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县蓝溪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福建省安溪县蓝溪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福建省安溪县蓝溪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福建省安溪县蓝溪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福建省安溪县蓝溪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命题者:高一语文备课组 廖德智一、古代诗文阅读(48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2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1)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5)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6)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7)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李密陈情表)(8)外无期功强劲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9)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文言文阅读】(30分)(一)完成26题(30分)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泉涓涓而始流。弃甲曳兵而走。.b.问征夫以前路。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d.悟以往之不谏。夫晋,何厌之有。3.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知道.b.臣之辛苦。 辛苦:劳累.c.而彼且奚适也? 适:到,往.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因厄,处境艰难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胜”,与“胜地不常”中的“胜”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驴不胜怒,蹄之。d.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5.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b. 问征夫以前路。 云无心以出岫。.c.今臣亡国贱俘。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d. 而彼且奚适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既窈窕以寻壑。窈窕艳城郭。b.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他果然没有来。c.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小事,何足挂齿。d.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注】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少年举进士不第,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多任小吏,仕途上不得志。荫(yn)补:子孙因前辈功勋而得官为“荫”,官吏或缺被选充职为“补”。梅尧臣26岁时因叔父梅询荫补为太庙斋郎。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时宰相。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而写人情之难言 人情:人的情感。b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穷人:生活穷苦的人。c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 有司:官吏的通称。d以歌咏大宋之功德 歌咏:歌颂、颂扬。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殆穷者而后工也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c凡士之蕴其所有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d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 不拘于时,学于余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作者认为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大多出于困厄之士的笔下,他们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就把内心郁积的忧愁感慨转化为诗兴,写出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b.梅圣俞孩童时就已使长辈惊异于他的诗歌才华,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写的文章简古纯正,但他不愿意随便向世人表白,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c.王文康曾高度评价梅圣俞的诗歌,感叹已经二百年没有这样的杰作,这话从侧面印证了梅圣俞诗歌的工巧。d.文章没有把论述梅圣俞的诗歌艺术当作主要内容,而是借诗序的形式,表达了对梅圣俞虽才智超群却未能“得用于朝廷”的惋惜和悲叹。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3分)(2)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古代诗歌阅读】(6分)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长安夜雨薛逢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注】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挂玉:喻昂贵的柴米。(1) “忧”贯穿全诗,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3分)(2)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3分)二、文学名著阅读(10分)12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葛朗台有生以来的第三次请客是为了欢迎其侄子的到来。 b老葛朗台抢女儿的金梳妆匣时,太太气得晕死过去,他马上放弃了金梳妆匣。是因为他怕气坏太太的身体,说明极度吝啬、狡诈的葛朗台对太太还保留一丝亲情。 c老葛朗台留给欧也妮的最后一句话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d老葛朗台临死做的最后一个骇人的动作是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因为那上面有金子,说明了他至死不变的守财奴的本性。 e风度翩翩的查里深深地吸引了欧也妮,欧也妮爱着查理,并将自己的全部金币赠给了他。父母去世后她还等着查理归来。13.简答题。(5分)请简述欧也妮的婚姻悲剧。三、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木 屐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我在爸爸背上,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在了爸爸的肩膀上。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肩上。然而,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体会到他身体的颤抖。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地里的爸爸微笑着,他执意要让我骑“高马”,我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却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 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我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双眼,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珍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终于,我接到了那张从我梦想的地方寄来的录取通知书。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我在送乡亲们回家时,望着漫天的雨,忽然想:“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 “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看着爸爸斑白的头发,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老了。坐在行将远去的汽车上,我脱下了那双木屐,这时,几次劝不回去,坚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就转身走了。我知道爸爸不忍分离的痛苦,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里。 我心里像堵着什么,不觉触到爸爸送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一双新雨靴1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 ) (5分)a本文以饱满的情感、精巧的构思、朴实的语言,刻画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以及他们各自对生活的追求,表现了“我”对父辈生活的深深思索。b本文选材上都是选取了生活中的小事,但却以小见大,表现了父辈深深扎根于土地,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c文章倒数第四段中写到爸爸“神色黯然”、“挤出一丝笑”,刻画了爸爸内心复杂的情感,包含了不忍分离的父子情深,也包含了父亲对祖业无人继承的失落。d文章最后,爸爸送“我”的一双“新雨靴”,蕴涵着爸爸希望“我”学成归来,改变家乡面貌的深沉嘱托。e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一样,都以深沉的笔调,表现了无私的父爱和父子情深,同时也表达了曾经对父亲不理解的悔恨。15.请简要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4分) 16.文中反复写到“屐齿印”和“江南雨的惆怅”,这样写分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