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清点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计算题.doc_第1页
考点清点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计算题.doc_第2页
考点清点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计算题.doc_第3页
考点清点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计算题.doc_第4页
考点清点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计算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题4(2分)(2014苏州)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的化合价为()a+2b+3c+4d+5选:c36(5分)(2014苏州)现有两种稀溶液:标记为a的0.0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标记为b的0.365%的盐酸假设本题所涉及到的各种稀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1.00gml1,且每滴溶液的体积近似为0.05ml试解答下列各小题(1)恰好完全中和20.0ga溶液,需加入b溶液多少克?(2)在盛有20.0mla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再向瓶中缓缓倒入10.00mlb溶液,边到边震荡,充分混合后溶液呈无色若取该无色混合液3.00ml于一支试管内,再向试管内滴加1滴a溶液,试通过计算说明此时试管内溶液呈现的颜色解:(1)设需要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20.0g0.0400% x0.365%=,x=2.0g,答:需要加入稀盐酸2.0g(2)因为中和20.0g氢氧化钠溶液需要0.365%的稀盐酸2.0g,3ml混合液中剩余氯化氢的质量为:0.365%8g3ml/30ml=2.92103g,设1滴a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够中和氯化氢的质量为y,naoh+hclnacl+h2o, 40 36.50.05g0.04% y=,y=1.825103g1.83103g2.92103g,所以盐酸有剩余,溶液显无色35(5分)(2013苏州)用胶头滴管向盛有20.0g稀硝酸的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缓缓加入20.0g5.6%的氢氧化钾溶液;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待滴入最后1滴碱液时,混合液刚好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30s颜色不变,即可认为恰好完全反应(1)请列式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到室温,若要配置室温时的饱和溶液,还需向其中加入10.0g硝酸钠固体按规范操作,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硝酸钾时,若指针略向左偏转,要使指针居中的恰当操作是:用药匙从左盘取下少许硝酸钾固体(3)根据上述情境,列式计算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解:(1)20.0g5.6%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钾的质量是:20.0g5.6%=1.12g设生成硝酸钾的质量为xkoh+hno3=kno3+h2o56 1011.12g x= x=2.02g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5.05%(2)指针略向左偏转,说明添加的硝酸钾的质量偏多,要使天平平衡,可用药匙从左盘取下少许硝酸钾固体;(3)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物质的质量,设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y,此时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是2.02g+10.0g=12.02g,则水的质量是20.0g+20.0g2.02g=37.98g,则有=,解得y31.6g;故答案为:(1)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05%;(2)用药匙从左盘取下少许硝酸钾固体;(3)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19(2012苏州)下列有关物质所含元素质量比的数值正确的是()a水(h2o) m (h):m(o)=1:8b乙炔(c2h2) m(c):m(h)=2:1c氨气(nh3) m(n):m(h)=14:1d二氧化硫(s02) m(s):m(o)=1:2选a33(2012苏州)请阅读以下摘自今年的苏州日报,与化学关系密切的信息,并填空资讯1据市环境监测站专家分析:5月4日至7日,由于阳光灿烂,臭氧( o3)也出来“作怪”,连续四天的日平均浓度也均超标臭氧在常温常压下是淡蓝色气体,稳定性极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臭氧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可刺激呼吸道大气中臭氧浓度超标的原因是:在静风条件下强烈的阳光就成为氮氧化物的催化剂,从而推高了臭氧浓度,形成污染(1)臭氧“自行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o33o2;若氮氧化物假定为二氧化氮,强光条件下促使其分解产生了o3和n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