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秘密启用前河南省中原名校学术联盟2016年高三复习前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5页,第卷5至6页。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的开篇写到:“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由此可见,外戚干政的实质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D铲除同姓刘氏诸侯王势力2儒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是 A强调制度与秩序B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重视道德与人伦D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3魏国李悝曾对当时的粮食产量估计说,一亩地(约当今三分之一亩)在平常年景,可以产粟一石半,平常年景一家种地百亩所产粮食,够全家一年半食用。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4西汉有“三选七迁”的说法,“三选”指“徙吏两千石及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都陵”,“七迁”指“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后且实关中”。上述史实体现的统治思想是 A重土安民 B重农抑商 C以孝治国 D强干弱枝5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罗马法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由此可见 A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B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C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D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6右图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 A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B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7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那就是 A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B加强中央集权是政治改革的基本要求 C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D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8有专家认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材料中“新见”是指 A保留君主制 B君臣分治 C以民为本 D民贵君轻9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这说明 A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B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C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D王阳明学说已成为主流思想101894年夏历七月,御史安维峻弹劾康有为“非圣无法,同少正卯,圣世不容,请焚新学伪经考,而禁粤士所学”。这是因为此书 A否定了孔子圣人的地位B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 C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D批判了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11据孙中山回忆,1900年以前他所到之处,“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中国的社会性质根本转变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C清末新政取得了一定效果D民众认可清政府的统治12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他认为,制约光绪没能“清算”慈禧太后的主要原因是A清朝祖制B君主制度C宗法制度 D性格怯懦13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出版了易卜生专号,这部剧主要讲述主人公娜拉从信赖丈夫与丈夫决裂,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最后离家出走的自我觉醒过程。这表明,新文化运动A提倡民主科学B提倡新道德C提倡新文学 D传播马克思主义14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C西方列强侵略及西学传入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15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八届三中全会上作结论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论断 A突出以阶级斗争为纲 B推动生产力高速发展 C与中共“八大”的决议相悖D对国民经济进行恢复调整16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可能出现于A土地改革以后 B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17克利斯提尼时期,开始按新部落体制进行选举。实际上这些新部落就是城邦的选举区,仅袭用部落之名而已。旧“三一区”是按胞族划分,现在则按地区户籍组成,而且兼容平原、山地、海岸三部分。这一做法A有利于减轻平民疾苦、缓和社会矛盾B基本铲除了旧的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C兼顾了平原、山地、海岸三派的利益D为工商业奴隶主开始掌权准备了条件18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关于该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它是平民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 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19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割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 B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C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 D“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20美国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1935年全国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这一变化表明A联邦制取代邦联制经历长期曲折过程B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了严格限制C三权分立原则仅体现在中央机构之间D联邦政府权力扩大是趋势21“使国家面临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政权得以巩固;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一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其突出特点是 A由落后的帝国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B借助资本主义发展要素恢复和发展经济 C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D借助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挽救经济大危机221965年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这一变化,说明苏联改革 A加强了企业经营独立性B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C纠正了赫鲁晓夫的错误D完全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23从1973年开始到1982年,农业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基建投资总额中一直占占27%左右。苏联对农业投资的数额,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由此可见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B农业问题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关键 C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是农业D苏联的农业问题已得到了有效解决2419世纪70年代,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这反映出德国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者科技发明B整体科技实力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25下表为部分年份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情况,以下最能说明这一时期时代主题的是年份1970年1980年1995年1997年1998年1999年投资额(亿美元)40052031504000430044008000 A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B世界贫富差距拉大 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D世界贸易日益频繁第卷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3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2分,共50分。26(2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弹指一挥间,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 19531957年: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二五” 19581962年:大跃进 大倒退 “六五” 19811985年:走向改革开放“七五” 19861990年:改革 闯关 治理 整顿“八五” 19911995年:邓小平视察南方 改革潮涌“九五” 19962000年:宏观调控 经济着陆“十五” 20012005年: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 20062010年: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材料二 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任选一个五年计划,结合主题词和史实加以说明。(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二两种历史分期各自的依据,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11分)27(15分)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折射出时代要求和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熙宁二年,王安石开始变法后动议神宗改贡举制度,神宗深知贡举之弊,且本人笃意经学,加之认为诗赋取士使西北人才选出过少,遂下诏令众大臣议论科举改制一事,此提议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如直史馆苏轼在上奏中说:“得人之道,在于知人其选举有道,何必由学乎?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力主改制,在上表中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今人才乏少,且学术不一异论纷然,不能一道德故也。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若谓此科当多得人,自缘仕进别无他路,其间不容无贤;若谓科举法已善,则未也。今以少壮时,正当购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脱脱等宋史选举一(卷一百五十五)请回答:(1)根据材料,指出苏轼与王安石争论的焦点,简要概括二者的理由。(8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其目的是什么?(7分)28(12分)第三产业经历了一个兴起、发展和兴盛的历史过程,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材料 美国三大产业发展情况(所占比重)统计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859年170%526%304%1889年179%441%380%1929年59%484%457%1953年55%463%482%1963年43%453%504%2005年13%291%696% 请回答:根据材料,提取两项关于美国三大产业发展情况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河南省中原名校学术联盟2016年高三复习前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BADCDDBABDB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ACCBDDDBABCC第卷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3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2分,共50分。26(23分)(1)趋势: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封闭走向对外开放;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更加深化。(6分)说明:如“六五”计划期间,对内改革: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6分)(2)以1992年为界:经济改革的角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6分)以2001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5分)27(15分)(1)焦点:科举考试是否废除诗赋取士。(2分)苏轼的理由:认为兴学浪费民财;改考经义违反旧法,不宜改制。(3分)王安石的理由:诗赋取士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强调学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3分)(2)改革:废除诗赋取士,主张考经义策论;兴建学校。(4分)目的:统一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器人技术与软件开发的融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企业风险测量试题及答案
-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员工技能转型路径
-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 以数字化提升办公效率的策略与方法探讨
- 口腔医学教育中的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 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智能办公软件平台
- 从办公到共享空间探索基于数字孪生的新模式
- 五大策略助力数字化教室打造高效课堂
- 特大桥新建工程实施方案(范文参考)
- 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
- 跨国公司海外人力资源外包与派遣管理合同
- LNG 加气站防雷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记录 202505
- 普惠金融专员试题及答案
- 【课件】认识民法典+课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年航天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小学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解读课件
- 《金属疲劳与断裂》课件
- 2025年《民法典》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库(含各题型)
- 灸法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