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徽珍珠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FYzz20130301 版 本:一 版 安徽珍珠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013-03-01 发布 2013-03-01 实施安徽珍珠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发布通知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执行安监总局令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我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使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特编制安徽珍珠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本预案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要求进行编制,经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审议、专家评审通过,现予以颁布。请各部门认真组织培训、学习和落实演练,确保我公司安全生产,对演练和执行中发现不适宜的地方及时反馈,以便落实进一步的修订完善。 本预案自2013年3月1日起生效实施。我公司其他管理规定与本预案不一致的规定按本预案执行。安徽珍珠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 发 : 2013年3月1日目 录一、总则 51.1编制目的 51.2编制依据 51.2.1法律法规 51.2.2指导、参考文件表 61.3适用范围 61.4应急预案体系 61.5应急工作原则 6二、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72.1生产经营单位 72.1.1企业概况 72.1.2生产经营单位周边分布情况 8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82.2.1火灾和爆炸危险性 82.2.2中毒 9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93.1应急组织体系 93.2指挥机构及职责 93.2.1指挥机构 93.2.2主要职责 10四、预防与预警 124.1危险源监控 124.1.1防火防爆预防措施 124.1.2预防中毒措施 134.1.3消防措施 134.2预警行动 144.3信息报告与处置 14五、应急响应 145.1响应分级145.2响应程序155.2.1应急准备155.2.2应急响应程序 155.2.3指挥与协调155.2.4现场紧急处置165.2.4.1一般处置方案165.2.4.2煤粉火灾、爆炸事故处置要点165.2.4.3煤气中毒事故处置要点175.3应急结束18六、信息发布18七、后期处置18八、保障措施198.1通讯与信息保障198.2日常工作保障198.3治安保障208.4资金保障208.5物资保障208.6其它保障20九、宣传、培训与演练219.1宣传 219.2培训 219.3演练 21十、应急组织纪律与奖惩2110.1应急救援组织纪律2110.2奖励2110.3处罚21十一、附则 2111.1应急预案2111.2应急准备2211.3应急响应2211.4应急救援 2211.5应急演习2211.6应急预案管理2211.6.1评审2211.6.2发布与实施 2311.6.3维护和更新2311.6.4制定与解释 2311.6.5备案24十二、附件24附件1、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所在地社会救援机构通讯录附件2、应急救援物资一览表附件3、单位平面示意图附件4、消防设施分布图安徽珍珠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1条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水泥生产风险和防范生产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特制定本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本预案依据以下主要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事故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2007年)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2号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1.2.2 指导、参考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的函国办函200539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安监总局令17号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1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1.3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公司2000t/d熟料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等灾难的应急救援。符合级及级以上事故应急响应。1.4 应急预案体系本应急预案针对本公司旋窑水泥系统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和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根据2000t/d熟料生产规模和危险因素的实际情况,本预案包含了专项应急预案。1.5 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强化管理。把保障职工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公司各部门、各生产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工作。(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发生事故的单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采用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科学决策,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得大危险源管理,做好事故的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开展职工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组织应急演练;做好物资和技术储备工作,做到常备不懈。第2条 生产经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 生产经营单位2.1.1 企业概况安徽珍珠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安徽省凤阳水泥总厂)是安徽省最大的民营水泥建材企业之一。公司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刘府镇(凤淮公路36公里处),紧临淮南、蚌埠两大重要能源及工业城市,合徐高速公路侧西而过,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公司始建于1993年3月,占地面积20公顷,固定资产7.09亿元,拥有员工330人,拥有国内工艺先进的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可年产水泥60万吨。 主要原燃材料为烟煤,石灰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法定代表人:高允连2.1.2 生产经营单位周边布局情况本单位周边无重大危险源,距公司南一公里处,合蚌客专经过,厂区东侧一公里内无住户,厂区北侧是310省道(凤淮公里),厂区西侧有零星散户,基本上无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周边属农业环境。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 火灾和爆炸危险性 1、火灾:能够引起燃烧的物质遇到明火、高热或火星引起燃烧,造成火灾。主要潜在的火灾危险是在易燃及可燃物贮存、加工、输送的设施与地方,如:煤粉制备、收集、输送、除尘全过程、电缆夹层、危险品库、油库区、变压器区等。易燃及可燃物质泄漏遇到明或火星引起燃烧,造成火灾;设备润滑油泄漏引起火灾。 2、化学性爆炸:除尘系统、贮油糟罐、电气设备。 3、电火花、电弧和电气设备部件的高温以及高压静电火花等是引起可燃气体、可燃粉尘及其他可燃、易燃物质爆炸的点火源之一。 4、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若曝晒、受热、过量充装、混装、违规装卸等,均可能发生爆炸,若瓶内盛有可燃气体(溶解乙炔),气瓶爆炸后还可能引起猛烈的燃烧。 