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泰顺县第七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梳理 浙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泰顺县第七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梳理 浙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泰顺县第七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梳理 浙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泰顺县第七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梳理 浙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泰顺县第七中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梳理 浙教版第1节 感觉世界l 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传入神经中枢,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l 皮肤具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觉功能。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对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l 嗅觉的形成:味道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味道传到大脑的嗅觉中枢,从而形成嗅觉。l 嗅觉的特点:嗅觉中枢神经会疲劳(嗅适应);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不同;人的嗅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l 舌上有味觉感受器,能感受各种食物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l 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不同刺激。l 舌根对苦味最敏感,中舌侧对酸最敏感,舌尖对甜和咸最敏感,后舌侧对咸最敏感。l 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味觉。第2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l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l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l 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声波。l v固体v液体v气体l 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0.6米。第3节 耳和听觉l 耳的结构: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l 听觉的形成:耳廓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后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带动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耳蜗内的液体亦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种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l 耳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即位觉),它的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l 乐音的三个特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物体在1秒中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人的听觉范围在20-20000赫兹,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它的大小与声源的振动幅度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l 工地噪音不超过85-95分贝。居民区,白天不超过50分贝,夜间不超过40分贝。l 控制噪音的方法:在声源处控制;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在入耳处减弱。第4节 光和颜色l 我们把正在发光的物体。l 白光色散后呈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叫做光源。l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l 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l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色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色光的颜色来决定的。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l 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的物质时,在它们的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l 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a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n是法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l 光路可逆。l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等大,等距,反向的虚象。l 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一般会发生折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折射角大入射角。ao为入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入射角大于折射角y.。水或玻璃空气第6节 眼和视觉l 凸透镜(会聚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2、物距(u):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3、像距(v):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4、有两个实焦点。物的位置像的位置像的性质应用举例uvf像成一点测焦距u2f2fvf与缩小倒立实象眼睛,照相机u2fv2f物等大倒立实象测焦距2fufv2f异放大倒立实象幻灯机,投影机ufv侧不成像产生平行光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