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历史12月调研试题人民版.doc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历史12月调研试题人民版.doc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历史12月调研试题人民版.doc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历史12月调研试题人民版.doc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历史12月调研试题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富春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12月调研历史试题 (必修一二)第卷(选择题 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收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重心”是指a宗法制 b礼乐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 中国古代对地方管辖的措施不断变化。民间俗语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里的“州官”,其最早的职能应是a管理地方行政 b代表中央监察地方c管理地方军事 d管理地方财政3. 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下列机构涉及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有 太仆 典客 宣政院 云南行省 a b c d5.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 “商人” 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b. 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c. 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d. 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6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7下列关于唐代农业发展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 使用高转筒车 曾推行均田制 出现了曲辕犁 a b c d8某位学者对中国古代农业提出这样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牛耕和铁农具使用 土地私有制确立 县制出现重农抑商政策提出 商业中心出现a b c d9歌曲反映了历史。下列歌曲按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解放区的天是艳阳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a b c d10周枏(楠的异体字)先生是中国罗马法研究的先驱,享有“罗马法活字典”之美誉。罗马法原论是他生平学术的结晶,也是目前国内最为权威的罗马法专著。在这部著作中, 周先生有可能涉及到的是 a十二铜表法完全摒弃了罗马的风俗与习惯b罗马法规定了所有罗马人都是平等的c罗马法蕴涵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d罗马法始终服务于罗马奴隶主的统治需要112012年5月15日法国举行总统职权交接仪式,弗朗索瓦奥朗德已正式入主爱丽舍宫。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之规定,法国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是军队的最高统帅 有权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a b c d12“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a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 b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 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13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朱元璋认为元亡的主要原因是a.皇权旁落,丞相专权 b.干弱枝强,地方割据 c.法度不行,人心涣散 d.元行暴政,农民暴动14.2012年是“九二共识”20周年。下列与之相关的是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它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意愿,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它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a. b. c. d.15. 右图是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当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的依据是文革后社会政治局面稳定出台重大经济决策活跃城乡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世界突出科技教育兴国战略地位a. b.c .d.16.下列两幅图片中,图1是1953年6月2日伊丽莎白二世在伦敦大教堂加冕仪式上的情景,真实展现了最隆重的皇家庆典的豪华场面。图2是邓小平会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情景。结合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内容,对英国女王的认识正确的是 图1 图2英国女王由英国议会直接选举产生英国女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要“临朝理政”英国女王是英联邦的首脑;在礼仪上是至高无上的,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英国女王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a. b. c. d.17. 如果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最有可能的结果是a帝国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b帝国议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效c经宰相批准后立即生效d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获得通过18.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由此可见,元代行省a为了监察地方b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c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d为了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19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这一范畴的是英国圈地运动 中国1952年底完成土地改革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a b c d 20有人为简化教材内容,利用公式表示概念间的基本关系,下列表述基本正确的是小农经济 = 农业 + 家庭手工业 资本主义 = 商品经济 + 雇佣关系 发昌机器厂 = 地主阶级 + 近代企业 国家资本主义 = 国家干预 + 资本主义a b c d 2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种改名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22.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总结提供事实依据的是 a.辛亥革命、南昌起义、一届人大 b.南昌起义、五四运动、三大战役c.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三大战役 d.五四运动、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23右图是某纪念馆的标识,下列文献最适合选入该馆展示的是北大西洋公约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勃列日涅夫手稿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abcd 24周启多是宁波籍抗日航空烈士,1914年农历二月出生于镇海一个大户人家,1925年随父母到天津居住,同年考入南开中学。1936年,报考了南京空军军官学校。“七七事变”后随军内迁到云南,1940年元旦,他在驱逐日机时牺牲。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活动中他不可能经历的是a.在宁波时穿长袍马褂 b.在天津时坐有轨电车上学c.在南京时吃到淮扬菜 d.在昆明的广播中得知张自忠殉国25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正确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组织产生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帝国主义形成 a一一一 b一一 c一一 d一一一26.下图反映的是19491990年间我国 a粮食生产基本状况b钢铁生产基本状况 c人民公社入社人数基本状况d个体工商业户数量基本状况27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的最初形式是a建立殖民地 b设立租界 c抢占租借地 d划分势力范围28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a b c d29.右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b.“大跃进”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d.