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清点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doc_第1页
考点清点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doc_第2页
考点清点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doc_第3页
考点清点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气与水1(2分)(2014苏州)我国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为此,苏州市已采取下列相应措施建设卫生城市,其中属于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的是()a在太湖渔洋山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设置蓝藻检测、卫星浮标和人工巡视三道防线b市容市政管理局发布公开征集对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意见的公告c将停建燃煤电厂和陆续关停30万千瓦以下的小电厂,如关闭拆除苏州热电厂d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以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建设工作、学习等无烟公共场所选a11(2分)(2014苏州)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硬水和软水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自来水是纯净物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选d15(2分)(2014苏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1%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c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选:c36(7分)(2013苏州)太湖水经苏州胥江水厂处理的大致流程如下(1)从沉淀池中出来的水经过沙滤池的操作称为:过滤经沙滤池后的水在灭菌池中被通入的臭氧(o3)进行杀菌处理,再经一系列后续处理成为自来水进入千家万户;在深度处理区,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2)有人做了如下的甲、乙2个实验因在乙实验中得到一些有色沉淀,于是就说“自来水没有纯水好”某校兴趣小组同学为验证上述说法的真伪,又增做了丙和丁2个对比试验(均在室温下)项目甲乙丙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区域现象不明显有小气泡产生,渐有有色沉淀生成,沉淀颜色逐渐加深有刺激性气味的较多气泡产生,且有许多有色沉淀生成有小气泡产生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区域现象不明显有小气泡产生有较多气泡产生有小气泡产生,渐有少量沉淀生成上述实验中能量转换的形式为:电能化学能由上述4个对比试验可知:丙装置(填序号)中水样的导电能力最强在上述对比试验中,生成有色沉淀的主要原因是:在通电情况下,铜电极与溶液中的某些离子发生了反应(3)水厂的检测人员用浑浊度仪测出该厂自来水中颗粒物的量为0.55;用ph仪测出水质的酸碱度为7.66,此时水质呈弱碱性这是因为自来水中含有了多种天然水溶解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缘故且在合格标准内解:(1)沙滤池对水起过滤作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2)电解水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由现象可知:丙与其他三个实验相比,现象更明显,水的导电能力最强;乙和丙用的都是自来水,但所用电极不同,实验时的现象不同,说明沉淀的产生与电极有关,是通电时,铜电极与溶液中的某些离子发生了反应;(3)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大于7的溶液显碱性,该水质的ph=7.66,所以水质呈弱碱性;故答案为:(1)过滤;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2)电能化学能;丙;在通电情况下,铜电极与溶液中的某些离子发生了反应;(3)酸碱;碱5(2012苏州)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其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an2bo2cco2dh2o选b20(2012苏州)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淡化海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b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c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选d2、(2011苏州)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苏州的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了诸多重要议案,其中属于生态文明建设中与保护水资源最密切的议案是()a、尽快制定国家湖泊生态安全法b、制订低碳社区建设促进法c、尽快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d、加强对“鲜榨果汁”的监管选a6、(2011苏州)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选c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25(2分)(2014苏州)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也不能作为植物养料b实验室常用纯碱粉末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和制造舞台云雾d若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过高,则会引发酸雨答案:c34(7分)(2014苏州)室温时,进行如下实验: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在盛有3ml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达到饱和,再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1)将实验所得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紫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2)实验、共有的现象是溶液均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使紫色石蕊变红(3)实验的作用是空白对照实验,抵消指示剂颜色被同体积无色液体稀释的影响(4)实验、和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数相同的目的是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的变化差异解:(1)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显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然后再加热,碳酸又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2)酸性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实验中稀盐酸显酸性,实验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显酸性,都可以使使紫色石蕊变红(3)实验紫色石蕊不变红,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同时作空白对照实验,抵消指示剂颜色被同体积无色液体稀释的影响(4)加入相同滴数紫色石蕊试液是为了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的变化差异故答案为:(7分)(1)紫;h2co3h2o+co2(2)溶液均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使紫色石蕊变红;(3)空白对照实验,抵消指示剂颜色被同体积无色液体稀释的影响;(4)比较水中有无酸时颜色的变化差异15(2分)(2013苏州)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选:b34(8分)(2013苏州)今年我市初中化学实验考察的内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下列有关连接仪器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填序号)a将单孔胶塞的约二分之一旋进试管口b乳胶管与玻璃导管连接前用水湿润管口c乳胶管一端塞进玻璃导管内d玻璃导管口一端旋进乳胶管一端(2)图1是某人设计的制备二氧化碳的示意图,其中有3处错误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是检验化学原理的最高法庭”下列有关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叙述中,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d(填序号)a因为co2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co2b因为co2溶解性并不强,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又不稳定,可用排水法收集co2c排水法收集co2时,需观察倒置的试管内液面下降和有气泡从试管口逸出d通常状况下,co2密度大于空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e因为co2是无色气体,排空气法收集co2时,需用燃着的木条“验满”(3)如图2所示,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上下持续震荡一段时间请写出实验室鉴定co2的化学方程式co2 +ca(oh)2caco3+h2o;充分震荡后,试管内压强试管内大气压强(选填“”或“=”或“”);震荡试管前,旋紧胶塞的目的防止石灰水冲出试管腐蚀皮肤、促进石灰水充分吸收co2 解:(1)有关连接仪器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乳胶管一端塞进玻璃导管内,应该是玻璃导管口一端旋进乳胶管一端;故答案为:c(2)图1是某人设计的制备二氧化碳的示意图,其中的错误有:导管伸入橡皮塞太长了,进入液体内,气体无法导出;铁夹应该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收集气体的试管没有固定;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有关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叙述中,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因为co2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co2;通常状况下,co2密度大于空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溶解性并不强,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又不稳定,可用排水法收集co2;故答案为:3;caco3+2hclcacl2+h2o+co2 ;ad(答全才给分,选错不给分)(3)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充分震荡后,试管内压强小于试管内大气压强,因为二氧化碳反应了;震荡试管前,旋紧胶塞的目的是:防止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