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doc_第1页
言语交际.doc_第2页
言语交际.doc_第3页
言语交际.doc_第4页
言语交际.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填空题:1、言语交际的基本功能:传递信息2、角色冲突的主要表现:交际角色与潜隐性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是一种角色间冲突3、话语衔接的主要方法:语法衔接、词汇衔接4、“语用学”这一概念的提出: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最早提出(在1938年出版的符号理论基础中把“符号学”分成“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三部分)。5、社会功能角度对语言的定义: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6、交际主体的定义:言语交际的参与者,即从事言语交际活动的个人或团体。7、交际主体的角色分类:先赋性角色与获得性角色、活跃性角色与潜隐性角色、经常性角色与依赖性角色8、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9、语境的内容涵盖:上下文语境(语音上下文、语义上下文、语法上下文)、情景语境(时间、地点、话题、方式、交际对象、潜在受话人)、社会文化语境(社会规范、文化习俗)10、语境的构成:11、话语的语用意义的特征:12、奥斯汀的著作及其主张:13、幽默的作用:增添情趣、化解矛盾14、幽默的三种表现形式:超常类比、出人意料、违反逻辑15、言语交际中安全原则的主要表现:话题安全准则、对象安全准则、地点安全准则、方式安全准则16、言语行为理论:英国哲学家奥斯汀的如何用语词做事发表,奠定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人们每说一句话,同时在施行三种行为:言内行为(交际主体说话或写字的行为,它传达话语的语言意义)、言外行为(主体通过说话或写字来显示自己的交际意图的行为,它传达话语的语用意义)、言后行为(主体通过显示自己的交际意图促使交际对象实施相应行为,它体现了言语交际的效果)。言外行为分为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宣告类。17、合作原则的提出者: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18、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三要素:交际主体、语境、话语19、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语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符号”,概念和音响就是符号的“所指”和“所能”,因而一种语言也就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学归属于符号学。语言就是语言活动减去言语。言语包括话语和言语行为。20、普通话的定义:即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1、社会文化语境的内涵与分类:是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分为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22、词汇的理性意义与情感色彩:23、话语连贯的主要体现:话题集中和语义贯通24、话语语言意义的特性:概括性和模糊性25、语言行为理论奠基的代表及其代表作:26、主体规则中的关联准则的针对对象及内容:27、利奇的“礼貌原则”包含的六项准则: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28、合作原则的四项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29、言语交际中的家庭道德准则:30、言语交际中的公共道德准则:要求个人的言语行为应与公共道德和公众利益相一致,言语交际不得违背公共生活准则,不得破坏社会文明风尚和公共生活秩序。主要包括:讲求语言文明、杜绝语言歧视、阻止流言扩散31、“含蓄”的两种表现形式:“言有尽而意无穷”、“言未尽意亦未尽”32、话语的意义:语言意义、语境意义、语用意义33、主体规则包含的四种原则:诚信原则、角色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34、话语规范准则的具体体现:连贯、简明35、话语中文字特有的表现手段:排列、变形36、话语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形成均衡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比例均衡、结构均衡。37、言语行为理论奠基的代表及其代表作:英国哲学家奥斯汀的如何用语词做事二、辨析题:1、当面对自己的子女时,“父亲”是先赋性角色、活跃性角色、依赖性角色。()2、两个人之间说话的行为,可以称作“个人言语行为”。(,两个人之间说话的行为改为纯属个人的言语行为)3、排球比赛中,裁判员想要暂停比赛,会用两手做一个T形手势,这是一个编码的过程。