no24o3+3n2资讯2吴江某公司研发的一层看似普通的白色薄膜,却有超高防水透气、阻燃、抗菌和耐腐蚀的神奇功能这种膜的专业术语叫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由聚四氟乙烯树脂经特殊设备和工艺制作而成,该树脂是一种超高分子量材料(2)制作这种薄膜的聚四氟乙烯树脂(cf2cf2)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8,其n值等于1106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解;(1)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说明反应物是臭氧生成物为氧气,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由氮氧化物假定为二氧化氮,强光条件下促使其分解产生了o3和n2可知,反应物是二氧化氮,生成物是臭氧和氮气,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反应条件是强光;(2)(12+192+12+192)n1108,解得n=1106;碳元素质量分数:100%=24%故答案为:(1)2o33o2;6no24o3+3n2;(2)1106;24%34(2012苏州)富含淀粉的谷物、甘薯等可以酿酒在酿酒过程中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为酒精香甜的酒酿就是利用该原理用酒曲酶(俗称酒药)制作的家庭一般制作酒酿的简单流程图如下:(注:有机反应化学方程式可用箭号表示) (1)配平化学方程式:(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2)如温度、水分等因素控制不当,易导致乳酸量过多而味偏酸,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2c3h6o3(乳酸)(3)成熟的酒酿放置时间越长酒味越浓,因为更多的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发酵分解为酒精(c2h5oh )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 2c2h5oh+2co2(4)若用1kg大米酿米酒,假设其中有0.81kg的淀粉全部转化为酒精,则理论上可酿制含酒精质量分数为10%的米酒4.6 kg,(提示:由淀粉转化为酒精的关系式为(c6h10o5)n2nc2h5oh)解:(1)只要在水分子前面加上n就平了;(2)反应物中含有6个碳,12个氢,6个氧,生成物中也必须有这些,又因为生成物前面的系数是2,所以化学式中含有3个碳,6个氢,3个氧就行,所以化学式为c3h6o3;(3)根据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发酵分解为酒精(c2h5oh )和二氧化碳,可知反应的反应物是c6h12o6;生成物是c2h5oh和co2 用观察法配平即可;(4)设0.81kg的淀粉生成酒精质量为x则:(c6h10o5)n2nc2h5oh 162n 92n 0.81kg x 根据:解得x=0.46kg,所以可酿制含酒精质量分数为10%的米酒质量为:=4.6kg故答案为:(1)n;(2)c3h6o3;(3)c6h12o6 2c2h5oh+2co2;(4)4.636(2012苏州)为判断某物质存在或某物质恰好完全反应,通常以特定物质的显色达到目,能显色的物质就称“指示剂”如:用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判断待测液显酸性;用淀粉溶液变蓝判断单质碘(i2)的存在:已知:so2+i2+2h2oh2so4+2hi(无色溶液);常温下,碘微溶入水;5so2+2h2o+kmno4k2so4+2h2so4+2mnso4(无色溶液)(1)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的so2含量用如图吸收装置(量气装置省略)混合气体通过图示吸收装置一定时间后,当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即可停止通气此法适宜测so2含量较低(选填“低”或“高”)的混合气体吸收装置内的i2的淀粉溶液一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代替作为指示剂因为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一定量的so2可由紫红色变为无色(2)若用10.0%的氢氧化钠溶液16.0g滴加到20.0g盐酸中(含2滴酚酞试液),混合液刚好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时,可认为恰好完全反应原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试列式计算说明将该反应后的溶液转化为20时饱和溶液的一种简单方法(计算结果精确到0.1g)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og解:(1)碘的淀粉溶液呈蓝色,由于so2+i2+2h2oh2so4+2hi(无色溶液)可知该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时该反应恰好完成,此时应该停止通入气体,通入过量气体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由于该装置吸收二氧化硫的量较小,所以此法适宜测so2含量较低的混合气体因为紫红色高锰酸钾的溶液通入二氧化硫时会发生5so2+2h2o+kmno4k2so4+2h2so4+2mnso4(无色溶液)的反应,溶液现象由紫红色变成无色,所以也可采用高锰酸钾溶液代替碘的淀粉溶液完成该实验(2)由题干可知10.0%的氢氧化钠溶液16.0g和20.