5、室内通排风管线可因不定期清理,通排风不畅通,有可能发生可燃或易燃粉尘的积聚,遇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如厂房内疏散通道不畅通等原因,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等事故,将扩大受灾程度。2.2.2 中毒指有毒有害物化学物质经呼吸道、皮肤、口进入人体,累积达一定量,与人体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通常表现为;不适、恶心、窒息、休克、死亡等症状。第3条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领导小组)副总指挥总指挥事故调查组生产调度组后勤保障组抢险救护组疏散撤离组事故处理组安全环保组应急组织体系图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1 指挥机构1)总指挥:王元林2)副总指挥:庄林成3)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领导小组):李广枝(公司总经理)、李家田、庄义久4)各专业组组长1)事故调查组:武为照(办公室副主任)2)安全环保组:程洪俊(安全科科长)3)事故处理组:沈庆华(主任)4)疏散撤离组:张汝跟5)抢险救护组:朱守道6)后勤保障组:朱文化7)生产调度组:李之瑞3.2.2 主要职责(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和应急队伍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决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7)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9)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10)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2)各级人员的职责 1)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各专业组的职责 1)事故调查组: 协助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做好事故报警; 在救援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果断地处理事故; 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各事故处理情况; 4)疏散撤离组负责疏散撤离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和可能涉及到的周围人群。 5)抢险救护组 负责抢救中毒人员; 发生一般火灾爆炸时,迅速采用灭火器具灭火; 发生大的火灾爆炸时,迅速采取措施处理,同时用泡沫、雾状水对发生火灾部位灭火。 6)后勤保障组负责通信方式或线路及信息交流畅通。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以及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 7)生产调度组负责全厂生产系统的平衡调度。(4)各生产单位 1)负责本单位所管辖范围内的各类安全设施的使用、管理、维护; 2)负责监督本单位员工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劳动经律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3)当事故发生时按应急响应等级、程序向公司各有关部门报告。(5)有关部门支持配合 1)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需要政府部门的技持配合时,公司行政部按照本应急预案的要求,请求政府有关部门配合和提供支持。 2)事故灾难造成突环境污染事件时,公司行政部应立即向政府有关部门请求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3)现场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应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由相应在的单位相关人员组成。事故灾难造成跨单位、部门的或者影响特别重大的,由公司协调成立现场应急指挥总部。第四条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4.1.1 防火防爆预防措施1)经常保持生产易燃易爆粉尘、气体的生产厂房内设置的通风设施完好,防止易燃易爆性粉尘、气体积累。2)定期对CO红外线分析仪和温度监测报警器、系统中的防爆阀、避雷设施、防静电设施进行检测,确保其有效性。3)确保爆炸和火灾危险性场所配置的防爆电气设备和灯具、开关的完好性。4)加强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管理,确保其有效性。5)生产、储存装置的计量、监测、报警仪表必须齐备、完好、可靠,并定期校验。4.1.2 预防中毒措施1)加强对生产设备、储存设施的封闭检查,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逸出扩散。2)保证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3)煤粉、有毒操作岗位应配备正压自给式呼吸器、防毒物渗透工作服,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4)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沐浴更衣。实行定期体检。4.1.3 消防措施1)建立义务消防组织。2)确保消防车通道、专用消防栓、消防水原、灭火器材以及在紧靠急情况下处理事故的消灭设施完好。3)禁止区内严禁吸烟和带入火柴、打火机等火种,禁止区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并标定警戒线,设置“严禁烟火”、“禁止吸烟”等警告牌。4)进入禁火区域内机动车辆,在其排气管上应加装阻火器。严禁电瓶车进入禁火区。5)列为重大危险管理的特种设备应报当地质监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4.2 预警行动 各生产单位、应急指挥机构接到可能导致事故的信息后,应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相关部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当本级、本部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本级处置能力时,要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应及时研究应对方案,采取预警行动。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1)各生单位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场处置程序立即开展自救。 2)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组织救援,并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报告公司相关部门,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3)公司相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急预案,实行紧急抢救,当接到以上响应标准的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以第五条 应急响应51 响应分级 1)级应急响应行动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实施; 2)级应急响应行动由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并组织实施; 3)级应急响应行动由市级人民政府决定并组织实施; 4)级应急响应行动由县级人民政府决定并组织实施; 5)以下应急响应行动由公司根据事故灾难或险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及时向上一级应急指挥机构请求实施救援。52响应程序521应急准备进入应急准备状态时,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和现场救援进展情况,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执行如下响应程序: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情况严重时,公司应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并向领导小组报告;立即通知有关专家、救援队伍做好应急救援的装备、物资等方面的准备工作;根据需要迅速指派有关人员和专家到现场指导救援。522应急响应程序进入应急响应状态时,根据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进展情况,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执行如下响应程序:1. 通知领导小组,收集事故有关信息和资料;2. 及时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领导,情况严重时应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3. 