()4、一个话题能不能谈论,完全是由文化习俗决定的,比如年龄、收入,在西方文化中是非自由话题,但在东方文化中就是自由话题。(,一个话题能不能谈论,不只受制于文化习俗,也受制于情景语境。)5、语境意义是依附于语境而产生的,语用意义则是依附于交际主体而产生的。()6、个体扮演的角色过多,无法满足相应的角色期望,从而造成的角色冲突叫“角色间冲突”。 ()7、制约言语交际的社会规范,既有政府明文规定的,也有不是明文规定的。()8、传统家庭伦理观念所谓“疏不间亲”,是指不可以谈论对方家庭不光彩的事情。(,疏不间亲改为家丑不可外扬)9、所谓“言外行为”,即交际主体说话或写字的行为,它传送话语的语言意义。(,言外行为改为言内行为)10、话语含蓄其实就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二者只是说法不同。(,话语含蓄与间接言语行为有一定的关系,但两者有细微的差别)11、当交际双方存在客观的尊卑关系时,一般位卑者更少受到这种(尊卑)关系的影响,说话比较自由。(,位卑者改为位尊者)12、在话语的语音表现中,语调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但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语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13、话语的歧义和苟简,都可能造成同一话语存在着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解释。()14、言语交际中的“安全原则”关键在于“少说话,少惹祸”。(,言语交际的安全原则”,关键还不在于少说话,更应当考虑的是“说什么?”“跟谁说?”“在什么地方说?”“用什么方式说?”)15、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最有可能影响安全的就是不负责任地议论他人是非。()16、幽默不同于讽刺,但与“滑稽”其实是一回事儿。(,幽默不像滑稽那样“低级”,幽默必能令人愉悦)17、所谓“言外行为”即交际主体说话或写字的行为,它传达话语的语言意义。18、言语交际中随意地称呼对方“小鸟儿”、“小白菜”,往往反映了交际主体和交际对象之间的亲密关系。()19、根据质量准则,要求说话人不故意撒谎或信口开河,并不强求他所说的一定是真理。()20、在书面语交际的公文往来中,上行文是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的行文。(,上行文改为下行文)21、所有的话语都需要依赖语境才能够获得明确而具体的意义。(,并不是所有的话语都需要依赖语境才能够获得明确而具体的解释,有些话语在任何语境中其意义都是明确而具体的。)22、20世纪以来产生的新兴学科中,涉及言语交际研究的主要是社会语言学和现代修辞学。23、角色期望内化的程度越高,个体满足角色期望的可能性就越小,它们之间呈反比关系。24、在话语的文字表现中,通过排列和变形这两种手段可以增加美感,但不能传达话语的意义。25、并非所有的言外行为都对交际主体的角色有所要求。电大言语交际试题及答案 2010年7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从社会功能角度看,语言又是人类最重要的 思维工具、交际工具 和 文化载体。2、交际主体的角色有两种:一种是相对固定的 经常性角色 ,一种是临时性的 依赖性角色。3、话语除了字面意义外,还有其他两种意义,即 语境意义 和 语用意义。4、主体规则主要包含四种原则,分别是诚信原则、角色原则、合作原则 和礼貌原则 。5、幽默的三种表现形式为超常类比、出人意料、违反逻辑。6、话语规范准则的具体体现为连贯、简明。7、话语中文字特有的表现手段是排列和变形。8、话语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形成均衡关系,主要呈现两种形式,一是比例均衡,二是结构均衡。二、辨析对错,并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0分)1、当面对自己的子女时,“父亲”是先赋性角色、活跃性角色、依赖性角色。()2、语境意义是依附于语境而产生的,语用意义则是依附于交际主体而产生的。()3、根据质量准则,要求说话人不故意撒谎或信口开河,并不强求他所说的一定是真理。()4、话语的歧义和苟简,都可能造成同一话语存在着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解释。()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举例说明文化习俗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作用。 文化习俗是指在一个社会群体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和集体习惯。文化习俗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几乎无所不在,而且会深入到一些生活细节之中去。例如有人打了个喷嚏,旁边的人有时会说些什么。打喷嚏的如果是孩子,中国人会说“百岁”,是大人则通常开玩笑地说“有人想你了”、“有人说起你了”或“有人骂你了”;英国人和美国人则会说“上帝保佑你”。跨文化的言语交际,经常会因为这种差异而受到影响。 文化习俗还会制约说话的语气。例如,美国人常用的“喝可口可乐!”