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3.9 劝学(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3.9 劝学(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3.9 劝学(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3.9 劝学(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3.9 劝学(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 第3课时学习目标1.分析课文第四自然段,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3.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重点难点1.归纳掌握“劝、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等词义。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3背诵全文。方 法内容部分一、探知部分(学生独立完成)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研究部分(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师生或生生评价) 研读第四自然段。1.解释加点词语风雨兴( )焉而( )神明自得故不积跬步( ),无以( )至千里锲( )而( )舍之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 )之( )利,筋骨之( )强上( )食埃土,下( )饮黄泉,用( )心一( )也蟹六跪而( )二螯用( )心躁也2文段分析、思考: 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 在本段中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来说明的?3.背诵课文。 三、应用部分(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展示、评价)课堂小结课文一开头提出“ ”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 ,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 ,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 ,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这篇作品极少抽象说教,而是运用 和 的方法,人们通过浅近明白的道理和具体生动的形象,受到启发和教育。劝学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作者将珠串璧连的比喻与言简意赅的议论溶为一体,契合无间,达到交相辉映的地步。文章中还善于运用大量短句、排比和对偶的句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文章的主旨,呈现出错综与齐整之美,增强了全文的气势和雄辩的色彩,感染力极强。全篇语言精炼有力,干净利落,富有音乐的节奏感,对后世文学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课堂小结四、巩固部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阅、点评、追踪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中绳(zhng)槁暴(p)须臾(y)闻者彰(zhng)b.靛青(dng)舟楫(j)蛟龙(jio)跂而望(q)c.跬步(ku)蚯蚓(yn)蛇鳝(shn)驽马(n)d.可镂(lo)骐骥(j)爪牙(zho)锲而不舍(qi)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虽有槁暴(晒)(2)輮以为轮(使弯曲)(3)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尖)(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5)非利足也(走路)(6)筋骨之强(强壮)(7)而致千里(送达)(8)而绝江河(隔断)(9)声非加疾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10)而闻者彰(清楚)(11)劝学(勉励)a.b. c. d. 3.根据古今词义变化的特点,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曹操自江陵顺江东下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丈夫不耕能谤讥于市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宿将爪牙,若李广宫女左右莫不私王牺牲玉帛金就砺则利烈士暮年,壮心不已a./b./c./d./4.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b.善假于物也/于是余有叹焉c.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吾尝终日而思矣5.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金就砺则利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輮以为轮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对下面虚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吾尝题乎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a./b. /c./d. /7.对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a.尽消失快功绩劝说b.到达隔断猛烈功劳勉励c.到达横渡强成绩勉励d.得到渡过锐利成绩鼓励8.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中国古代的有关“劝学”的佳句1、三更灯火五更鸡,。 黑发不知勤学早, 。(唐颜真卿劝学)2、百川东到海, 。 少壮不努力,(长歌行)3、盛年不再来, 及时当勉励, (晋陶渊明杂诗)4、劝君莫惜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金缕衣)答案第三课时一、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就能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以生存,这是因为心思浮躁不专一的缘故二、1.解释加点词语风雨兴(起、兴起)焉而(连词,表顺承)神明自得故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锲而(连词,表假设)舍之金石可镂(雕刻 )蚓无爪牙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利,筋骨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强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食埃土,下(名词用作动词,向下)饮黄泉,用(由于、因为)心一也蟹六跪而(连词,表并列 )二螯用(由于、因为)心躁也2文段分析、思考: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在本段中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来说明的?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三、“学不可以已”重大的意义,重大的作用,方法和态度。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四、1.a分析:b项中“靛”读“din”;c项中“跬”读“ku”,“驽”读“n”;d项中“镂”读“lu”2.a分析:句中“跂”义为“提起脚后跟”,句中“致”义为“到达”,句中“绝”义为“横渡”。3.b分析:用排除法。先确定句中“江”为词义扩大,再推断均为词义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