自然灾害的影响30法国史学家k波米昂说过的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革命”定义的有辛亥革命 光荣革命 工业革命 邓小平改革开放a b c d 31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指出:“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则宜有商贾以资 之。”他认为商业的发展“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又恶其衰,衰则货不通,故制法以权之,以使本盛而末衰。”这表明王安石a彻底否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主张工商农并重,协调发展c认识到了发展商业的必要性 d认识到商业对充实国库的作用32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种变化反映出: a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d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33. 20世纪末,中国传统服饰连同中国的印花棉布与古典丝绸又在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甚至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国风”。“中国风”的出现 反映出当代中国盛行的复古思潮 折射出中国人对传统的眷恋 是对改革开放初期崇洋媚外的修正 反映出人们返璞归真的渴望 a b c d34.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下列措施中,直接体现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精神的有严禁买卖人口、蓄奴 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兴办实业 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 查禁鸦片,种植者予以重罚,贩卖者没收销毁鸦片 a b c d35. 1922年爱因斯坦访问中国曾说:(上海)这个城市表明欧洲人同中国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这一革命事件应是: a辛亥革命 b中共的成立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36.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话语。请将下列政治词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列三大改造 改革开放 全面夺权 一国两制 兵乓外交a b c d37.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如果穿越时空,回到万隆会议期间,下列情景可能出现的是: a周恩来就印度支那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会议的进展 b中国政府修改并完善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巴西代表支持中国的“求同存异”方针 d“会议最后公报”指出:一切国家都应无条件自由选择自己的制度和生活方式38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各种形式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性、阶级性。下列关于古代雅典政治的表述错误的是a狭隘的也是充实的 b最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c比封建君主专制更能推动历史进步 d不利于国家统一39. 1651年,霍布斯结束11年的流亡生活回到了英国,很快便出版了利维坦一书,这是他第一次在英国公开发表著作。其境遇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他的政治主张适应了a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要求 b英荷争夺殖民霸权的要求c克伦威尔维护统治的要求 d工业资产阶级参政的要求40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它”的目的不包括a推动西欧的经济复苏与联合 b遏制共产主义 ,稳定资本主义 c控制西欧 d打击苏联,称霸世界第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小题,第41题14分、42题13分、43题13分,共40分)41阅读下列关于经济与政策的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材料二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材料三 金宝庐舍,转瞬灰炽,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陶煦租核推原材料四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关键是发展生产力现在有些干部,对于怎样适合本地情况,多搞一些经济收益大、群众得实惠的东西,还是考虑不多,仍然是按老框框办事,思想很不解放。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1分)。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长期在我国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2分)(2)材料二中两段文字反映了某土地制度的变化,请问该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该土地制度的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政策放宽、实行包产到户的原因。(2分)(5)根据材料四,分析邓小平对包产到户制持肯定态度的原因。(2分)(6)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政策与经济的关系?(2分)42(13分)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 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材料二 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毛哥的blog材料三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摘编自世界文明史材料四 社会的“善治”包括良好的“政治”和良好的“治政”。前者侧重于“治民”(即社会治理),后者侧重于“治官”(即政府治理)。20多年中国改革实际上沿着这两个方向展开。燕继荣中国的改革:另一种民主化经验(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2分) 材料二中的“英国文化模式”有何特点?(1分)(3)材料三认为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加以说明。(6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怎样体现“善治”的?(2分)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在此之后的400多年里,中国四分五裂为几个动荡不安的小国。公元6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13世纪末,中国第三次崛起,这一次又持续了约400年。 王赓武著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材料二: 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而当时,在1万人中的大学生: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秦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材料三: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1)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国的三次崛起分别指哪些时代?(3分)(2)材料二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该工业大国转移,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3分) (3)材料三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局面?并说明促成这一局面最终形成的根本动力和主要方式。(5分)(4)19世纪末,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促进了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但也有不和谐音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和谐音符”在国际关系领域的表现。(2分)浙江杭州富春高级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调研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2345678910abcbccdcbc11121314151617181920dbacbddabd21222324252627282930dcbdcabbcd31323334353637383940ccbccbbcc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小题,第41题14分、42题13分、43题13分,共40分)41(1)特点: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1分)主要政治制度:君主专制这样健全制度;(1分)主流思想:儒家思想。(1分)(2)变化:井田制正式被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1分)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1分)影响: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土地兼并严重,因此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苦难,阶级矛盾比较尖锐,社会动荡不安。(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