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本 文化人格在感性叙事中闪耀试论余秋雨散文集摩挲大地的文化艺术特色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作品最早发表在1988年的收获杂志上至1992年结集文化苦旅出版此后余秋雨受到海内外读者空前热烈的欢迎不久又遭受了一轮又一轮的围攻和诬陷在磨难面前余秋雨选择了“低头赶路”不仅系统钻研中外文化经典而且走遍中国并冒险实地考察了同是世界文明发源地的战火纷飞的中东两河流域等地而后走遍了世界20xx年5月精选文化苦旅12篇、山居笔记8篇作较大幅度修改加上新作4篇合编为摩挲大地出版在世界文化、文明的大背景参照下摩挲大地这部以华夏空间为线索的作品有了鲜明的文化艺术特色 呼唤构建健全的文化人格 正如余秋雨所说“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摩挲大地由脚步始充盈着对山水、对历史、对中华文化的实地考证和理性思考落脚在对构建健全文化人格的召唤上这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 荣格认为文化的最后沉淀物是人格特别是以集体无意识形态出现的集体人格余秋雨对文化定义是一种精神价值以及与之相呼应的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为此我把文化人格理解为具有文化意义的个体生命形象这个形象重在人性落实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心理规范、心理结构 摩挲大地精选了三大类的人或人们的生命形象:第一类是一个历史的人诸如道士塔中的斯坦因、王圆箓及蒋孝琬都江堰中的李冰黄州突围中的苏东坡一个庭院中的朱熹风雨天一阁中的范钦;第二类是一座城市或一个区域或一个王朝的人们诸如白发苏州中的苏州人上海人中的上海人杭州的宣言中的杭州人抱愧山西中的走西口的山西商人山庄里的背影中的清王朝的康熙及以后的皇帝,蚩尤的后代中的贵州省雷江县西江苗寨的姑娘;第三类是一种类型的人们诸如青云谱中的徐渭、朱耷和原济宁古塔中的流放文人十万进士中的历代进士处处有他们中的群小肖像 无论是一个、一群或一类他们都是那么这种来自历史来自曾经的对“爱和真、善、美”生命的正面和反面诠释无法也不容篡改和杜撰他们是那么重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踪迹和“穴位”即便是小人“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对影响历史发展的小人对文明和文化人格的阴影有必要获得重新而全面的认识在史记中费无忌为楚平王操办迎娶儿媳一事随着余秋雨笔尖的起落我们清晰地知道了“小人”的八条行为特征看清了恶奴型小人、乞丐型小人、流氓型小人和文痞型小人的各自表现和形态理性知晓了小人行为的存在空间最后提出了消解小人的良方研究使他们失重伟大的时代使他们失效只能认清杂质、剔除杂质才能使民众的文化人格更加健全使华夏文明更加健康 多年以来对清朝的认识概括为抢劫、征战、杀戮起懦弱、腐朽、溃败终中间夹着大量文化专制的“文字狱”在这样的事实基础上余秋雨客观理性地找到了清朝躯体与精神的强健康熙硬的一手是在长城外设立“木兰围场”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式的围猎这既可以使王公在臣们保持住勇猛、强悍的人生风范又可顺便对北方边境起一个威慑作用软的一手是与北方边疆的各少数民族建立起一种常来常往的友好关系康熙在一份上谕中说“不修筑倾塌的长城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以康熙为杰出代表的强健躯体与精神的清朝对汉文化的吸纳和依附使我们在普世意义上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清朝认识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华文化余秋雨着眼处从一座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中概括出清王朝从兴旺发达到一败涂地的历程而这个历程不是政治历程而是文化人格衰败、退化的历程 