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 论地质学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将今论古”法的基本思想,地质学发展简史,地质学的研究意义以及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和要求。识记:地质学概念、研究对象和“将今论古”法思想。理解:地质学发展简史,地质学的研究意义以及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应用:学习地质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1章 地球概况地球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陆地与海底地形特征,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固体地球物理特征(密度、重力和压力、温度、磁性、弹性和塑性)、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及主要划分依据。地壳的物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组成、矿物和岩石概念)。地质作用的概念(一般概念、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1) 重点: 1 地球主要的物理特征 2 岩石圈构造和主要划分依据(包括现代板块的划分和板块边界的类型) 3 地质作用的概念 记识: 重力异常(正、负异常),地磁异常,地温梯度,软流层,岩石圈 ,克拉 克值(地壳元素丰度)三大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板块边界 类型(分离型、汇聚型、平错型),地质作用的概念(外力地质作用和 内力地质作用)。 理解: 岩石圈构造和主要划分依据,内部状况和固体地球的相关性质,内动力地 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应用: 三大岩石的区分,各种地质作用现象观察。 (2) 次重点: 1 地球的形态和大小 2 地壳的物质组成 识记: 地球的形状(大地水准面,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岩 石圈的化学组成、矿物和岩石概念)。 理解: 陆地与海底地形特征,三大岩石的划分。 应用: 陆地与海底地形特征识别,三大岩石的区分。 (三) 一般了解: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固体地球的形状、大小、质量、密度、压力、磁性等特征。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地质学;现实类比;历史分析二、填空题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 )、( )、( )及( )等若干方面。3.地质学的特点( )、( )及( )。4.“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这句话的意思是(“ ”)。简言之,就是地质研究中常用的(“ ”)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由英国地质学家( )所提出,并由( )发展和确立。5.地质学研究主要方法( )、( )、( )和( )。三、问答题1.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地质学研究中采取了哪些特殊的研究方法?2.地质研究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3.地质学的分支学科有哪些?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4.在应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法进行地质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第一章 绪论答案 二、填空题1.岩石圈。2.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存在形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构造运动及形成的地质构造;地球及地壳的演化历史;地质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动地质学发展的新方法、新技术研。3. 学科的实践性;现象的复杂性;认识的局限性。4.今天是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郝屯;莱伊尔。5. 野外观察;现实类比与历史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实验模拟。第二章 地球一、名词解释大地水准面;大陆;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裂谷;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裾);海沟;岛弧;洋脊;洋隆;大洋盆地;海山;海岭;重力;理论重力值;实测重力值;重力异常;地磁;地磁场;地磁要素;磁异常;地热;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地面热流;地热异常;地震波;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软流圈二、是非题1地球两极的理论重力值比赤道大。 ( )2.在同一纬度上,大陆上的重力值一般比海面上小。 ( )3.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所以地心处压力值也为零。 ( )4.地球内部物质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直线型增加。 ( )5.在同一热源情况下,热导率小的地区地温梯度较大。 ( )6.岩石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7.地壳以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规律称地热增温率。 ( )8.地壳与地幔合在一起又被称为岩石圈。 ( )9.软流圈的物质全部处于熔融状态。 ( )10.陆壳下的莫霍面深度随地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加。 ( )11.地磁轴与地理轴的夹角称磁偏角。 ( )三、选择题(按后面的参考答案选择填写)1.大气圈中与地质作用关系最密切的次级圈层是(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热成层。2.地球上重力值最小的部位是( )。a.地心;b.地面 c.莫霍面;d.古登堡面。3.地球上重力值最大的部位是( )。a.地心;b.地面 c.莫霍面;d.古登堡面。4.地面上的重力值( )。a.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大;b.随高程的增加而减少; c.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d.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5. 随深度增加地热增温率的变化规律是( )。a.不断增大;b.不断变小; c.先增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增大。6.就全球范围看,恒温层的相对平均深度大致是( )a.赤道和两极比中纬度地区深;b.赤道和两极比中纬度地区浅; c.内陆比沿海地区深;d.内陆比沿海地区浅7.陆壳与洋壳的边界位于( )。a.海岸高潮线处;b.海岸低潮线处; c.大陆架外缘处;d.大陆坡的坡脚处8.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时所用的主要地球物理方法是( )a.古地磁法;b.地电法; c.地震波法;d.重力法9.地球最主要的热源是( )a.太阳能;b.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能; c.重力分异能;d.构造作用能。四、填空题1.地球的重力主要来源于( )。2. 大陆平均地表热流值为( )HFU;洋底平均地表热流值为( )HFU。3.陨石按化学成分不同可分成( )、( )和( )三大类。4.当今陆地上最高、最雄伟的山系是( )和( )。5.大陆边缘可分为( )与( )两种不同类型。6.地球具有弹性,表现在( )和( )等方面。7.保留在岩石中的剩磁,根据它们的成因不同,可分成( )和( )等类型。五、问答题1.试分析地球形状不成为正球形的可能原因。2.举例说明研究地表形态特征的地质意义。3.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如何?4.地表实测重力值可因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而与理论重力值不相一致?5.为什么洋壳的地温梯度高于陆壳?6.为什么不能按全球平均地热增温率来求地心温度?7.举例说明研究大气圈的地质意义。8.举例说明研究水圈的地质意义。9.举例说明研究生物圈的地质意义。10.试分析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可能形成原因。11.试述洋脊的主要分布特征。12.艾里模式与普拉特模式有什么共同与不同之处?13.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物质组成与状态的主要依据有哪些?第二章 地球答案二、是非题1.;2.;3.;4.;5.;6.;7. ;8. ;9.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000-2025节水型企业木材加工及其制品行业
- 青岛邮政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信资源考试题库及答案
- 森林防火业务知识培训
- 森林灭火水泵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无机化学反应生产高级专业技能面试题解析
- 2025年教育行业教师招聘面试技巧及模拟题解答手册
- 《机械员》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典优)
- 2025江苏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公共经济理论与实践能力测试模拟题集及答案详解
- 勉县一中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5一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时间、数字考点笔记
- 校园基孔肯雅热防控措施课件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实测实量测量表格优质资料
- 读书笔记 -《提高利润的78个方法》
- GB/T 14273-1993旋转轴唇形密封圈性能试验方法
- GB/T 12247-2015蒸汽疏水阀分类
- 期权风险管理课件
- 《护理伦理学》教学大纲(本科)
- 板带轧机刚度对热轧板形的影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