这种祈使语气的广告,在日本人那里就会引起反感,认为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 文化习俗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作用,不只体现在这种跨文化交际上。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言语交际中当然更应该遵守彼此共同的文化习俗。例如对“死”就有“老了”、“圆寂”、“走了”等多种替代说法。2、简述质量准则与诚实准则的区别。 质量准则只要求说话人不故意撒谎或信口开河,并不强求他所说的一定是真理。而诚实准则要求话语尽可能地符合事实,可以说是要达到一种客观真实;而质量准则要求话语符合说话人的思想,要达到的是一种主观真实。3、简述均衡的作用。 均衡本身就是形式美的一项重要法则。均衡的话语,无论是在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语表达中,都能以其整齐、对称的形式创造美感;对于听读者来说,均衡的话语不仅能让人感到和谐、优美,而且可以减少话语形式分析中的困难,让听读者更好地理解话语的意义。4、举例说明话语语法衔接的各种方法。 语法衔接:虚词连接法、句子成分连接法和句型连接法。 词汇衔接:代词连接法、数词连接法、时间词语连接法、方位词语连接法、方位词语连接法、同义词连接法、反义词连接法、类义词连接法、词语复现连接法。(举例略)四、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请用言语交际的相关理论分析下面的材料: 有一对年轻男女,由相识到相恋,关系已基本确定,年纪也老大不小,该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了。然而有一天,女方因为工作上出了纰漏而受到领导的批评,正当气不打一处来的时候,男方却突然来找女方,见面就说:“我们结婚吧,我父母都催着我们快点办呢。”女方听后,气得扭头就走。 在言语交际中要考虑情景语境中的时间因素,且理解为时机更恰当些。即要考虑说话的时机。例子中的男方说这些话,是从彼此关系发展的角度看的,在他看来求婚的时机是成熟了。但从女方看,正是触了霉头、心烦意乱的时候,哪还有心思谈结婚呢,男方刚好就撞在这枪口上了。2、分析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刘表长子刘琦与诸葛亮的对话。 表(刘表)长子琦(刘琦),亦深器亮(器重诸葛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刘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总是)拒塞(拒绝、搪塞),未与处画(谋划)。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 刘琦的做法符合言语交际语境规则中安全原则中的地点安全准则,有意回避潜在听话人。刘琦为了解除诸葛亮的顾虑,对交际地点作了周密安排,选择了“后园”、“高楼”且“去梯”。这样做,犹如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空中楼阁中自由交谈,除了说话人和听话人外,没有第三者可以知道双方谈话的内容,充分保证了交际的安全性。五、实践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为某位辅导教师设计一段与染上网瘾的学生的对话。要求:有切合身份、语境、符合言语交际规则的情况介绍,有可能出现的问话和应该回答的话。字数不少于200字。层次清楚,言语得体。略。电大言语交际试题 2007年1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 一书中,索绪尔专门讨论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即究竟什么是“语言”的问题。2、按照现代信息论的说法,说话人把“概念”转化为“音响形象”称为“ ”,听话人把“音响形象”转化为“概念”称为“ ”,“代码”是指用以传递信息的符号或符号组合。3、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包括有关自己母语的语音、 、语法的知识,以及 方面的知识。4、索绪尔认为言语活动包含着两个部分即 和 。5、交际主体的角色冲突最主要的是其 角色和 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6、社会文化语境包括 和 。7、语言意义的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 ,二是 。8、语言规范准则,具体体现为 规范、 规范、 规范和 规范。9、通过实施一种言外行为的方式去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的现象,一般称之为“ 行为”。10、语言交际中的均衡的形式主要有 均衡和 均衡。