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学案】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二、预习内容1古代辉煌的历程(1)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和“ ”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 ,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3)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 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汉代, 确立了至尊地位。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人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宋元明时期,中华文化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有巨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 。(5)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传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面临西方 的冲击。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其特征的见证, 和 是很有说服力。(2) 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人文明时代。(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 性,即 和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随着中国 的日渐没落和西方 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2)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 的奋斗密切相关。实践证明,只有在 的领导和 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篇章。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二、学习过程、1、 古代辉煌的历程。(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2)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2、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2) 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包容性。3、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 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2)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续写中华文化的新篇章。课堂教学:1、 完成课文各项活动设计,体会课文概要。2、是非辨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应归功于汉字的发明史和史学典籍存流。3、核心讨论:中华文化具有其独具的特色,但它与西方文化不相容。 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1、关于文字的说法正确的有( )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巨大作用 仅有汉族使用汉字 汉字的正式文字从甲骨文开始 汉字是中华文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a b c d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 )中华文化没像其他文明一样,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淹没 汉字的演变与使用 史书典籍的传承 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a b c d3、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深入开发,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如不,就会被别国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例如: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民间故事花木兰制作的动画片在我国热播就说明这一点。所以我们要( )a 积极保护民族文化,反对他国开发利用 b 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c 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d 发展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先进文化产品4、关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是( )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包括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方面 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和睦交流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排斥a b c d5、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