清朝最毛骨悚然的流放地宁古塔在人们生死存亡的边缘线上余秋雨触摸到了在漫长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这是内心的高贵、苦难中的高贵苦难升华为高贵是由于有了文化的寄托部分被流放的文人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我们仿佛看到在无边的灾难中总有前赴后继的人们在抢救、传播和延续着中华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坚韧这也是中华文化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的原因之一 透过山水景致和历史文化名人代表人物苏东坡在黄州突围中没有被恶劣的环境所折服相反磨练了他的意志激发了他的高尚文化人格绽放出更灿烂的文明火焰白发苏州中余秋雨把最多的笔墨给了普通苏州人尽管因为勾践和西施的原因苏州人民领受了灾荒承担了繁重的劳役并成了“亡国奴”但对西施只是觉得她可怜真真假假地留着她的大量遗迹来纪念用善良照顾着、清洗着、梳理着甚至供奉着西施在追回天籁中顺着二十来岁的少数民族女青年歌手的甚至有些结巴的话语我们聆听了她父母两个村最好歌手的人生故事“两位歌王的天作之合二十年的封喉祭奠最后终于找到了再次歌唱的理由”此时现场的评委、观众甚至当时几乎整个中国都被这个朴实的故事深沉的爱感动了善和爱是文化核心的最高精神价值他们同样存在普通人身上 在都江堰中都江堰比万里长城更激动人心有了都江堰辛劳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中华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有了它才有历代贤臣良将的安顿和向往才有唐宋诗人出川入川的千古华章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后方李冰以天下苍生大众的使命为学校我们找到了至圣至善的文化人格都江堰近旁有青城山“拜水”和“问道”之间“领悟了水应顺了水听从了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出现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这种文化人格是道法生态、道法自然的人格有了这样的生命形象然后才有中华文化的蓬勃发展绵延不断最终我们拥有了“苏州城繁华在两千多年前而至今依然繁华”的举世罕见 打造大文化散文 摩挲大地24篇中以沙原隐泉、阳关雪最短也有2800字左右而处处有他们抱愧山西、十万进士均超过了10000字与古文观止上的散文平均每篇500余字相比与现当代一些著名作家的散文比余秋雨的散文称得上是大容量篇幅散文其实大散文的出现是散文发展的一种必然篇幅短小的文体规范极大地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内容使许多历史过程长的、容量大的、情节丰富的重大题材被排斥在外或得不到完整全面表述只有不拘篇幅才能吞吐古今驰骋中外为大散文提供大的承载空间 从“小体会”“小摆设”“小哲理”等小家子气的审美框范中走出来颠覆了周作人林语堂的“休闲模式”“杨朔的说教模式”等突破了传统散文的框架承接文化苦旅的大散文模式摩挲大地树立起了一座真正高大独立的主体形象它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用文化把过去和现在紧密相连用文化把华夏九州相系题材涵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考、旅游、风俗等等走遍中华大地贯通古今中外但最终归结在文化上归结在健全文化人格的构建上 摩挲大地结构除沙原隐泉、阳关雪未分节外其它篇目大都为四至六节最多的达到了八节基本形成程式化套路开始一节大多是借助它物引起叙说的对象继而穿插史料或者讲述故事引出心中的困惑或疑虑生发一串串的联想再运用文化分析的手法去感叹最后在淡淡忧思中结尾朱国华先生在别一种媚俗中把余秋雨的散文结构归结为“故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孙绍振先生又在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论余秋雨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的地位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在余秋雨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的朱国华先生所说的故事事实上是文化历史的阐释和批判他所说的文化感叹则是文化人格的建构和历史的批判”呑吐山水文化历史之际构建了余秋雨式的大文化散文 创构独特的余氏话语系统 