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裁形式对等在赋文英译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doc_第1页
谈体裁形式对等在赋文英译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doc_第2页
谈体裁形式对等在赋文英译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doc_第3页
谈体裁形式对等在赋文英译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doc_第4页
谈体裁形式对等在赋文英译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体裁形式对等在赋文英译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摘要:赋是中国文学中的一类独特体裁具有重大的文化、社会、历史等多方面意义故其体裁形式特点在翻译中应受到高度重视注重赋文体裁形式的翻译有利于西方学者深入了解中国的赋学以及中华文学推进中西比较文学领域的文体缺类研究的发展进程还可跨学科交流传播及研究包括哲学、美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关键词:赋;体裁;对等;汉英翻译引言赋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始于战国止于清末兴盛于两汉具有重大的历史、社会和文学艺术价值因而赋的翻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目的就是将原文(源语言)的形式和内涵用另一种语言(目的语)忠实地再现出来使目的语读者能够从译文中了解原文之内容甚至产生共鸣和同感故赋的英译英区别于其他诗歌体裁认识到文体对等和“形美”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本文将其主要原因分析总结如下一、对翻译中“意美”、“形美”的误区“意美”指意境、情境之美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描写事物所达到的情景交融,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境界,意境传译是翻译中的重中之重1“形美”是指语言的表现手段(语言、文字等)和表现方法上的形式主义形式美在美学中是个很大的课题在翻译中也是举足轻重的2根据功能语言学的观点,形式是意义的体现,形式在意义体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某些译者一味追求“意美”忽视形式就抹杀了翻译的意义也阻碍了其发展首先“意美”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已上升到人的情感和精神层面故衡量“意美”的标准难以把握其次Barthes曾说过文学语言具有“预言式的开放性”(propheticopenness)的特点,有其创造性和多义性的一3再次由于“意美”指的是语言的深层含义所以意境需要译者的个人体会与感悟二、赋的宏观体裁特点我国古代的韵文体裁主要有四种即诗、词、歌、赋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认为诗赋不同诗可合乐而唱(如乐府诗)赋则只可传诵清代学者郭绍虞汉赋之史的研究序云:“赋之为体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言:“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曹道衡等诸学者皆认为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新文体是“我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4可见赋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学体裁其译文也应具有区别于其他诗歌形式的独特性其次在西方文学中无法找出与赋对等或相近的文体故不能将赋机械地套译为某种现有的文体德国汉学家何可思(EduardErkes)在1926年版的亚洲专刊(AsiaMajor)上曾把宋玉的风赋英译为“SongoftheWind”“song”有诗歌、歌曲之意但前文已指出赋乃“不歌而诵”故此译法欠妥而美籍学者陈世骧(ShihhsiangChen)则将“赋”译作“essay”5即西方的一种随笔散文属无韵文虽然赋也有散文平铺直叙的特点但此译法违背了赋作为有韵文的根本特点因此美国汉学家康达维(DavidR.Knechtges)在翻译龚克昌教授的赴美讲稿以及对昭明文选的英译本WenXuanorSelectionsofRefinedLiterature都将“赋”直译作FuKatharinaReiss认为翻译过程中,是否传递原作的主要功能是评价译作的主要标准翻译中要对不同类型的文本采取特定的翻译方法(转引自MundayJ.)在翻译中注重其形式对等是至关重要的6因此赋的英译也应根据其形式特点运用具体的标准及方法再次赋体本身就格外关注形式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概括赋之特点为“铺彩摛文体物写志”在文心雕龙丽辞中还言:“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萧统文选序亦曰:“譬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娱;黼黻不同,俱为悦目之玩”可见赋对其形式之美的追求真可谓“腴辞云构夸丽风骇”又因翻译旨在于将源语信息包括内容和形式等尽量准确完整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故综上所述赋体英译过程中对其形式的把握十分重要 摘要:赋是中国文学中的一类独特体裁具有重大的文化、社会、历史等多方面意义故其体裁形式特点在翻译中应受到高度重视注重赋文体裁形式的翻译有利于西方学者深入了解中国的赋学以及中华文学推进中西比较文学领域的文体缺类研究的发展进程还可跨学科交流传播及研究包括哲学、美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关键词:赋;体裁;对等;汉英翻译引言赋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始于战国止于清末兴盛于两汉具有重大的历史、社会和文学艺术价值因而赋的翻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目的就是将原文(源语言)的形式和内涵用另一种语言(目的语)忠实地再现出来使目的语读者能够从译文中了解原文之内容甚至产生共鸣和同感故赋的英译英区别于其他诗歌体裁认识到文体对等和“形美”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本文将其主要原因分析总结如下一、对翻译中“意美”、“形美”的误区“意美”指意境、情境之美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描写事物所达到的情景交融,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境界,意境传译是翻译中的重中之重1“形美”是指语言的表现手段(语言、文字等)和表现方法上的形式主义形式美在美学中是个很大的课题在翻译中也是举足轻重的2根据功能语言学的观点,形式是意义的体现,形式在意义体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某些译者一味追求“意美”忽视形式就抹杀了翻译的意义也阻碍了其发展首先“意美”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已上升到人的情感和精神层面故衡量“意美”的标准难以把握其次Barthes曾说过文学语言具有“预言式的开放性”(propheticopenness)的特点,有其创造性和多义性的一3再次由于“意美”指的是语言的深层含义所以意境需要译者的个人体会与感悟二、赋的宏观体裁特点我国古代的韵文体裁主要有四种即诗、词、歌、赋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认为诗赋不同诗可合乐而唱(如乐府诗)赋则只可传诵清代学者郭绍虞汉赋之史的研究序云:“赋之为体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言:“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曹道衡等诸学者皆认为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新文体是“我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4可见赋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学体裁其译文也应具有区别于其他诗歌形式的独特性其次在西方文学中无法找出与赋对等或相近的文体故不能将赋机械地套译为某种现有的文体德国汉学家何可思(EduardErkes)在1926年版的亚洲专刊(AsiaMajor)上曾把宋玉的风赋英译为“SongoftheWind”“song”有诗歌、歌曲之意但前文已指出赋乃“不歌而诵”故此译法欠妥而美籍学者陈世骧(ShihhsiangChen)则将“赋”译作“essay”5即西方的一种随笔散文属无韵文虽然赋也有散文平铺直叙的特点但此译法违背了赋作为有韵文的根本特点因此美国汉学家康达维(DavidR.Knechtges)在翻译龚克昌教授的赴美讲稿以及对昭明文选的英译本WenXuanorSelectionsofRefinedLiterature都将“赋”直译作FuKatharinaReiss认为翻译过程中,是否传递原作的主要功能是评价译作的主要标准翻译中要对不同类型的文本采取特定的翻译方法(转引自MundayJ.)在翻译中注重其形式对等是至关重要的6因此赋的英译也应根据其形式特点运用具体的标准及方法再次赋体本身就格外关注形式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概括赋之特点为“铺彩摛文体物写志”在文心雕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