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协助指挥;4. 指派有关人员到现场协助指挥;5. 通知有关部门做好交通、通信、物资、环保等项工作;6. 通知有关应急救援队伍、专家参加现场救援工作。523指挥与协调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预案,组织救援;需其他单位配合的,由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协调。524现场紧急处置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发展情款,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按照可能造成的后果,分为:煤粉爆炸事故,煤气火灾、爆炸事故,煤气中毒事故。针对上述事故,应急救援应采取下列方案和处置要点开展工作。 5241一般处置方案(1)在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同时,迅速组织群众撤离事故危险区域,维护好事故现场秩序;(2)迅速撤离、疏散现场人员,设置警示标志,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同时设法保护相邻装置、设备,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和引发次生事故;(3)立即派出经专门训练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防护(隔热、防毒等)装备及检测仪器;(4)立即通知职工医院做好外伤、烧伤、中毒等方面的医疗救治准备工作;(5)掌握事故发展情况,及时修订现场救援预案,补充应急救援力量。 5242煤粉火灾、爆炸事故处置要点发生煤粉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时注意:(1)及时切断所有通向现场的能源供应,包括煤、电源等,用大量水补救,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得启动煤粉生产装置。(2)划定事故现场危险区域:布置岗哨,防止非抢救人员进入。(3)进入煤粉危险区的抢救人员应佩戴呼吸器,不应用纱布口罩或其它不适合的器具。(4)在爆炸事故发生后,爆炸地点40m内不得有火源。 5243煤气中毒事故处置要点旋窑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尾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时要注意:迅速查找泄漏点,切断气源,防止有毒气体继续外泄;迅速向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当超出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当地人们政府报告;设置警戒线、疏散人员;迅速将中毒人员脱离现场危险区,送至空气新鲜处,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抢救现场应保持清静、通风,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医务室急救;中毒较严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立即派医务人员到现场急救;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苏生器,并通知医务人员到现场急救;中毒者在未恢复知觉前,应立即用车辆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抢救,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有医务人员护送。53应急结束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检测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中心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完成事故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按响应分级标准要求,分别保送有关部门。第六条 信息发布公司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由企管部负责人王元林同志根据事故分类,及时向刘府镇、县应急办、县消防大队、县安监局等相关部门报案。信息发布人职责:负责应急预案演练的监督、协助工作。负责与外界有关的渠道沟通。联系地点:公司企管部联系电话通讯必须保持24小时畅通。第七条 后期处置1、进行事故现场洗消,消除事故后果影响。2、对污染物进行现场清理。3、恢复生产秩序。4、根据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善后赔偿。5、对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6、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第八条 保障措施8.1 通讯与信息保障1) 各有关单位、人员的值班电话必须保持24小时开通,不得任意关机。2) 紧急联系电话值班电话指挥总指挥产部当地政府应急办:6721003县安全监督管理局:6711663县消防大队:119 县公安部门:1103)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向公司各部门发布救援信号一律用电话联系。4) 危险区警戒线为黄黑带,警戒哨佩戴红色袖标,救援车辆贴黄色通行证。8.2 日常工作保障1 )由公司组织各管理部门及各生产部门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各类事故隐患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2) 生产管理部门每月组织一次生产工艺执行情况的检查,对查处的问题开公司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3) 安全部门对各生产部门的消防器材、安全设施、应急器材等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8.3 治安保障公司保卫科负责治安管理。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和重点设备的保护,动员的组织员工开展群防联防,协助做好治安工作。8.4 资金保障1)公司开票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可随时用款;2)公司要求财务每天的可用现金必须确保控制在300万元以上。3) 公司遇到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小组领导可电话通知开票处,先用款,时候补写审批手续,确保在资金方面不受任何影响。8.5 物资保障本公司的常用物资:如灭火器放置在全厂各个位置,使用方便;消防栓均分布在厂区主要位置。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毒面具、保险绳等用品均存放在备品备件仓库。仓库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不会因为物资不能及时领用而耽误事故抢救。仓库负责人:王荣兰,联系电话:138550357998.6 其它保障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处值班室。常备一辆交通车,备用车辆只承担距离公司较近的运输任务。保卫处负责每周对全公司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保养、维护。定期更换灭火器。第九条 培训与演练9.1 宣传:各部门单位按照本预案向员工广泛宣传并说明企业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宣传应急救援预案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事故的预防、避险、闭灾、自救、互救的常识。9.2 培训:按照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每半年进行一次应急培训教育。9.3 演练:公司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救援演练。第十条 应急组织纪律与奖惩10.1应急救援组织纪律应急人员要树立“接到报警就是命令”的观念。参与救援单位必须服从应急领导小组指挥。正职休假、开会等外出时,车间、部室副职承担救援责任。10.2奖励对在救援中表现勇敢、机智、成绩突出人员给予表扬或奖励。对在救援中受伤人员按工伤对待。10.3处罚对于在救援中无故不到位或迟到及临阵脱逃者将给予处罚、不服从命令或趁机捣乱者给予重罚。第十一条 附则11.1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准则。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11.2 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11.3 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11.4 应急救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