摩挲大地的话语是山水的、人文的又是本真的、诗性的 山水与人文交织在一起实现了话语更新形成了独特的感性叙事这与着重于抒情或议论有很大的区别这种感性叙事也许是他的一种“反叛”是对做一点学问就单调和窘迫的摆脱和背离他一再申诉散文和小说的叙事功能他认为叙事是文学之本抒情和议论都应以叙事为基础因此他希望中学里的作文教学应加强叙事训练缩小抒情和议论的比例并把它们沉淀在叙事之中但是由于抒情常常被误会成“文学性”议论常常被误会成“深刻性”叙事历来不被充分重视但在摩挲大地中几乎不见单独的抒情偶有较长篇幅的议论但主体部位一定是叙事最佳的议论也都渗透在叙事之中叙事之前的议论只是介绍性、引入性、铺垫性的手段为了引出叙事即便渗透着议论他叙事的基本途径也是挖掘感性努力寻找能被五官感觉捕捉的信号 随着叙事的进展铺展出一个感性场景使读者身临其境这是感性的大舞台舞台中央精神闪耀舞台之下所有观众都随之喜、随之悲、随之呼喊、随之心痛获得了最完整的精神梳洗我认为这种感性场景的展示与余秋雨从事过戏剧专业有关反观现当代别的散文作家就很难看到这种感性场景 摩挲大地的话语是本真的几句平白无彩的话却把素昧平生的读者深深吸引了看看第一篇道士塔第一、二句:“莫高窟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片空地”朴素得让人看得无比清澈文字间有大量信号足以证明余秋雨先生是很能雕刻文字的可以雕刻得非常优美但他放弃了这种雕刻把个体、局部的装饰让给了叙事的感性舞台把缤纷的色彩更多的让给了触觉、听觉和心理知觉他让所有的语言都回归内容之中充分负载不同的内容这样的文字这样的语言进入了一种无障碍状态具有了承担一切思想、感情和哲理的可能 话语同时还是诗性的余秋雨创造了一系列他自己的话语在余秋雨心目中有一种特别的执著有一种文化中心主义的诗学文化就是生命生命就是哲理的诗学他的一切独创的话语实际上是以文化、个体生命为本体的话语以文化个体生命价值为核心他对文化话语进行了诗学的和哲理的阐释:不管是成都平原的都江堰还是东北的宁古塔不管距离多少遥远时间多么久远然而在他看来都是承载着活生生的生命的历史文字间流露出人的温情和激情“这才是文化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余秋雨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他用人格建构的话语重新阐释了自然山水他抛开了传统丰厚的经典话语超越了对于有形的自然景观的欣赏和玩味;选择了与自己灵魂相通的无形的历史文化景观在相互阐释的过程中“相互生成”了一套他个人的话语以这样的话语来展示对于文化人格的追求、分析乃至批判 几点疑问和思考 举白发苏州一篇的例子作浅陋的思考 一是不敢苟同余秋雨的一个观点余秋雨在白发苏州中认为“大学者是适宜于住在小城市的因为大城市会给他们带来很多烦杂的消耗这样的小城市当时苏州是顶级之选”从作者自身看是住在大城市从苏州看大学者可以说是晚清个案苏州不算大但也不算小苏州少的是“大学者”多的是“才子”加入余秋雨这个观点总觉得在全文中有些突兀 二是白发苏州题材选取偏窄舍去了唐朝的“两张”张旭和张继张旭是吴郡人草书书法实现了创新和发展用传统技法表现自己的个性是与苏州文化个性精神联系密切的人物张继枫桥夜泊留下了秋夜苏州城外的枫桥的永恒美景从苏州的传统文化意义上应也不能不提舍去了宋朝的“两范”范仲淹和范成大范仲淹苏州人留下许多词文名篇曾任苏州知州治理水患创建州学保障和丰富了苏州文化范成大苏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正cad考试试题及答案自考
- 2025年公需科目试题及参考答案(多选类)
- 胖东来门店管理办法
- 航天招投标管理办法
- OA系统文件管理办法
- 虚拟服饰库存管理办法
- 蔬菜代收点管理办法
- 仓储物资超市管理办法
- 血站样本保存管理办法
- 落实尽职免责管理办法
- 2025年城市燃气储气罐采购安装与运营维护服务合同范本
- 病房消毒及卫生管理课件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
- 艾滋病科普宣传课件
- 江苏省淮阴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心脏解剖课件模板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银行员工消保知识培训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电梯加装申请书
- 一等奖课件:黄金分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