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国传统语文学被称作 :A交际学;B语文学;C语言学;D小学2、以下每项都属于言语交际学研究对象的是 :A语调、语速、停顿;B语调、语速、手势;C语调、语速、图表;D语调、语速、表情3、下列角色中属于经常性角色的是 :A朋友;B学生;C妻子;D客人4、根据语义的上下文语境,在“打电话”中,“打”的意思是 :A撞击;B发出;C舀取;D从事5、在有尊卑的交际双方之间,称呼对方父亲的应是 :A令萱;B令堂;C令尊;D家父6、在有尊卑的交际双方之间,“府上”是 的称呼:A对方住处;B自己住处;C对方父母;D自己父母7、下列言外行为属于承诺类的是 :A许诺、保证、发誓;B建议、请求、邀请;C陈述、说明、报道;D祝贺、道歉、感谢8、常使用语气词“吗”的疑问句是 :A特指问;B选择问;C是非问;D反复问9、指出词语“鲜血”中“血”的规范读音是 :A xi B xi C xu D xu10、下列词语中有不规范汉字的一组是 :A部署、贡献;B羸弱、输赢;C冶炼、火炕;D松弛、园猾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情景语境2、语境意义3交际能力4、角色5、安全原则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索绪尔是如何区分语言和言语的。2、简述言语交际有哪些功能。五、材料题(每题10分,共20分)1、李大婶和王大姐是住在同一个小区的邻居。一天早晨两人在菜场相遇。李大婶:“哟,王大姐,买菜那?”王大姐:“是啊,你瞧都是儿子喜欢吃的。”李大婶:“你儿子真聪明,学习成绩特别好!”王大姐:“别提了,淘气死了。”(1)以上王大姐的话语违背了主体规则中的哪两条准则?(2)以上王大姐的后一句话语又符合主体规则中的哪一条准则?(3)请说明以上王大姐的话语既违背主体规则又符合主体规则的原因。2、分析中篇小说人到中年中高官夫人秦波在医院里和丈夫的的主治医师陆文婷的对话。 “你还很年轻哟!”秦波又鼓励地说,“听说你还没有入党,是不是啊?要努力争取嘛,我的同志哟!” “我家庭出身不好。”陆文婷老实地答道。 “唉这个问题不能这么看嘛!家庭不能选择,道路可以选择。”秦波热情地滔滔不绝地说起来,“我们党的政策历来是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表现。只要你真正同家庭划清界限,靠拢组织,对人民做出贡献,党的大门是永远对你开着的。”分析秦波的话语主体角色有什么问题?电大言语交际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1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普通语言学教程 2、编码 解码 3、语义 文字 4、语言 言语 5、交际 潜隐性6、社会规范 文化习俗 7、概括性 模糊性 8、语音 词语 语法 书写 9、间接言语10、比例 结构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D 2、A 3、B 4、B 5、C 6、A 7、A 8、C 9、D 10、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情景语境:指交际主体从事言语交际活动当时得具体情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方式、交际对象和潜在得说话人等。2、语境意义:是指话语在特定语境中体现出来得所指意义。3、交际能力:是指交际主体恰当地应用语言开展交际活动的能力。4、角色:在社会心理学中,角色体现为一个人由其在社会关系中位置决定的,拥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地位、身份等。5、安全原则:言语交际中的安全原则,是要求交际主体不因为从事言语交际活动,而给自己、他人或社会带来以外的损失或威胁。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答:索绪尔把人类和语言相关的活动通称为“言语活动”。他认为对言语活动的研究包含着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要的,它以实质上是社会的、不依赖于个人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另一部分是次要的,它以言语活动中的个人部分即言语为研究对象。并指出:“语言就是言语活动减去言语”。2、答:言语交际的功能:认知功能,即言语交际被用来传授某种知识或观点的功能;行为功能,即言语交际被用来实施一种行为的功能;人际功能,即言语交际被用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的功能;调剂功能,即用言语来调剂身心的功能。五、材料题(每题10分,共20分)1、答:(1)违背了数量准则和质量准则。(4分)(2)符合礼貌原则中的少贬人扬己准则。(2分)(3)在现实言语交际中,一部分违背合作原则的行为是出于礼貌的原因,王大姐想炫耀自己的儿子,又不好意思直说,故而违背了数量准则和质量准则。当面对表扬时,又能够谦虚对待,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少贬人扬己准则。(4分)2、答:对话当时,秦波的活跃性角色应该是患者的家属,而不是政治工作者。而秦波却不适当地把经常性角色上升为活跃性角色,以一个政治工作者的身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不是她属下的陆医生大谈什么党的阶级路线,是不适事宜的,这样的交际是不成功的。