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因此可通过反应的方程式对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计算,也可计算出生成的氯化钠质量;设该盐酸的溶质质量是x;生成的氯化钠质量是y na0h+hclnacl+h2o 40 36.5 58.5 16g10% x yx=1.46g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由于该溶液在20时不饱和所以可采用加溶质的简便办法使其转化成饱和溶液,原溶液质量是20g+16g=36g;设加入溶质的质量是z,则有=则z9.8g故答案为:(1)无;低;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一定量的so2可由紫红色变为无色;(2)7.3%可向溶液中加入9.8g氯化钠25、(2011苏州)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是()a、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b、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c、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选a31、(2011苏州)在下表栏日空格内,填写正确的名称、化学式、类别和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序号(1)(2)(3)(4)(5)名称亚硫酸氦气氢氧化钡碘酸钾化学式h2so3ba(oh)2cuokio3类别酸单质氧化物盐化合价02+2解:(1)设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已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可列式为:2(+1)+x+3(2)=0,解得x=+4,故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2)氦气为稀有气体,直接由原子构成,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为he;(3)氢氧化钡化学式为ba(oh)2,其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故为碱;(4)cuo的名称为氧化铜(从右向左读);(5)求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设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已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可列式为:(+1)+x+3(2)=0,解得x=+5,故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答为:序号(1)(2)(3)(4)(5)名称亚硫酸氦气氢氧化钡氧化铜碘酸钾化学式h2so3heba(oh)2cuokio3类别酸单质碱氧化物盐化合价+402+2+534、(2011苏州)(资料阅读)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调查,甲醛污染大部分是由板材产生,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夹芯板、地板、家具等都可能释放出甲醛我国的国家标准检测:“el级板材相当于甲醛释放量为1.5mg/l;e0级板材的甲醛释放量为0.5mg/l”e1级与e0级最大的区别就是甲醛的释放量,el级比e0级释放甲醛量多五分之一目前,化学家已能从马铃薯中提取植物胶做板材的黏合剂,有效地减少了甲醛的排放试根据上述资料填空(1)已知甲醛的结构式,则其化学式为ch2o,其碳、氢和氧元索的最简质量比为6:1:8,其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53.3%(2)资料中加点信息有误,实际上el级比e0级释放甲醛量多了2倍解:(1)由结构式可以看出,甲醛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且原子个数分别为1、2、1,则化学式为ch2o,碳、氢和氧元索的最简质量比为121:12:161=6:1:8,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3.3%,故答案为:ch2o;6:1:8;53.3%;(2)根据el级板材相当于甲醛释放量为1.5mg/l和e0级板材的甲醛释放量为0.5mg/l,则实际上el级比e0级多释放甲醛量的倍数为:=2,故答案为:234、(2011苏州)(资料阅读)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调查,甲醛污染大部分是由板材产生,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夹芯板、地板、家具等都可能释放出甲醛我国的国家标准检测:“el级板材相当于甲醛释放量为1.5mg/l;e0级板材的甲醛释放量为0.5mg/l”e1级与e0级最大的区别就是甲醛的释放量,el级比e0级释放甲醛量多五分之一目前,化学家已能从马铃薯中提取植物胶做板材的黏合剂,有效地减少了甲醛的排放试根据上述资料填空(1)已知甲醛的结构式,则其化学式为ch2o,其碳、氢和氧元索的最简质量比为6:1:8,其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53.3%(2)资料中加点信息有误,实际上el级比e0级释放甲醛量多了2倍解:(1)由结构式可以看出,甲醛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且原子个数分别为1、2、1,则化学式为ch2o,碳、氢和氧元索的最简质量比为121:12:161=6:1:8,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3.3%,故答案为:ch2o;6:1:8;53.3%;(2)根据el级板材相当于甲醛释放量为1.5mg/l和e0级板材的甲醛释放量为0.5mg/l,则实际上el级比e0级多释放甲醛量的倍数为:=2,故答案为:236、(2011苏州)已知碳酸氢钠在270左右就能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现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