厂家均称自己的产品达到IP67水平,少数厂家的部分产品达到IP68水平。 我们知道,IP代码所表示的是电压不超过72.5kV电气产品的外壳防护等级。国家标准GB4208-93外壳防护等级中规定,IP67是指产品能防尘、防短时间浸水影响;IP68是指产品能防尘、防持续潜水影响。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防护中未包括机械损坏、锈蚀、潮湿等外部影响或环境条件。涉及这类保护通常由有关产品标准规定。称重传感器与一般的电器产品和二次仪表产品不同的是,它同时还是一个受力构件,在运行中不断地受到力的作用并产生变形。此外还有可能受到震动、冲击或撞击这样的机械损伤,粉尘和水气共同作用下的较为严重的腐蚀以及在非常潮湿的环境条件下运行。这与GB4208-93规定的试验条件有很大的不同。 曾碰到这样的情况:某矿山的矿石秤上选用了进口传感器,某大型钢厂的钢包秤上选用了一种国际知名品牌的传感器,均是焊接密封,非常漂亮,达到了IP68级。但是在现场实际使用寿命都很短。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试用了莆田传感器厂的产品。结果出乎他们的意外,使用寿命都超过了进口传感器。其中在某大型钢厂钢包秤上的传感器已运行了7年,至今还在运行中。 在这两个例子中,说穿了主要是防护上的区别。一是有外壳还是没有外壳;二是焊缝设计。三是密封材料。 一般说来,有外壳的设计优于无外壳的设计;在焊缝设计方面则要尽可能避免焊缝受力。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则要校核焊缝强度,特别是疲劳强度。疲劳引起的细微裂纹是导致潮气进入,传感器失效的重要原因。前面提到的某国际知名品牌焊接密封传感器在现场使用寿命短的原因就是过分依赖焊接密封,内部应变片仅薄薄一层面胶密封,一旦焊缝裂纹,传感器就在潮气的作用下迅速失效。在密封材料方面需要提醒的是,能通过IP67半小时浸水试验的传感器未必能通得过传感器标准中的12周期湿热试验。应该说传感器标准中规定的湿热试验更符合传感器的使用环境要求,其严酷程度并不低于IP67。 受价格竞争的影响,不少传感器厂取消了保护外壳,拉式传感器尤甚。目前国内生产的S型传感器、板环式传感器几乎都取消了外壳。 确实,在很多场合这样做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混凝土搅拌楼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未必是最好的选择。我厂为三峡工程搅拌楼设计生产的CFCKN-1型外壳焊封传感器使用寿命长达十年。我们所看到的美日欧混凝土搅拌楼上用的拉式传感器多数也是带保护外壳的。他们认为传感器应是半永久性器件,使用寿命应不低于10次。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CFCKN-1型传感器与普通S型传感器相比,至少有以下几个优点: 外壳厚,防机械损伤,特别是防以外撞击能力强; 焊缝深,耐蚀穿时间长; 过载保护间隙也在外壳内,不会因粉尘积聚或杂物受堵; 称重传感器合理的外壳设计是称重装置“牢固可靠、性能稳定”的重要保证,选型时不可不认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小型自动分离大豆磨浆机的设计【优秀磨浆机机械设计+1张CAD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9589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