电大言语交际期末复习重点提示一、填空题:1、言语交际的基本功能:传递信息2、角色冲突的主要表现:交际角色与潜隐性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是一种角色间冲突3、话语衔接的主要方法:语法衔接、词汇衔接4、社会功能角度对语言的定义: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5、交际主体的角色分类:先赋性角色与获得性角色、活跃性角色与潜隐性角色、经常性角色与依赖性角色6、幽默的作用:增添情趣、化解矛盾7、幽默的三种表现形式:超常类比、出人意料、违反逻辑8、言语交际中安全原则的主要表现:话题安全准则、对象安全准则、地点安全准则、方式安全准则9、言语行为理论:英国哲学家奥斯汀的如何用语词做事发表,奠定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人们每说一句话,同时在施行三种行为:言内行为(交际主体说话或写字的行为,它传达话语的语言意义)、言外行为(主体通过说话或写字来显示自己的交际意图的行为,它传达话语的语用意义)、言后行为(主体通过显示自己的交际意图促使交际对象实施相应行为,它体现了言语交际的效果)。言外行为分为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宣告类。10、合作原则的提出者: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11、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三要素:交际主体、语境、话语12、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语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符号”,概念和音响就是符号的“所指”和“所能”,因而一种语言也就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学归属于符号学。语言就是语言活动减去言语。言语包括话语和言语行为。13、普通话的定义:即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14、社会文化语境的内涵与分类:是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分为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15、话语连贯的主要体现:话题集中和语义贯通16、话语语言意义的特性:概括性和模糊性17、利奇的“礼貌原则”包含的六项准则: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18、“含蓄”的两种表现形式:“言有尽而意无穷”、“言未尽意亦未尽”19、话语的意义:语言意义、语境意义、语用意义20、主体规则包含的四种原则:诚信原则、角色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21、话语规范准则的具体体现:连贯、简明22、话语中文字特有的表现手段:排列、变形23、话语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形成均衡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比例均衡、结构均衡。二、辨析题:1当面对自己的子女时,“父亲”是先赋性角色、活跃性角色、依赖性角色。()2两个人之间说话的行为,可以称作“个人言语行为”。 (,两个人之间说话的行为改为纯属个人的言语行为)3排球比赛中,裁判员想要暂停比赛,会用两手做一个T形手势,这是一个编码的过程。()4一个话题能不能谈论,完全是由文化习俗决定的,比如年龄、收入,在西方文化中是非自由话题,但在东方文化中就是自由话题。(,一个话题能不能谈论,不只受制于文化习俗,也受制于情景语境。)5语境意义是依附于语境而产生的,语用意义则是依附于交际主体而产生的。()6个体扮演的角色过多,无法满足相应的角色期望,从而造成的角色冲突叫“角色间冲突”。 ()7制约言语交际的社会规范,既有政府明文规定的,也有不是明文规定的。()8传统家庭伦理观念所谓“疏不间亲”,是指不可以谈论对方家庭不光彩的事情。(,疏不间亲改为家丑不可外扬)9所谓“言外行为”,即交际主体说话或写字的行为,它传送话语的语言意义。(,言外行为改为言内行为)10根据质量准则,要求说话人不故意撒谎或信口开河,并不强求他所说的一定是真理。()11当交际双方存在客观的尊卑关系时,一般位卑者更少受到这种(尊卑)关系的影响,说话比较自由。(,位卑者改为位尊者)12所有的话语都需要依赖语境才能够获得明确而具体的意义。(,并不是所有的话语都需要依赖语境才能够获得明确而具体的解释,有些话语在任何语境中其意义都是明确而具体的。)13话语的歧义和苟简,都可能造成同一话语存在着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解释。()14.言语交际中的“安全原则”关键在于“少说话,少惹祸”。 (,言语交际的安全原则”,关键还不在于少说话,更应当考虑的是“说什么?”“跟谁说?”“在什么地方说?”“用什么方式说?”)15.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最有可能影响安全的就是不负责任地议论他人是非。()16幽默不同于讽刺,但与“滑稽”其实是一回事儿。(,幽默不像滑稽那样“低级”,幽默必能令人愉悦)言语交际第一次作业一、填空1、 先生1923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将修辞格分为 类 格。2、词语锤炼的最高境界是 。3、 在下列空格填上恰当的成语。(1)问题的奇妙之处在于,你见不到什么人反对“狠刹吃喝风”,相反,实在是人人 ,个个口诛笔伐。那把就是在公款吃喝的宴席上,人们也是边吃边“刹”“吃喝”风的。甲会边吃边 地说:再不抓真的不行了,现在每年吃掉八百多个亿啦!乙马上痛心疾首的纠正道:“我的老甲呀,不是八百亿,是一千多亿呀!”说罢,有心情沉重地把一团沾满芥末的省龙虾肉放进嘴里。老话说,治病要 。痛陈“吃喝风”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多少损失,对有些人起作用,而对那些没有心肝之徒,还不如 。 能增加产奶量,对这些食客劝善,只是犯傻。(2)绝不是像“山穷水尽”那样,走到 的地方,忽然 似的远处一个 的村子。 二、综合分析题1、指出下列句子中用得好的词语,并分析其修辞效果。(1)但到傍晚,有一间地板便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屋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2)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2、从修辞角度评改下列有毛病的句子(1)欢迎各位来光临我们商场。(2)“男牛”、“女牛”都是30元钱一双。(3) 这样的结果造成了学生的高分低能力。(4)我们应该做出大贡献。三、问答题1为什么修辞需要适应语言环境? 2修辞与心理学有什么联系?3. 修辞与逻辑学有什么联系4成语活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填空1、陈望道 4 38 2、恰当自然 各具风格3.在下列空格填上恰当的成语。(1)深恶痛绝、慷慨激昂。斩草除根。对牛弹琴。(2)天涯海角。海市蜃楼。柳暗花明。二、综合分析题1、指出下列句子中用得好的词语,并分析其修辞效果。(1)精通。本有鲜明的褒义色彩,作者反用其义,化褒为贬,增强了讽刺味道。(2)忍看。写出了作者的满腔愤恨。刀丛。使严酷的白色恐怖和险恶斗争环境在气氛上得到了强化,表现了鲁迅的不屈的斗争精神。2、从修辞角度评改下列有毛病的句子(1)“来”与“光临”词义重复,删除一个。(2)简称用词不准确,改成“男女牛皮鞋,均卖30元钱一双”。(3)词语音节不协调一致,把“高分”改成“高分数”,或把“低能力”改成“低能”。(4)词语音节不协调一致,把“大”改成“巨大”。三、问答题1为什么修辞需要适应语言环境? (1)任何修辞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因而要以语境作为先决条件;(2)语境对修辞方式具有约束力量,怎样修辞由语境制约; (3)语境是评价修辞优劣的客观依据。2修辞与心理学有什么联系?第一,修辞本身就是一个语言为媒介的心理活动过程,修辞主体的修辞行为和修辞对象接受修辞成果都伴随着心理活动,有时是非常强烈的心理活动。 第二,修辞活动受到修辞主体和修辞对象双方心理因素的制约,如情绪、态度、价值观、性格等会影响修辞主体的修辞行为和修辞对象的修辞的理解。 第三,修辞活动使修辞活动参与者心理互动的结果。3、 修辞与逻辑学有什么联系。(1)修辞活动要遵循逻辑的规律,在修辞表达的准确、严谨、生动和形象等方面尤其如此;(2)修辞可以突破逻辑的框框,采用特殊的修辞手法;(3)有的看似违反逻辑的修辞,正是建立在以逻辑为参照的基础之上的。4成语活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套用(2)谐音(3)拆离(4)易序(5)曲解言语交际第二次作业一、名词解释: 1.整句2、散句3、口语句4、书面语句二、综合分析题:1、按要求变换下列各句的句式(1)看着眼前的情景,他不由得想起了童年时在山上打草,在河边放牛,与小伙伴们嬉戏的生活。(变为短句)(2)我们都明白他此刻内心的痛苦。(变为否定句)2、分析下面一段话句式使用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你看,这就是当初的北京人,那时候的人要爱就爱,要恨就恨,要哭就哭,要喊就喊,他们自由地活着,没有礼教来拘束,没有文明来捆绑,没有虚伪,没有欺诈,没有阴险,没有陷害而他们是非常快活的。3. 修改下列短文,并指出它的主要毛病:西双版纳的气候是四季常春的。在那里你永远看不到植物凋敝的景象。但是,即使如此,春天在那里也仍然是最美好的季节。就在这样的季节里,在傣族的泼水节前夕,我们来到了被称为西双版纳的一颗“绿宝石”的橄榄坝。三、问答题1、举例说明口语句与书面语句有什么区别。2、举例说明逆序句可根据句子成分的关系分为哪几类。3.修辞格与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有什么关系?4、举例说明修辞格有哪些特点。5.修辞格是一种固定的表达格式,为什么还需要创新?第二次作业答案一、名词解释: 1.整句是指 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齐的句子。2、散句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3、口语句是比较短小,活泼,简略,通常以口头形式出现的句子。4、书面语句是指主要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句子。二、综合分析题:1、按要求变换下列各句的句式(1)看着眼前的情景,他不由得想起了童年时的生活,那时候,他在山上打草,在河边放牛,与小伙伴们嬉戏。(2)我们没有一个不明白他此刻内心的痛苦的。2、主要使用了整句和短句,而且整散结合运用。运用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